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烟花爆竹禁限博弈背后的民俗反思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5568
刘亚波

  摘要:烟花爆竹是中华传统民俗的重要载体,寄托着世世代代人的民俗文化记忆。随着中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烟花鞭炮因环境等影响逐渐遭到禁限。禁限反复博弈的背后是民俗强大的惯性力量,深厚的文化价值认同和独特的民族心理情结。

  关键词:禁限改;烟花爆竹;民俗;文化情结

  临近2017年春节,为预防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一道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禁放令”,要求全省在春节期间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甚至市县以下的乡镇和农村也要贯彻执行。正当烟花爆竹销售商和广大人民群众议论纷纷时,“河南环攻坚办”立即叫停了升级版的“禁放令”,前后仅仅五天时间。一些网民不满政府严谨执法的同时,再一次把放烟花爆竹与传统文化以及雾霾之间的争论推向风口浪尖。

  烟花爆竹禁放规定从1993年北京《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开始实施以来,前后200多个城市也相应出台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法规。但这些规定在这几十年的实施过程中,伴随着诸多争议,河南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办的朝夕令改只是这一过程的小插曲。一方面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环境污染、引发火灾,造成人身伤亡等不良影响,人民群众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呼声愈加高涨。另一方面燃放烟花爆竹是传统民俗文化重要体现,是华夏儿女文化认同和民族情感心理的重要寄托,人们呼吁维持民俗原貌的呼声也很强烈。是想,以传统农耕文化和宗族制度为土壤的烟花爆竹等民俗活动,为何在现代工业化时代,非但没有丧失生命力,反而愈演愈烈?为何政府颁布的法令不得不再三修改,审慎而行,但还是避免不了诸多争议?其实烟花爆竹禁限博弈的焦点并不只在“禁与限”的权益大小,还在于背后强大的民俗惯性力量和特有的民族文化情结。

  首先,烟花爆竹在中国传统节日及现代隆重场合扮演重要角色。每逢传统节日,市井小巷,民间庙宇总少不了烟花爆竹的身影。“长安爆竹千门响,凭送春风到禁庭”,在噼里啪啦的声响中和“满堂红”的围观热闹中,人们迎接好运的降临,迎接喜庆的到来。古人认为,爆竹的火花,乃神灵祥瑞之物,可以祛除穷疾,迎来吉兆喜气;其声响,能够使阳气顺烟上升,吓走鬼魅,驱散疫气。因此烟花爆竹在祭祀神灵和送忧迎喜的过程中是最理想的仪式用品。腊月放爆竹,是各家祭祀诸位神仙之时。摆上各色神像,陈列各种贡品,燃起熊熊火盆,敲锣打鼓社戏秧歌,节日氛围在爆竹声的仪式中不断升华达到高潮,表达着丰收喜悦和来年好兆头。祭灶神放爆竹,以及七天后的除夕之夜的接灶迎祖放爆竹,不但意义非凡,规格也高,爆竹声越响兆头越好,且爆竹声要连贯不能断,否者将有厄运降临,因此人们对爆竹质量要求很高,生怕断了新年的好彩头。“封门爆竹”三声响,恶鬼不近债主不来。紧接着除夕午夜子时的爆竹声最为密集,随处可见它们大街小巷齐欢腾,热烈喧嚣,甚至持续到天明。大年初一“开门爆竹”,开门大吉,爆竹声后,满院瑞气,家家热热闹闹,走亲串友拜年道喜,欢度新春,正所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不仅古代如此,现代社会每逢五一国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欢度佳节,也少不了烟花爆竹增添气氛,地方政府也会不定时地举行烟火晚会活动。其实现实生活当中,如“新婚燕尔、生子添丁、高堂祝寿、华居落成、新寓乔迁、破土奠基、生意开张、功成名就、高中晋升等等,或释嫌致歉,或丧葬亲朋,或重大庆典,最普遍、最通常也是最便捷易行的喜庆或哀悼方式便是燃放烟花爆竹”[1]。

  其次,烟花爆竹是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的标志物。仪式和元素是承载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有很多仪式和节日元素,比如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压岁钱,逛庙会 拜年等等,但在诸多节日元素中必然有一个是最核心的,来作为节日的标志物。清明的折柳扫墓,端午的粽子龙舟,中秋的圆瓜月饼,元宵的烟火花灯即是节日的标志物。传统节日之所以与日常不同,就是因为人们赋予它重要的人文时间内涵和特殊的文化意义。这个“与日常不同”的节日文化内涵需要有标志性仪式或元素进行确认和提醒。如果缺失了节日的标志物,节日也就缺乏表达其内在价值意义的形式,也就无从谈起节日所蕴含的种种内涵。虽然烟花爆竹算不上春节最核心的标志物,但它却是各民族共同遵循的节日仪式,也是作为节日氛围的烘托和渲染的绝佳手段,是每个节日或庆典都必不可少的节日元素或仪式。

