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新时代高校团学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23823
张之稳 张中杰 李展

  摘 要:随着新时代高校扩招、网络信息化推进,高校团学工作暴露出许多问题。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寻找新时代高校团学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时代特征,就发展新时代团学工作提出策略,转变工作模式,有效开展团学工作,实现信息化、科学化、人本化育人。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团学工作;问题;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明确将共青团干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强调要注重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作用,重视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以文化人和实践育人,这些重要论述为高校共青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巨大动力。随着高校教育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教育工作者也要不断研究时代特征,把握新时代团学工作的方向,改进方法,做到与时俱进。笔者从事多年团学工作,结合学校学院团学工作经验,探讨团学在新时代高校建设中应当发挥的作用,具体分析当前团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发展和完善团学工作提出策略,对进一步促进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思考。

  一、新时代高校团学工作存在的问题解析

  (一)团学工作机制不够完备。

  当前,高校全员育人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团学干部全校齐抓共管、全员育人的合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导致实际团学工作中随意性大,缺乏导致工作的持续性和平衡性。此外,团学工作系统完善的考评机制和规范高效的工作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对于社团、学生的考核仅仅限于日常检查与成绩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思想教育评价方面相对欠缺;考评方面,由于考核体系不尽完备,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有时工作显得很忙乱。因此,团学工作的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理顺。

  (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缺乏创新,内容、操作、评价过程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近几年,国内各高校致力于团学工作的模式创新而忽略了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停留在“老师课上讲,学生课下背”的较为传统模式上,导致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活动、生活实际和日常学习还不够紧密结合起来,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活动,学生关注的时代热点、核心问题把握得还不够深入和确切,特别是在面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群体遇到的实际困难和疑惑。由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新时代学生缺乏针对性,而且内容比较空泛,从而影响了新时代团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关注力和时效力。

  (三)学生管理的科学化、人本化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高校扩招、学生群体多样化等情况出现,当前构成大学生群里出现社会层次不一、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等情况,这使得单调的管理模式和传统的工作理念已经不再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新时代应该倡导学生管理科学化、人本化,鼓励学生发现管理问题,向校方进行反应,这样才能更好的找到学生的需求。目前,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还不够畅通,现有的信息渠道尚不能满足同学们参与民主管理的要求,阻碍了学生管理科学化、人本化的实现。

  (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思想单薄,本领有待加强,学风建设亟需加强。

  一部分班委团支部作用发挥不佳,学生会、学生社团和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作用发挥不够,对于上级思想的传达不及时、团学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直接影响了组织活力与凝聚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团学干部的威信。此外,尽管我们注重学风建设问题,对此也常抓不懈,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业、职业生涯规划,学习没有目标,学习动力不足;沉迷于网络游戏,旷课、逃课、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对于这些问题,一方面让我们反省团学工作机制是否有漏洞,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深思如何指导学生达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标,让学生真正在团学工作中受益。

  (五)助力学生成才成长的物质资源与人才配置相对不足。

  当下,辅导员队伍还没有做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实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专兼结合的辅导员指导体系、班主任监督机制尚未建立;辅导员队伍的学习培训和工作研究机制需进一步规范,科研和工作脱节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在物资经费方面,人员、经费、场所等不足导致学生成长成才的必需教育资源还有所欠缺;服务学生成长的手段还比较单一,多停留在表面上,有时甚至形式大于内容,还不能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更多更深层次的服务。这些问题的存在,让我们感到团学工作任重道远,但我们依旧不忘初心,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我们更要砥砺前行。

  二、新时代高校团学工作的对策探索

  (一)必须坚持并落实以人为本、满足学生健康成长需求的工作理念。

  这是团学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要从更高层次上把握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核心,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是以人为本的关键,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服务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实现学生健康成才是以人为本的基本目标。大家普遍认识到,以人为本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和理论上上,更重要的应该落实到具体实践上,体现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注重把握学生的成才和发展需求,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真心实意地维护广大学生的正当权益,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教育工作者更加关注学生群体特点的变化,更加重视解决各类弱势群体问题,这些都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

  (二)必须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努力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好务。

  团学工作不是某个领导、某个部门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团学干部的工作,而是学校的一项重要的事业。团学工作不是孤立的,必须与学校发展目标相结合,与学校的重点工作相结合,与学校其它部门的工作相结合。必须始终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遵循"服务学校改革发展、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宗旨才是做好团学工作的前提。

  (三)从学校和团学工作的实际出发,不断地推进团学工作的改革创新。

  创新是团学工作永恒的主题,团学工作面临的背景和形势在不断变化,工作的主体和对象在不断变化,工作的内容和目标在不断变化,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创新。我们必须用远见卓识的政治眼光来看待团学工作,必须坚持走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成长发展之路,必须用开放的思路、系统的思维和全局的观念来研究团学工作,用干事业的精神和劲头来从事团学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创新工作内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团学工作的新发展。从认识层面来说,就要吃透精髓,认识本质,把握要求,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解决为了谁、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从思想层面来讲,就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敢于、善于、勇于从自我做起,自觉摒弃不适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从制度层面来看,就是要全力打造适应科学發展观要求的团学工作机制、体制和制度体系,为团学工作打下制度基础;从执行层面来说,就是能够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团学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转化为推进团学工作科学发展的实践能力。

  (四)必须树立大局意识、团队意识,积极倡导和培养团结协作和吃苦奉献的精神。

  团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务学校工作大局;学校今年当前发展任务很重,面临的困难很多,需要我们付出加倍的努力。要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思想,要特别强调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和无私奉献,强调各部门单位、各院(部)之间的大力协同、密切配合。团学工作干部必须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勇于吃苦,乐于奉献,精诚团结,求实创新,多年形成的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必须坚持并发扬光大。

  (五)发挥新媒体载体作用,第二课堂成绩单规范作用。

  学校通过建立数字化校园工作机制,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促进团学组织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及时了解新时代青年的思想特征,占领新时代团学工作的高地,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办公室交谈、教室讲授的固定工作方式,拓展团学工作的范围,通过新媒体技术做到工作与时俱进,增加团学工作的高效性和科学性。发挥第二课堂规范作用,制定一套完整的考评制度,利用新媒体技术使人工考评和网络平台考评相结合,通过量化打分的形式,使得每位学生在课题中的表现可以得到一个科学、公平、公开的评价。

  团学工作是一个需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工作,是培养新时代综合性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发展,新时代的团学工作任重道远,我们教育工作者更需要牢记使命,深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为培养“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新一代青年人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N].人民日报,2017-01-26(09版).

  [2]杜振财.新时代高校团学组织建设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3,(8):1-1.

  [3]章梦.高校团学工作中新媒体应用的重要性[J].才知,2015,(28).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