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域旅游成为国家战略,契合了当下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具有深厚的市场基础、现实基础和实践基础。发展全域旅游意义重大,努力探索全域旅游的途径。
关键词: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探索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这是“全域旅游”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使全域旅游成为国家战略,契合了当下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是对旅游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引导,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在旅游学界,学者们曾创造出无数个概念,但没有一个概念像“全域旅游”这样获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广泛响应。这既不是学者的研究成果所致,也不是行政的推动,而是“全域旅游”这个概念的提出具有深厚的市场基础、现实基础和实践基础。
一是市场基础。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强大的市场保障。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应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样,旅游业的发展也遵循同样的规律,在人均GDP偏低的工业化初期,旅游业的发展适合以小众旅游、观光旅游和景点旅游为主的发展模式,在人均GDP较高的后工业化时期,旅游业的发展应升级为以大众旅游、休闲旅游和全域旅游为主的模式。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发展模式的出现,本身就是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去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迎接“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今年则进一步提出要适应社会消费需求的变化,完善政策措施,改善消费环境,加快发展和扩大服务消费,以消费增长来拉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层面在扩大消费规模、促进经济增长等领域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贯性。从迎接“大众旅游”时代到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为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基础。
二是现实基础。全域旅游是一种发展理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转型,全球金融危机与经济下行压力,产业结构调整表现为新常态,工业化与后工业化并举,制造业让位于服务业,在这一大的背景下,特别是工业化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后果的,这是发展哲学的大的背景。2013年中国第三产业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2015年分别保持了这一状况,可以看出,这已经成为一个新趋势,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曾在《全域旅游大有可为》署名文章中指出,全域旅游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系统总结中国旅游30多年来的发展实践,分析未来35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所作出的战略选择。回顾我国30多年的旅游发展历程,以景点景区建设和宾馆饭店建设为主的景点旅游模式历史性作用功不可没。但在大众旅游时代,景区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求。许多地方的旅游结构表明:景点景区旅游人数逐年下降,非景点景区旅游人数逐年上升。像江浙沪这样的发达地区,非景点景区旅游人数占到65%以上,其他地方也有类似情况。在新的格局下,全域旅游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是发展理念的创新,是发展模式的变革、发展路径的转变、发展格局的扩大、发展品质的升华。
三是实践基础。《“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主要依靠景点景区、宾馆饭店等基础旅游要素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大众旅游新时代的要求。“十三五”时期,必须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思路,加快由景点旅游发展模式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促进旅游发展阶段演进,实现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把全域旅游作为《规划》的重要发展理念和重要发展模式,极大的拓展了旅游的边界,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这是旅游界的一场革命。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旅游业在社会经济发展、国家政治和国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无论是对消费拉动经济持久增长,还是对惠民生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精准扶贫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都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和带动作用。正因如此,各级地方政府都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地方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模式选择之一。各地纷纷进行了全域旅游的实践探索,地方党委政府对旅游业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主动抓旅游的热情高涨,全域旅游在全国凝聚起高度共识。许多省份主要领导或在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或在当地旅游发展大会上部署动员,明确提出全域旅游就是全局谋划、全方位推进、全时空统筹、全要素配套、全产业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大旅游,要将全域旅游发展贯彻于基础设施、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各类规划之中,促进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智慧旅游全域化、全覆盖。
发展全域旅游可促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域旅游是全空间、全时间、全产业、全要素的旅游发展模式,这种蔓延与集约相结合的旅游发展模式,更需要交通、市政、供电、通信、环卫、医疗、金融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全域均等覆盖。有利于完善产业配套要素,促进软硬件协调;有利于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促进规模质量协调。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专门强调要“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就是要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发展全域旅游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发展全域旅游可以加快城镇化建设,有效改善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大城市人口向星罗棋布的特色旅游小城镇有序转移;旅游业发展初期是以城市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只是一个补充。但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下的乡村旅游,不是简单地增加了一个产品类型,而是把乡村旅游作为与城市旅游对应的一个主体,同时也是把乡村旅游作为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而美丽乡村建设本身就是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因此,从国家层面上倡导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实际就是要把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推向鄉村地区,让广大的乡村地区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全域旅游、促进城乡旅游互动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不仅能带动广大乡村的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农业人口的福祉;还能提升城市人口的生活质量,形成统一高效、平等有序的城乡旅游大市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
发展全域旅游是开辟更广阔的海外市场的新机遇。全域旅游更加注重拓展开放发展空间,打破地域分割、行政分割,打破各种制约,走全方位开放之路,形成开放发展的大格局。“一带一路”作为我国政府主导的国际合作战略,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和陆上经济走廊、海上合作支点、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等的建设,直接推动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交流合作。今年我国政府将主导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其系列成果必将为我国全域旅游发展带来更大的海外市场,为海外旅游企业共同参与我国全域发展提供更大的新机遇。
总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从行业发展思路上升到国家战略,对于我们实施“三步走”战略、建设旅游强国总体目标将有着重大的意义。全域旅游已成旅游业发展新趋势,全域旅游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枣庄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