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位列其中。诚信是人类社会传承下来的美德,也是我们每个公民都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上,诚信缺失现象在各个领域并不少见,在高校大学生这一群体中也存在着。究其原因,不仅与大学生个人因素,还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转型、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等多种因素有关。笔者以此为基础,尝试探讨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诚信;实效性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更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作为未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中流砥柱,大学生又是人类优秀文明的传承人和未来事业的开拓者,他们理应具备较高的诚信水平。事实上我国大学生总体上具有良好的诚信度,他们脚踏实地、互助协作、以诚待人、一诺千金。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在学习、求职、生活、社交中表现出失信、失职、失范言行,这体现出他们诚信意识的淡漠甚至缺失。
1.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常见表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被看做是立人根本、伦理大义,乃至社会秩序和社会和谐的基础。”[1]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思想得到解放,但在市场经济的残酷竞争中,社会上诚信缺失现象时有发生,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无法避免会受到社会的消极影响,诚信缺失也就在所难免了。
1.1 大学生学业方面诚信缺失的表征
中国孩子从小就接受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正面诚信教育,但受各种原因影响,使得成人之后的部分大学生在学业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诚信缺失。小至找藉口逃课、抄袭作业、替人考勤,大到灵活多样的考试作弊、找人代写论文或替人写论文等。尤其考试作弊对于高校大学生是最常见的诚信缺失行为,尽管各高校对作弊行为严加防范、严厉处分,仍然会有人冒险为之,作弊屡禁不止。
1.2 大学生社会生活方面诚信缺失的表征
大学生是个充满朝气、有较强责任意识、积极进取之心与创新意识的优秀群体,有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勤奋务实。他们绝大部分人既不刚愎自用,也不盲从寡断,对自己的言行舉止表现出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自制力;他们既自信、自尊、自重,又不傲视他人;既乐于与人交往,又能和大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既重视友谊又不拒绝别人的关心与帮助。虽然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更多地表现出其品质中积极优秀的一面,但也带有与自身文化和能力素养不相一致的消极特征,诚信缺失即为之一。如偷窃行为、故意破坏公物、插队加塞、贷款时未经老师同意私自将其列为担保人、承诺却不兑现、为获利益中伤他人、求职简历材料注水、违反就业合同等。
1.3大学生经济方面诚信缺失的表征
今天的在校大学生是伴随改革开放的大潮成长起来的,耳濡目染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会受到市场经济趋利性、效益至上原则影响,并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如借钱不还、逃票、故意拖欠学费党费团费班费、银行贷款、虚构家庭经济状况获得贫困助学金、利用便利条件挪用班级或社团款项等。这些行为给自己带来利益,却要损害他人、集体、单位甚至国家社会利益,归根结底都是大学生在经济方面表现出的诚信缺失行为。
2.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根源探究
诚信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践行诚信品德,但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受到挑战的大环境里,大学生群体的整体诚信度有所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诚信不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大学生的诚信实际上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诚信问题的真实折射。”[2]
2.1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通过多年艰辛努力最终如愿以偿进入大学,这是人生中的辉煌时刻,他们会对自己未来的学习生活恋爱交友有全新的期待。如取得优异成绩、尽可能多的获得荣誉、拥有优渥的物质生活条件、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侣、觅到称心如意的工作等。但大学生美好的个人愿望与残酷的现实之间差距很大,这是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的一个重要诱因。
2.2 家庭和学校小环境的因素
一方面,家庭教育对孩子影响很大,负面的影响往往导致孩子责任意识淡漠,诚信观念丧失。从理论上看,中国父母教育孩子要讲诚信,但行动上往往与此背离,为孩子树立了负面榜样;孩子为了满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可能使用某些非常手段;大学生自身家庭经济条件并不优裕,面对无法满足的物质欲望与虚荣心,有人会铤而走险,欺骗偷盗,顺手牵羊;面对孩子的失信言行,家长并未严厉制止,听之任之的行为让孩子在失信的道路上更加放纵。
另一方面,高校的学习生活也对大学生诚信认知有着强烈的冲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但德育教育抽象化理论化倾向较重,说教为主,效果不佳;班团干部选拔、奖学金的申请发放、优秀大学生和优秀班干部的评选、研究生的免试推荐等过程,竞争激烈,部分大学生会使用非正常方式谋取利益;有的大学生迟到旷课严重,影响了平时成绩和学习效果,有的为了得高分申请奖学金,在考试中会作弊或冒险请人替考;近年来曝光的一些高校教师学术造假、各种潜规则等失信、失范行为,无疑对大学生的三观有巨大冲击,对他们的诚信认知和践行带来非常糟糕的影响。
2.3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生产力有了快速发展。但在利益驱使之下,市场上偷税漏税、恶意欺诈、制假售假、以次充好现象司空见惯,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失信行为,在网络、电视等媒体的传播下无疑会影响大学生的诚信认知与实践。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强烈地冲击着大学生原有的价值体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益至上等各种观念无形之中会渗透到大学生的认知领域,严重干扰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选择。一些大学生有强烈的物质需求欲望、有对金钱荣誉地位的顶礼膜拜,而当这些目标通过正常途径无法达到时,通过非正常的方式来满足自己已经不可避免,失信言行随之发生。endprint
