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家庭是社会的底基,好的家训家风有利于一个家庭的价值观培养,也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小处、细微处的重要环节。家训家风的历史内涵、培育形式、宣传方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共通之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民众日常生活,在打造民族精神、加强全民核心价值观、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中国梦”等社会性工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家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
1.好家风的意义及内涵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是家族成员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从古至今,家风家训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无不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无形力量规范和制约着个人的行为。
每个家族都有族人普遍认同的的价值观念、处世之道、文化氛围及精神风尚,有的家风传诸于口,代代相传,以生活细节、社会交往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各个成员的行为准则。有的则以文本的形式流传于世,成为后世垂范的行为准则,如颜之推《颜氏家训》、蜀国政治家诸葛亮《诫子书》、清朝重臣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近代翻译家傅雷的《傅雷家书》等,都堪称中国家风家教的典范。不但包含着古人治家的智慧,还闪耀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光芒,对我们今天仍然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纵观家书的起源及传承,家风家教基本包含了对社会普遍道德模范的严格遵守及对历史主流价值观的传承,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对家庭的成员提出了最基本的修身要求,有的强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实际上已经超越家庭的范围,上升到追求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国家”层面,涵盖了社会道德模范的制约及历史。“中国好家风”蕴含的谦逊平和的待人态度、积极有为的处事精神、包容阔达的思维方式,既贴近家族实际要求,也符合国家和社会对普通民众的期待。
在讲究“家国一体”的中国,家庭社会和社会责任互为表里,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如《大学》提出的 “正心” “修身” “齐家”“治国” “平天下”等,“齐家”在“治国”之前,最终达到“平天下”的高度,即所谓的“家风正而民风淳”,“民风淳而国风清”。在家庭这个社会最基层因子的潜移默化中,代代相传的家风家训历经千年传承与演变,一方面连接着优秀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承载着国家、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持,已经形成了中华儿女强大的精神内核与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不懈动力,血脉相传的精神土壤坚不可摧。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好家风的关联
2012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种场合围绕培育和弘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重要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点及面,由个人至国家,要求每个公民友善诚信,爱国敬业,再上升到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继而追求整个国家层面的奋斗目标,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由公民到社会再到国家,层层推进,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政治性工程。
2015年,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对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及其性格培养有个重要作用。千千万万个个体又会对社会风气产生直接影响。对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及其性格培养有个重要作用。千千万万个个体又会对社会风气产生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富有生命力的精神源泉、价值内核、思想动力就来源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
“家风”属于具备我国独有的“儒家”特色的一个传统文化词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根据我国历史内涵、民族精神、现阶段国情而综合凝炼出来的兼具民族性与现代性的主体价值观。无数的家庭价值取向最终汇集成了所处社会的整体价值追求,对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及其性格培养有个重要作用。千千万万个个体又会对社会风气产生直接影响,不但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习总书记曾指出:“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从形成、培育到践行都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家风建设也一样,良好的家训家风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往往是一个家庭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格特质,它是所有家庭成员长时间甚至是几代人形成的独特气质。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家训家风建设都需要长期培育才能真正入脑入心。
3.新时期宣扬好家风的创新途径研究
从理论的角度看,“中国好家风”传承的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道德准则都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前者主要是为各个家庭及家庭成员提供精神支持,形成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而后者以个人层面的普遍道德规范为切入点,是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内核。
3.1强化保障,加大政策措施引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是一项覆盖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全社会的动员和参与,首先需要从政策引导层面上加强保障。例如对“孝道”的宣传,不应局限于家庭或社区,而是应当从领导层面开始进行积极动员,层层落实,凝聚合力。
3.2示范引领,选先进树典型
民众普遍都存在从众心理,要从大力发掘、宣传典型人物入手,例如,在各企业、学校、社区、乡村等广泛开展“好家风,好家庭”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如“十大孝星”、“最美家庭”、“十大孝心少年”等评选,在宣传典型选择上,既重视传统家庭的家族美德,也及时宣扬新时代下新家庭的善人善举;既重视公众人物流传广泛的“金科玉律”,也不忽视最普通家庭的“凡人凡言”,引导社会民众见贤思齐,自我激励,从而实现全民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endprint
3.3加强宣传引导,注重舆论氛围
长期以来,政治口号的宣传都来自于政府自上而下的“宣教”,层层下达,而效果往往并不尽如人意,或者流于表面。而家风是股潜在力量,是中国每个家庭,乃至家庭中的每个个体自发的价值追求,重在培养家庭成员的品德修养及道德准则,每个人的个体行为又会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3.4利用新媒体,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宣传机制
“好家训好家风”需要上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的形式和方法都要加以创新,不但要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采用新闻、专题、短评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常态化传播诚信和善孝理念,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3.5建立从家到学校、到各行业、到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延伸机制
家风、民风、国风三者密切相关,要有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知”为基础,“行”才是重点所在。
4.结束语
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持久发展离不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国民素质的提高与民族精神的塑造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培育离不开优良的家风家训的润泽。家风建设及宣传、家风教育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等等互为表里,相互促进,是一个系统工程。
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要得到传承,家风家教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因此,必须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批判性吸收,创造性发展。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让制度化、体系化的理论思想转化为人民普遍遵循认可的社会风尚,从理念宣讲转化为情感认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民众自然而然的内心追求,并具体践行于日常生活中,从而形成符合新时期发展需要的良好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 2015 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2-18.
[2]王秋艳,汪斌鋒.家风家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形式[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3]陈晋从家风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4)
[4]周潜之. 家风是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N].光明日报,2014- 02 -14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图书馆,河南 许昌 461000)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