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三位一体”新型军事教育体系下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型思考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4351
王珊

  摘 要:

  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型,是军队院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过程、培养机制四个方面健全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建设一支素质优、能力强的创新型复合型研究生人才方阵,对于推进院校教育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转型;“三位一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深化院校改革,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军队院校改革大幕已落,各项工作步入正轨,作为军队院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培养改革已经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过程、培养机制四个方面健全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建设一支素质优、能力强的创新型复合型研究生人才方阵,对于推进院校教育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 健全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需要,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特定需求指导下,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参与研究生培养主体与研究生培养基本环节之间所形成的组合样式及运行方式。健全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培养造就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提供根本保证,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强大人才支撑,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一是实现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時代要求。习主席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实现强军目标,关键靠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军事人才。军队研究生教育是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重要助推器,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依托,对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具有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必须有效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坚持向部队靠拢,向实战聚焦,着力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新型军事人才方阵。

  二是适应任职教育转型的内在要求。任职教育是以岗位任职为指向、以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追求应用性,强调适用性,主要任务是为部队培养适应岗位任职需要的高素质军事人才。第十六次院校会议提出健全以任职教育为主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素质能力,对任职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研究生教育在任职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直接影响军队院校办学育人的质量和效益。从当前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现状看,培养模式落后已经成为制约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主要瓶颈,必须下大力气进行改革,使其与军队任职教育转型发展相适应。

  三是聚焦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课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关键。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然是军队研究生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当前军队研究生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和重要课题,必须健全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研究生的“三种能力”,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当前研究生培养存在问题

  近年来,全军院校在推进研究生培养转型、尤其是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距离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培养目标学术化。培养目标规定了人才培养活动的预期结果,为整个人才培养活动确定发展方向。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了不同层次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学术型学位的研究生教育, 其培养目标应该以学术训练为中心,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学术型人才;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 其培养目标应该以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为中心,培养高层次应用性人才。”按照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要求,从2014年起,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大规模向军事硕士学位研究生转型, 但目前专业学位的培养体系还不成熟,仍然存在学术化倾向, 在执行过程中尤为如此,主要原因在于对转型目标内涵认识不到位、教育理念落后等。

  二是培养方式封闭化。目前我军研究生培养主要采用依托军队院校为主、地方院校为辅(强军计划)的方式。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基本上是封闭的,培养单位单一利用本校师资力量和科研条件培养研究生,与军内其他院校以及地方同类院校联系、沟通较少,并且缺乏与部队联合育人的长效机制。由于人力、物力、财力条件有限, 封闭化培养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是培养过程机械化。培养过程是为实现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人才培养活动的过程。培养过程科学与否,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而教学手段、课程设置等直接决定着培养过程的优劣。目前,研究生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非常有限。培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 教材陈旧、内容偏窄;通识教育薄弱, 课程设置死板,授课以灌输式为主, 考试以记忆性为主,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培养和发展。

  三、健全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我军建设正处于信息化为标志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加速推进,军队建设目标的转型,对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全军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实现“三个转变”(由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由注重授权学科数量规模的增长向注重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效益转变,由相对封闭单一的培养模式向开放多元的培养模式转变)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习主席指出:“院校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使培养的学员符合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的需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是习主席对加强军事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也为研究生教育培养指明了方向。

  一是瞄准实战要求,加快培养目标转型。根据国家关于博士、硕士学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有关规定,按照军队学术学位研究生“理论基础扎实、学术视野开阔、科研和创新能力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军政素质优良、职业素养全面、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创新实践能力突出”的培养要求,确立以全面发展为基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培养目标,瞄准部队用人需求和实际作战需要,对学术型和专用型进行分类培养,进一步优化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具体要求,制(修)订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做到教战一体、研战一体。endprint

  二是紧盯部队需求,加快培养方式转型。紧盯部队需求,着眼提高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构建开放兼容、军民融合的培养方式,规范培养流程,积极探索多向交流的联合培养,确保研究生培养高效集约、交叉融合、优势互补、充满活力。例如,增加课程设置跨度,强化跨学科领域培养,拓宽研究生知识空间;突出实践教学,逐步推开联教联训;实行多导师制,更有利于发挥导师集体作用和跨学科研究;改进教学考核方式,变单一式为多样式,一次性为多次性,避免考察结果失真,评估学生失准;坚持教学、科研、管理创新育人,注重统筹校内校外、军内军外、国内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合作培养方式不断提高研究生“服务部队”的能力。

  三是坚持质量牵引,加快培养过程转型。人才培养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过程中的参与性与实践性。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在设计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和编写学习教材时,应当坚持紧贴部队实际、紧贴岗位需求、紧贴学员需要;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基础课程内容要能体现知能合一的“多接口性”,专业课程要体现知能转化的“岗位针对性”,打破传统的以理论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将创新思维融入教学环节,使教学内容从封闭的知识体系转变为开放的知识体系;针对教学方法死板的问题,可以根据不同学员特点,运用不同方法充分发挥学员的优势和潜能,达到共同提高和个性发展相协调的目的;在学术引导上,加快导师队伍转型建设,使研究生导师队伍既有专家型导师、又有作战型专家、更有全能型人才;科学实施教学管理,正确认识和处理统一要求和个性发展的关系,变刚性管理为弹性管理,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创造良好环境。

  四是搞好顶层设计,加快培养机制转型。多年来,军队研究生教育以多种方式尝试推进人才培养贴近战场实际、贴近军队建设,但效果不甚理想。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统一、深度、长效的联合育人机制,院校与部队二者协同动力不足,配套措施办法缺乏,没有真正实现开放融合,资源优势没有真正互补。研究生培养机制转型需要多方共同合力,建立院校、科研单位、部队联合育人机制,营造联教聯训、军地联合的育人环境,探索走出国门的育人之路。比如,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促进优胜劣汰,确保培养质量;积极健全选送机制,提高入学研究生“源于部队”的比例,保证优秀毕业研究生的合理出路,努力拓宽成长渠道;科学建立评估使用机制,不断优化研究生职业生涯设计,注重训用接轨;加强学术规范制度建设,纯化学术环境,营造研究生成长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曾兴善.研究生教育向部队靠拢的对策思考.[J].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学报,2014(6):24-25.

  [2]南争旗,祝青.任职教育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后勤学院学报,2014(4):96-98.

  [3]房京,李程,胡杰,崔莉莉,张阳.构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推动研究生教育实战化改革.[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5(6):49-51.

  [4]张薇,支力.构建军事后勤“分类协同型”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浅探.[J].后勤学院学报,2015(1):42-44.

  [5]李树广,乔天楷,郭艳红.开放式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问题研究.[J].防化学报,2015(4):9-12.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杨浦教学区研究生管理二大队,上海 200000)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