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3年,习近平在给全球创业周的贺电中讲到:“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希望广大青年学生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學习,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在创新创业中展示才华、服务社会。”2015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引发了全国各界的关注。因此,高校必须要担负起创新创业教育的责任,有针对性的培育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意识,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党员培育;创新创业
为适应创新创业的教育背景,高校各级党组织努力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方法途径,深入挖掘其创新创业的潜力,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高校围绕创新创业开展教育的主要问题
1.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有所欠缺
大学生在校期间,最为关注的是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有的学生对创新创业这方面认知程度不高,不能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仅仅满足于学分修够了、任务完成了、圆满毕业了的短期目标,未能树立起适应社会、成长成才的远大抱负。还有的大学生虽然想法很超前、点子很新颖,也想在创新创业方面有所作为,但因为缺乏自信心以及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而不敢付诸于实践,使得大家对创新创业的主动性不强。
2.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高校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培训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课程的设计具有片面性,不能创新创业教育完美的融合到各项教学当中,特别是与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结合率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不够紧密。其次是专业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当前各个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后,为了解决师资力量紧缺的问题,直接把一些其他教师随意调换到创新创业这一教学岗位上,在创新创业方面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还存在差距。第三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够灵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必要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学习外,还要把理论转化为实践,不仅要有深入的课堂教学,还要有丰富的配合活动,一些高校在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活动时,虽然配合活动很多,比如“大讲堂”、“创业大赛”等,但这些活动缺乏新颖性,内容不规范、不系统,未形成品牌效应,教育效果不够明显。
3.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健全的服务保障机制
服务保障机制是开展好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前提,但当前高校对这一方面重视程度不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首先是没有科学规范的组织机构。目前,有许多高校没有成立专门机构来统筹和协调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工作,开展教学培训、实践比赛等活动随意性强。其次是缺乏专门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目前,一些高校因为师资力量、经费紧张等问题,尚未建立符合创新创业要求的实践平台。还有些高校建立了一些学校和企业合办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但为“建”而建,缺乏实践的计划方案和配套措施,功能发挥不明显。第三是缺乏必要的评比激励机制。由于对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形成严格的考评机制,从而导致师生积极组织和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现有教育资源浪费。
二、大学生党员培育与创新创业有机结合的重要意义
1.能极大提高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意识
正如习近平讲到:“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大学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担负着崇高的使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而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群体是广大学生,具有基础性的特点。一方面,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充分把学习、教育功能发挥出来,带领广大学生深入、系统的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引导大家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自觉拥护和认同党的领导,主动接受思想改造和党的教育,深入扎实研究专业技术知识,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努力为社会发展进步贡献力量。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基层党组织针对普通群众和党员实行双向培养。在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上,把创新创业成果作为一个评比指标,真正把一些创新创业表现突出的学生吸收进来;在组织活动上,鼓励党员大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活动。
2.能有效培育大学在创新创业方面的精神
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屈不挠的奋斗史。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紧紧和人民站在一起,历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民主革命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我党继续发扬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的精神,敢于攻坚克难,带领国家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得到很大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基本实现。在日常党日活动、党课教育中,我们可以深入学习党史军史,把党史军史所展现的开拓创新、不畏艰险的价值观念渗透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之中。引导广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得到改变,在成就梦想方面学会自强不息,在提升能力方面做到百折不挠,在面对挫折时学会持之以恒,树立敢干、能干、想干的创新创业精神。
3.能使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校不是真空,受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都不同程度受到一些影响,理想信念动摇、社会责任感缺失、敬业精神淡化、吃苦精神不足、价值追求偏离等问题在一些学生身上还存在。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充分结合起来,特别是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机融合,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培育,促使大家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4个字的深刻含义和时代要求,分认清传统革命精神在时代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促使学生们努力树立增强战胜困难、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动力,在创新创业中实现自我价值。
三、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党员培育的促进作用
1.创新创业教育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推动作用endprint
随着网络信息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思维观念更新非常快,都有自己的新想法、新观点,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工作中的一些方式方法和宣传模式已渐漸不能满足新形势需求,导致党组织在大学生党员心目中的重要性和神圣感有所降低,认为党支部开展工作形式主义严重,缺乏操作性。因此,高校党组织要取得学生们的认同,就必须找准症结,加快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求,来改进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方式,并灵活使用广大党员乐于接受的宣传手段让大家认可。如开发手机APP、建立微信公众号、建立网站和论坛等,充分发挥网络辐射面广、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的功能,让大学生党员尽快了解掌握时事政治和国家大政方针,从网络上学到工作生活中所必须的专业、经济、社会知识,引导大家主动思考和参与社会建设。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正确的舆论引导,划分专门板块设立创新创业专栏,为大家搭建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收集创新创业的相关信息,为大家推送最新消息。
2. 创新创业教育能培养党员之间团结协作精神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许多部门和机构之间通力配合、相互协作,力争达到资源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许多高校专门成立了创新创业的社团和组织,学校党支部在组织党员开展工作时,有意识与社团开展的活动搞好对接融合,让党员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方面的交流、评比、竞赛,让党员和群众、党员之间在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之时,培养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的团结协作精神。党支部在开展工作时还可以充分发挥校团委这个“群众性组织”的作用,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挖掘那些群众威信高、号召力强、思想素质好、创新创业成果突出的团员青年,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任务中考察综合素质,为党组织培养接班人。
3.创新创业教育能极大提高党员综合素养
党支部在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活动时,不仅仅是一项任务的安排,更是对学生党员工作能力的考察,要求更高。基层党组织围绕创新创业开展活动,能够以活动为抓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树立良好的团结协作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评比激励氛围,增强党员能力素质。同时,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也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威信。
[参考文献]
[1]刘迪,陈泽元,丁琼.在高校学生党支部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实践[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03):51-53.
[2]袁素文,袁素红.辅导员在加强班级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03).
[3]史晶.党建工作视域下拓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途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5):84-86.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