3.大学生诚信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探讨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具有先导和垂范作用。大学的根本价值是促进人类进步、国家发展和社会文明,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诚信关系到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成败。”[2]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诚信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诚信的实效性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诚信品质,将是每个家庭、每位老师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3.1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宣讲和行动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每个公民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诚信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传播人类文明,还要育人塑造学生美好心灵。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不仅应以身作则讲究诚信,还应利用好大学教育的平台,用鲜活生动的案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诚信理念根植于大学生内心。而作为社会公民的大学生,不仅应该树立诚信的意识,更应把这种内化于心的理念外化为道德实践,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营造良好的诚实守信社会好氛围
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是大学生养成诚信好品质的重要外部环境,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通力合作。首先,家庭是孩子接受诚信教育最早的地方,家长亲友诚实守信对于孩子诚信品质的形成无疑会起到正能量作用。同时,家长应对孩子提出合理的希望,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导向,这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有利于孩子责任心的养成、自信心的增强。其次,社会媒体应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诚信氛围。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使得信息传播方式、速度多样化、快速化。一些媒体为了各自利益,大肆宣扬金钱至上、超前消费等,所以政府应该对媒体网络加强立法监管,规制它们的行为,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健康积极的社会氛围。最后,校园是联系学生和社会的重要纽带,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学校的办学宗旨、校风学风、校园环境、舆论氛围都要彰显诚信内涵;诚信教育的宣传也应该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学校应该一以贯之地坚持用诚实守信的正确舆论引导大学生,用诚实守信的榜样鼓舞大学生,用弄虚作假的反面案例警示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营造诚信的良好文化氛围。
3.3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
如果说3.1和3.2提及的方式是对大学生诚信的软约束,那么高校建立和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则是对大学生的硬约束。软约束通常是依靠人的自觉起作用的,但仅用讲道理、喊口号、唱赞歌的形式,会让诚信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所以采用硬约束的方式就显得十分必要。
在健全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方面,有些高校已经有比较完善的模式。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在新生入学时就建立的,内容包括:大学生本人诚信承诺书、本人基本情况介绍、学习成绩资料、品行简介、信用记录、获奖证明等。操作层面上,学校相关部门和人员按照大学生表现,每学期如实填报、鉴定。把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记录在案,为大学生奖学金申请、入党推荐、评优评先进、求职就业等提供最可靠的原始依據。对于那些诚信记录较差,特别是行为恶劣的大学生,一定要进行严厉的惩戒,并且高校应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让诚信档案在动态完善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据可考,这样在大学生诚信教育效果方面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我国大学生诚信情况虽然主流较好,仍然面临诚信缺失的重大现实问题。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既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影响因素,又是改善提高大学生诚信水平的积极力量。我们相信,在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通过大学生自身、家庭、社会媒体网络、高校等多方的协同努力,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性一定会大大改善。
[参考文献]
[1]万俊人.论诚信[J].新华文摘,2012,(15).
[2]蒋笃君.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探索[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第46卷,第4期.
项目资助:2016年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性研究》,项目编号:CSZ16056
(作者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社会科学部,四川 广汉 618307)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