  中国节庆研究会副会长萧放在谈起烟花爆竹的禁令时就曾表示,过年大家都追求的是有声有色有气味有氛围的节日,如果听不到爆竹声,大家会不习惯。的确如此,逢年过节,燃放鞭炮已有上千年历史,一代代人在鞭炮的声嚣中潜移默化,已经内化为民族心灵深处的记忆,沉淀为民族文化独特的内涵。虽然燃放烟花爆竹会带来环境的负面影响,然而经济损失可以计算,但禁止燃放所带来的精神损失和民族文化记忆的削弱却无法估量。在快速流动的现代化社会中,禁令从某种意义上使烟花爆竹的标志性内涵被抽空了,少了些神圣和仪式感,人们找不到过年的感觉,找不到辞旧迎新的意义和欢庆热闹的年味氛围。学者朱大可也曾撰文指出,关于春节禁放烟花爆竹的争论,反而让我们意识到“声音的匮乏”。不论城镇乡村,或许一年之中能打破沉寂的,给予眼耳文化饱餐一顿的,或许也就只剩下春节了。于是,燃放爆竹在某种程度上更成为人们试图营造年味与人气的一种心理补偿。

  说到心理补偿,烟花爆竹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情结和心理寄托。传统社会的中国,在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基础上产生了宗法伦理制度,其核心是伦理道德体系。礼仪是彰显和维护伦理道德价值的重要形式,国人自古以来都非常看重。无论是祭祀天地鬼蜮祖宗神灵,还是水旱占卜瘟疫祈禳,甚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升官发财节日庆典等礼仪活动,都少不了烟花爆竹的参与。烟花爆竹能祛除邪祟,去晦送穷,辅礼作乐,自身的声响绚烂换来满堂红的瑞气和亲友的喝彩,可见人们对烟花爆竹文化价值情有独钟。民俗专家乌丙安曾说:“年终岁首,举国上下……围绕着敬天祭祖,辞旧迎新,企盼五谷丰登,欢庆国泰民安,都要用一系列民俗要素和它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加以装点和渲染。毋庸置疑,烟花爆竹正是年俗中的文化要素,在辞旧岁的免灾祛病的祝愿中,在迎新春的狂欢喜庆中,烟花爆竹的文化色彩和文化震撼力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也是其他任何东西无法代替的。”[2]烟花爆竹的确是中国民族文化抹不去的文化情结。同时,中华传统文化素来有追求人丁兴旺,五谷丰登,阖家团圆,热闹喜庆的价值取向。热闹喜庆的氛围才有人气,人气足的地方才有归属感、满足感和尊严感。烟花爆竹在那激情绚丽搏击长空中,在那多样光声色味的协调刺激中,在那祖先尊崇温暖亲情欢乐氛围中,让人不断联想到生活事业的红红火火或节节高,联想到中华民族不断的进取精神以及重孝道乐亲情的心理寄托。更甚者,新春元宵等佳节,谁家的车水马龙杀鸡宰羊等热闹场景多,谁家的兄弟姐妹子孙满堂等喝彩笑声多,谁家的烟花爆竹放得多放得响放得绚烂,也就意味着谁家的日子最红火,这也是人们对烟花爆竹产生精神依靠和心理寄托的重要因素。

  燃放烟花爆竹原是农业社会下的习俗产物,由于农村房屋稀疏,人口密度小,地方开阔,燃放烟花爆竹确实危害不大。但现代社会,人口众多,城市密集,高楼林立,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确实越来越明显。估计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史上最严“禁放令”也是出于对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大气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的考慮。但由于燃放烟花爆竹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记忆和价值情感基础,不可能随着政府一道禁令就销声匿迹了。当一些政府法令没有经过严格论证而执行时,不但会降低政府的威信,加大执法的成本,也会使广大人民群众因被迫接受而心存不满,失去对法律的信任。在这里,笔者并不是要鼓励大家燃放烟花爆竹,而是想要提醒人们注意潜藏在民族心灵深处的价值观念和心理情结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或消失了的,我们应该使民族文化心理和精神情感需要或满足有个释放之地。现如今,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等在渐渐式微,我们不能再轻易摈斥其仪式符号或元素,而应尊重传统理性疏导,宣传教育移风易俗或革新技术寻找替代品,使它所具有的增强民族凝聚力、自信心,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等功能更好地展现出来。相信不久,民俗文化的记忆与现代生活方式找到了契合点,人们会更容易接受认同,那时烟花爆竹的燃放,走出“禁改限,限改禁”行政命令的怪圈就很容易了。

  [参考文献]

  [1]陈碧、袁艺.烟花鞭炮与中国传统民俗[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16).

  [2]乌丙安.烟花爆竹的文化震撼[J].人民日报.2006.02.09第9版.

  [3]罗启荣、阳仁煊.中国传统节日[M].科学普及出版社.1986.

  [4]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5]萧放.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M].学苑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