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GRIT教育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5571
吴婕

  摘 要: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正在实施推进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基于现有的教育基础和实际国情,仍存在一些误区和弊端。而美国的教育质量在全世界首屈一指,不管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育經费、教学水平,还是在教育氛围、教育风气以及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认可和重视程度上都遥遥领先。GRIT教育作为最新的教育理念,在美国很多学校得到了重视、应用和推广。因此,学习GRIT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改革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通过探讨美国GRIT教育理念对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和渗透,为进一步深化和推进我国新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GRIT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GRIT教育理念的内涵及发展

  (一)GRIT教育概论

  GRIT教育理念来自于美国教育学界,近年来尤为风靡。美国在教育上一直都秉承着创新的理念,不管从大层面上的教育体制、教育理念,还是小到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都离不开创新二字。GIRT教育,即:“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历经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这种品质就叫做坚毅”。美籍华裔心理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Angela Lee Duckworth在2013年的TED演讲时,给予GRIT如是定义,其内涵包括了“不忘初衷、专注投入、坚持不懈”和“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调整”等,可以翻译为“坚毅研究”或“坚毅教育”。

  资料显示,早在2005年,Angela发表的一篇“Girt Research”中就提到了这种新式教育理念。随后的十多年,Angela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求证,她得到的结论就是“坚毅是可靠的预示成功的指标”。在这一新的教育理念指引下,美国很多教育界的专家开始加入到Angela的行列中。教育专家们一直认可,目前的很多学生因为较少面临重大挑战,所以在“培养坚毅性格”方面做得不够。而学生如果没有“坚毅”的性格,面对社会竞争是需要一段过渡期的,而且这个过渡期不会短,因此在学校时期就培养“坚毅”性格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二)GRIT教育理念盛行的成因分析

  当代孩童均享受着较为丰厚的物质文化生活,特别是那些在优越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少地面对失败和挫折。虽然,他们也承受着种种压力,学习更为刻苦,兴趣爱好更为广泛,由此势必接受更多的培训以获取更为全面的知识和体验。但是,客观来讲他们不再体验艰苦的条件,无须面对重大的挑战,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更为广泛,接受教育的过程也更加容易和顺利。同时,他们也得到了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多方的、甚至过度的保护和关注,由于较少遭遇困境,因此鲜少能培养出直面挫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尽管标准化考试功能很重要,但它在反映学生性格品性方面具有局限性。因此,近年来美国教育界开始转变,逐渐推广GRIT教育观,而这一教育理念也为更多人所知,甚至由此还衍生出“性格教育理论”、“刻意练习”等方法,强调在学校阶段就要大力提升学生的逆商、培养学生的坚毅性格。

  受GRIT教育观的影响,美国很多学校都在修改课程。比如,加利福尼亚州长滩中学就鼓励孩子在学习中更多冒险,而不只是获取正确答案。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基础教育现状

  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基础教育的发展好坏关系到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未来。我国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实行的是在国家宏观指导下,主要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在此管理体制下,国家还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办学及管理,逐步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政策和法规,指导并推动了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其走上了法制轨道,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勾画了明确的道路。尤其是2010年所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对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更为全面、明确的规定。

  我国的基础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幼儿教育;二是小学教育;三是普通中等教育。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6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概况如下:全国共有幼儿园22.37万所,在园的幼儿约4264.83万人,学龄前儿童入园人数从2004年开始持续增长,增长率为1.06%;共有小学学校19.05所,比上一年度减少1.09万所,在校学生约9692.18万人,比上一年度增加241.12万人,教师数量亦增加至568.51万人,生师比止跌回升;初中招生人数从2001年起持续下降,在校生仅为4312万人,比之上年度降幅达34.84万人,教师数量较为平稳,生师比持续下降,学校数量也降至5.2万所;普通高中阶段招生人数下降至796.6万人,在校生约2374.4万人,生师比持续下降,约为14.01:1,学校数量减少至1.3万所。另外,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053所,在校学生44.22万人,年均增幅1.5%。

