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5951
张巧玲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将成为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育手段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把各种教育因素与教师的教、 幼儿的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形成最优组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幼儿教育; 教学活动; 辅助教学

  随着教育的现代化和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多媒体因自身具有的优越性而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多媒体以其生动、形象的特征及其图、文、声并茂的特点,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实施环境,为以传统媒体为主的固有教学模式打开了一条新路。随着多媒体技术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完善,及早期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的需求,多媒体技术融入了早期教育的方方面面,从而使教育教学和幼儿的学习方式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 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优势

  应该说,计算机悄悄挺进幼儿园是信息社会对今天幼儿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当前幼教改革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手段在幼儿园的运用,我们可以归纳出多媒体三个方面的优势:综合性、相关性、动态性。多媒体技术能将单纯的文本信息转换成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体的结合,创设生动、逼真、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形象和情景,调动视听等多种感观。对于年幼儿童来说,其主要通过感官接受、储存和加工各种信息,这种多方面的刺激远比单纯的文字或静止的图片等信息输入的方式更能吸引其注意,并且能保持较长一段时间的记忆,因此,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中的运用即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多媒体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一) 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能更好的营造课堂氛围。利用多媒体能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幼儿对大自然、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欣赏水平,感受自然美、艺术美,并从中受到情感教育。如大班数学活动“重建家园”中,教师通过播放各种形状、大小、颜色不一的房子场景件,使幼儿如身临其境,纷纷参与到“建筑”房子的行列中。运用算式的形式来建构房屋,当建构好房屋后,请幼儿进行了欢庆活动,听着悦耳的鞭炮声,看这烟火的绽放,孩子们会情不自禁站起来拍手,有些幼儿会开心的翩翩起舞……

  (二) 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具有动力作用。也就是说人的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发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推动力。多媒体技术能使教学信息形式多样化、综合运用形、声、色、光的效果,创设趣味盎然的情境,设计引人入胜的情节,再现生活景物,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营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使幼儿在不产生疲劳、自觉的状态下,集中注意力,轻松、愉快、自然、主动的学习。 在小班语言活动“小青蛙听故事”中,我一改往日看图听教师讲故事的传统教法,而是为幼儿制作了一个形象生动的课件。请孩子们猜测谁来啦?后面会发生什么事呢?根据孩子的问答后,再点击课件,大大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每个孩子都迫切的希望讲述自己的猜想,这种自由的交谈方式很好的提高了幼儿语言能力及创想的潜能。

  (三) 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能化解深奥知识,帮助幼儿的理解。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对于抽象的现象、知识或抽象的概念往往不易理解,借助多媒体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充分发挥其声、像、色、形等优势。我们在选好活动内容后,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先把相关的画面勾画出来,在填上色彩,配上声音,把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创造立体性的教学空间,使深奥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教学时,教师移动鼠标让画面展现在幼儿面前,让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来感受、认知和学习語言。 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缩短教学时间,教师依据教学的需要,可以对画面、声音进行主动调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远为近,化虚为实,从而使看不清、看不到的东西变得触手可及,大大增强了教育的表现力,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的协调作用,使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 运用多媒体进行幼儿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以它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调动了幼儿的兴趣,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在多媒体教学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一)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运用多媒体的确能为教学活动注入生机,但并非意味着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因此,对于每一个教学活动是否运用多媒体,要以活动设计为依据,根据其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及活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需要而定,切不可牵强附会,搞形式上的多样化而滥用多媒体。

  (二) 不要只是一味地追求“技术含量”。 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一种形式,只有教学内容才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许多教师都希望多媒体课件“好玩”一点、 “花”一点,这往往造成界面色彩艳丽、字体变化繁多、画面背景复杂,大量的三维动画使一个课件动辄数十兆(不利于交流传播) ,这种片面追求“技术含量”的结果,影响了幼儿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关注,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 要明确主导性,以幼儿为教学的主题。不管是传统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学,幼儿永远是我们教学的主体,教师所做的一切都应围绕着这一原则进行。但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有些教师只按多媒体课件的流程来上,自己一个人唱独角戏,只管击键讲解,把幼儿放在一边,师幼之间很少交流,致使有些幼儿的注意力分散,上课讲话、坐不住。也有的教师在语言故事教学活动中,干脆找来动画片让幼儿自己欣赏,教师就是一个局外人,不作讲解、启发提问,任幼儿一看了之。这就是师幼之间缺少交流,亲和力不够,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之。因此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教师不只是一位“操作多媒体的人”,更主要的是教师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帮助幼儿讨论研究,引导他们思考、联想、感悟,真正体现以幼儿为主。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多媒体教学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之研究成果,课题批文号GS[2014]GHB1083)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幼儿园,甘肃 定西 74300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