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新时期广电网络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5275
张洁琼

  一、 新时期政工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位弱化现象普通存在。随着形势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切围绕经济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呈逐步削弱趋势。部分企业领导干部队伍认为组织、宣传、工会等党群工作是非经营性工作,可有可无,只是增加内耗,影响和制约日常生产经营工作。从而把政治工作束之高阁,少管少理,不重视。政工人员的劳动成果无法量化,得不到充分认可,导致很多政工干部寻求机会跳槽和改行。因此,年轻干部普遍认为“搞技术,工薪高,有前途;干政工,报酬少,没出路”,政工队伍缺乏新鲜血液。

  2.人才选配存在思想误区。由于政工岗位人口宽松,出口不畅,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相比,欠缺良好的专业背景,理论水平相对较低。有的年轻政工干部希望通过个人努力考取工程师、会计师等资格证书,但得不到企业的支持和帮助,制约着人才的全面发展,一些喜欢政工工作、综合素质较好、了解企业情况的年轻人因身份、学历、用工制度等因素不能进入政工队伍。导致政工队伍的后备力量储备不足。

  3.政工人员的再教育、再不学习不足。有的政工干部虽然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容易“吃老本”,受到习惯思维的影响,工作创新力度不大,底气不足。究其原因:一是企业对政工人员的培训投入不足。往往不惜重金培训专业技术人才,把政工人员拒之门外;二是对企业政工人员的培训往往局限于职称教育,培训渠道单一,学习形式简单,而且断断续续,收效甚微;三是政工人员对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不足,把握不住职工群体的心理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二、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1.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服务企业中心工作的迫切需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这是一条根本的原则。当前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支有思想、有信念、有干劲、有能力、守纪律、重服务、有大局观的企业员工队伍,这些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这个行之有效的抓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扣工作中心,找准切入点,切实增强结员工思想教育的成效,着力打造一支有活力、有凝聚力与超强战斗力的队伍。

  2.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强化企业长效发展的根本保证。企业是窗口服务单位,广电网络公司要想获得长远、有效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以坚持“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形成上下贯通、运作有序、精干高效团队,更好地開展好各项工作。

  三、新时期搞好广电网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1.摆正四对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的困惑,如何扎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摆在每一位基层党群工作者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一是威与信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群众心目中要有威信,威信从何而来?“信”是产生亲和力和感染力的源泉,无“信”则无“威”。“信”来自实践,实事求是,来自为民办实事的愿望,而脱离实际,背离群众意愿,群众对你无“信”可谈。二是讲与听的关系。思想 政治工作是针对人们思想中的疑惑、偏差、矛盾,借助思想教育,疏导人们的胸臆,引导人们同心同德,以积极的姿态投入生活与工作。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切忌单纯灌输,一味说服,而是既要传递,又要聆听,二者不可或缺。是广开言路,让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放矢活泼。三是言与行的关系。言与行,关键在于行。以自我为中心,以利益为半径,调子再高,口号再响,说的再动听,也终难济事。因此,努力用行动证明自己是“十八大”的践行者。四是疏与亲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拉关系、套近乎,是平等对待,一碗水端平。疏与亲,不是简单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问题,而是基层组织的思想作风、思想意识、思想观念问题,对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影响很大。只有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使大家心服口服,思想政治工作也就好做了。

  2.转变观念,创新思维方式,探索工作新思路。创新思维是推进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广电网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应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最基本的经济细胞,企业的政工人员要站在企业改革、发展的立场、角度来思考问题,使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所需要。新的形势下思想 政治工作必须改革,面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改革,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

  对于政工人员而言,必须更新观念,提高工作素质和能力,广大员工既是工作实施的对象,更是我们政工干部赖以生存的“市场”、以“用户”的需求为已任,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帮助员工正确认识形势,增强信心,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改革意识和工作凝聚力。

  3.不拘一格,建立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选拔、任用机制。一是重视政工人员的选拔,应将那些文化素质高、热心于政治工作的人员,充实到政工队伍,同时建立工作机制,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互相结合,避免企业出现经营与政工“两张皮”现象。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氛围;二是开发企业人力资源,推进政工队伍建设。选择与政工相关专业或热爱政工工作的人才,加强政工人才与其他人才的岗位交流,打破身份、学历、专业、职称等界限,让有潜质、基础较好、热爱政工工作的年轻人有机会到政工岗位上磨炼成长;鼓励和支持政工人员“一专多能”。同时对政工人员,要重培训、提高理论素质、下基层、磨炼意志,积累工作经验,增长工作才干。

  4.积极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新载体。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就是要求能够准确、有效地表达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目的和内容的有效手段。一是改变重灌输的权威性、轻对话沟通的平等性倾向,树立新的思想教育观,实现思想教育由强制性向渗透性的转变;二是转变重典型引领、轻机制推动的倾向,加强机制建设,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三是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出发,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对象的思想实际,创造新的教育形式;四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技含量,大胆借鉴和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和最新的管理方法。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基层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江苏 南京 21110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