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纪律观念的培养与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4091
韩冰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目的也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终生学习和体育锻炼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良好行为的养成

  1.课堂常规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关键。

  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在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严密课的组织,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及学生的德育教育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体育课前,引导学生穿运动服、运动鞋,整理场地、领取器材,为体育课做好准备;在体育课中要求学生集合整队做到快、静、齐,认真听讲,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在课后,引导学生整理、收拾、归还器材等等,使学生在课堂常规中逐渐养成好的习惯。

  2.课堂纪律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保障

  严格的课堂纪律为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及学习效率的提高保驾护航。体育与健康课易受场地、环境、气候等许多不利的因素影响从而会干扰教学和学习过程,因此,体育教学中,首先要建立严格的课堂纪律,如上课不迟到早退,不旷课,因故不能上课要请假,请假条要有学生家长、班主任、学生本人的签字;上课铃响之前集合、整理好队伍等待老师上课;学习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练习当中精神饱满、听从指挥、令行禁止,严格完成老师规定练习次数等课堂常规,以规范化的纪律要求来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其次要训练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的能力,一方面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并能使每位学生熟悉自己的教学习惯,自己的一举一动能够正确的表达对学生的纪律要求,如哨声、口令的轻重缓急表示什么,不同的面部表情表示什么,不同的身体姿势表示什么等,达成师生间的默契,这样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能密切师生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要时时刻刻渗透对学生的纪律训练,如可以通过篮球赛训练学生遵守比赛规则的意识,通过知名运动员的例子来激励同学们要勇于拼搏、敢于接受挑战和战胜困难等一些社会正能量的东西。把纪律训练渗透在教学活动中,既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培养了遵守纪律的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课堂纪律及时作出评价,对遵守纪律的学生要及时鼓励,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当学生的积极性行为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对于不守纪律的学生也应有适度的批评,当然,批评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能及时、积极的去改正。

  3.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榜样

  俗话说,学生身上所有的不好的习惯都能从家长、社会甚至老师中找到它的影子,因此老师在言谈举止间都孕育着教育。所以不管是体育课堂上还是课下,老师都要严于律己,让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时刻影响学生。要培养学生养成什么样的好行为习惯,教师就首先要有这种好行为习惯。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能用行为指导学生,能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的,只有从最细微、最平常的事入手。学生不仅在一时一事上养成好习惯,不少学生还能引导身边的同学,自己的父母养成好的习惯。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所指出的:“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二、强化练习,让良好的行为变成一種习惯

  有人说:通过不断地重复,21天就可以养成一种习惯。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特别是在开放的操场上,学生会受到诸多因素如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落实及管理、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其他学生的行为习惯等等的影响从而影响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这是正常现象。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促使一蹴而就的,它需要老师的常抓不懈、规范不止。教师要时刻利用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则》、课堂常规等一切手段来引导学生行为的自觉性。对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行为要求,及时的将学生行为与规范要求相对照,鼓励学生对照目标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在评价自我,评价他人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自律,增强自信,达到自强。

  2017年度济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为17JSGX034

  (作者单位: 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山东 济宁 272000)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