  同时,相较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留学生,中国在美国就读中小学的留学生人数增长迅猛,截止2016年底已超过5万人,占全美该阶段国际学生总数的52%,位居第一。美国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在不断创新,这也是近几年众多学生都申请赴美国学习的原因。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2015年教育部全面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提出“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着力调整教育结构、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明确了在课程教学、考试招生、教育评价、校长职级、教师管理和培训,以及社会力量办学体制等方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在此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改善显著、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普及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农村教育也不断加强,教育公平已迈出重大步伐,这些举措推动了基础教育的足力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又促进了全民素质的提升、科技文化的创新,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但是,经过与国外基础教育对比,发现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体系,尤其是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1)教育观念滞后,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2)课程目标注重知识技能取向,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但忽视了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养成,忽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3)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设置略显陈旧及单一,造成学科体系的相对封闭,不能顺应时代发展和需求,脱离学生实际,有悖于社会实际和经验认知;(4)存在教育本位主义思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够重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学生的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思想品德教育等科目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估机制的针对性及实效性还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6)课程评价过分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过于强调学生学业考试成绩,评价标准单一,忽视了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促进发展等功能;(7)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课程管理缺乏灵活性、开放性,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多样性发展的需求等。另外,推行素质教育也遇到很大困难,许多地方“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教育与时代的要求差距很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学习美国在基础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方面的成果和经验,来改进我国单一的教育课程设置、教育目的和抓手。

  三、GRIT教育理念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借鉴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先导,也是顺利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目前,学校与家长均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学生未来将面临的激烈竞争倍感焦躁。这种焦虑从根本上源自一个假设,那就是:在未来竞争中,个人成功完全取决于以智商为代表的认知技能或以技术为代表的实用技能的竞争。这种认知强调了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能力的重要性,继而促使学校和家长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增添技能、获得学历、考取证书等来作为迎接未来挑战的关键因素,忽视了学生在致知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基础教育应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如:独立思考、坚毅自控、锐意进取、发展新知、分析判断等重要的性格特质。

  (二)增加挫折教育、提高心理素质

  挫折教育即抗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潜能,督促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并增强抗挫折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是锻炼和提高学生潜能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当代学生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少地面对挫折和失败,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过度保护下,鲜少能直面挫折,且缺乏克服困难和处理问题的关键能力。同时,根据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在孩童时代更利于进行挫折教育。因此,循序渐进的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尤为重要,是提高学生个人素质的迫切要求,也是增强学生社会生存能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三)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即孩子会用不同的智能来学习或表现,每个学生都会发展出某种特别发达的智能并倾向于用这些方式来学习。依据该理论,学校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由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教学,更能发挥学生长处、弥补不足,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对于学校、教师、家长以及教育公平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依此来改进教学方法,运用信息技术等多种手段组织开展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建全学生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潜能,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仅仅注重考试成绩的、单一的学生评价方式亟待改进,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注重发展性和过程性的评价,强调学生品质、素养的提升和塑造,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全面发展。

  总之,GRIT教育理念的提出引发了我们对教育本身的思考,只有在教育中培养学生“坚毅”的品格,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教育中变得越来越坚强,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一理念必将对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2016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中国教育在线http://www.eol.cn/html/jijiao/report/2016/pc/content.html.

  [3]“Self-discipline outdoes IQ in predicting academic performance ofadolescents(自制力完胜智商,预示青少年未来学业表现)”的研究成果——Grit Research.

  [4]王雄. 美国当下最新教育理念:坚毅[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17(1): 20-22.

  [5]南桥. 现在美国教育也提吃苦了吗?[J]. 当代教育家, 2017 (2): 78-78.

  [6]王娟娟. 美国STC理念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 职教通讯, 2013 (4): 52-55.

  [7]Hochanadel, Aaron|Finamore, Dora. Fixed and Growth Mindset in Education and How Grit Helps Students Persist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2015,11(1): 47.

  [8]冯琪, 吕立杰, 美国大学教育实习方案: 理念、模式与启示[J].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6, 8 (2): 99-105.

  [9]孔祥富. 缺失与呼唤: Grit(坚毅)理念下的中职教育[J]. 职教通讯, 2017 (4): 79-80.

  [10]陈丽君. Grit教育视域下辩论式主题课堂翻转教学的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7 (5).

  [11]AG Stokas. A Genealogy of Grit: Education in the New Gilded Age[J]. Educational Theory, 2015, 65(5): 513-528.

  [12]余慧娟. 质量崛起时代 中国基础教育的N个突破[J]. 人民教育, 2015 (24).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