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研究生心理问题引发心理危机屡见不鲜,出现心理危机的研究生通常会表现出情绪低落、注意力无法集中、孤僻不合群、抑郁冷漠、愤怒暴躁等反常的状态,严重者会极度焦虑不安或情绪失控,甚至伴有头痛失眠、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状。主要产生原因可以归结为自身性格缺陷、学术科研压力、社会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婚姻恋爱压力、家庭环境压力这六个方面。对于研究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建议从加强防患和及时处理两方面入手解决。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危机;危机干预
近些年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下,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在日益扩大,数量与日俱增的研究生群体作为高学历人才,是国家未来建设发展的主力军,这就要求研究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还需要拥有较好的心理素质。与本科生和一般青年相比, 研究生正处于学业、求职、婚恋等人生的关键阶段, 他们面临更多的机遇挑战,拥有着更高的抱负追求,同样也承受着来自多方面更大的心理压力,不仅要承受来自学术和就业上的压力,更要承受伴随年龄增长日益增加的来自经济和家庭责任的巨大压力。这些压力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带来较大的威胁, 严重者会导致研究生心理失衡, 甚至危害到研究生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屡见不鲜的研究生心理问题正提醒着我们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研究生心理危机并尽早进行干预。
因而,本文旨在结合目前已有理论研究成果和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的实际经验,分析高校研究生心理危机的成因,进而对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进行探讨,从而为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参考,帮助高校在处理研究生心理危机问题时做到早发现早介入。
一、研究生心理危机的定义及其表现
首先,研究生心理危机可以理解为,高校研究生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利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学生本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大多体现在学业求职压力、情感问题、家庭变故、突发事件中。
其次,研究生遭受心理危机通常表现为情绪和行为的异常,与平时的行为表现出现较大反差。在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中,可以发现出现心理危机的研究生,通常会表现出情绪低落、注意力无法集中、孤僻不合群、抑郁冷漠、愤怒暴躁等反常的状态,严重者会极度焦虑不安或情绪失控,甚至伴有头痛失眠、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状。
因此,这就需要研究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研究生辅导员,清楚知晓各位研究生的性格特点和基本情况,及早发现有反常表现的学生,究其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从而避免出现严重的后果。
二、研究生心理危机的产生原因
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要避免研究生因心理危机而产生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甚至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就需要知晓研究生心理危机可能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学生个体特征和不同情况,来采取及时的措施。
从现阶段来看,研究生群体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相比本科生而言,对自己未来的个人发展又有着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基于如上特征,研究生产生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如下六个方面。
(一)自身性格缺陷
众所周知,研究生作为20-30岁年龄段的成年人,已经形成了其固有的性格,而每个人的性格也各有差异且无人能够具备完美的性格,或开朗、或内向,或乐观、或自卑,或豁达、或敏感。通常来说,自卑敏感又或自负脆弱的性格,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变化,若无法及时调整便会出现心理危机。
(二)学术科研压力
作为研究生,学习方面需要面对的是从本科阶段应用型知识的掌握向研究生阶段专业学科领域学术科学研究的重大转变。大部分研究生平时都承受着来自于学术写作和论文发表科研的压力、同学们之间的竞争压力、毕业论文撰写以及是否能够顺利通过的压力等,这些压力如果不能很好的转化为动力,并积极付诸于行动,长期积压在心里便会导致心理危机。
(三)社会就业压力
目前,绝大部分研究生毕业后会直接选择就业步入社会,对于很多研究生来说,这将是他们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研究生毕业相比于本科毕业时,会因为个人学历和学识的提高,对自己的工作选择有更高的要求,会希望谋得一份所谓更好的工作,因此会对自己的就业有很高的心理预期。然而,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就业压力的与日俱增,一些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会感受到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甚至会屡屡碰壁失去自信,这种失落感和挫败感积压在心中,若得不到有效及時的转化排解,便可能导致心理危机。
(四)人际交往压力
在研究生阶段,学生面对的主要人际关系是导师和同学。导师平时与学生的交流机会有限,同学之间也会由于课程设置的松散或忙于个人事宜而缺少交流,这就需要研究生利用个人有限的时间与导师、同学们通过积极主动的沟通联系建立起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若不能恰当处理好人际关系,便会出现与导师关系不好、与同学关系不和等人际交往压力,从而影响个人学习生活的情绪,严重者便会造成心理危机。
(五)婚姻恋爱压力
大多数研究生正处于有着正常婚恋需求的年龄阶段,渴望恋爱寻常未来的人生伴侣。然而在恋爱交往的过程中,一些学生会因为恋爱受挫、恋爱失败或者迟迟找不到合适对象,而灰心丧气甚至痛苦不堪,有些甚至长时间陷入悲伤的情绪无法摆脱,严重者或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从而产生心理危机。
(六)家庭环境压力
家庭环境对于研究生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一方面,依照传统观念,研究生已经进入了可以挣钱养家糊口的年龄阶段,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大多数研究生会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实习兼职等各种途径来贴补家用,尤其是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业又不给家庭造成过重的负担,同时承受着来自学业和经济的双重压力,情况严重者会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甚至自卑。另一方面,家庭中突如其来的重大变故等无法预料的遭遇,会给研究生的心灵带来沉重的打击,如果陷入悲痛焦虑的情绪中而得不到及时的关心与缓解,也很可能演变为心理危机。
三、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
面对研究生心理危机问题的日益严重,如何做好及时的解决和应对俨然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研究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笔者结合现有研究结果和实际工作经验,认为应该从加强防患和及时处理两方面入手。
(一)加强防患
1、正视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相比于目前高校对于本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显然相对受到忽视。然而,研究生与本科生一样,都需要关心与关怀,并且研究生比本科生承受着来自更多方面更大的压力。屡见不鲜的研究生心理危机事件也给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者们敲响着警钟,正视并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刻不容缓,这是基础也是关键。
2、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应以研究生新生入学心理测评为契机,建立起完备的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掌握研究生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做好重点关注、持续跟踪和科学干预,将可能诱发的心理危机扼杀在萌芽之中。
3、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针对研究生设置专门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对研究生进行普及。要告知学生排除偏见与误解,正视心理问题;并传授学生心理调节、情绪管理的正确方式,帮助学生科学应对心理困惑。
4、完善研究生心理咨询机制。目前,大部分高校均设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并且配备了专业的教师队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工作,但是研究生群体中对于心理咨询的陌生与偏见依旧普遍存在。高校在完善心理咨询机制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心理咨询在研究生群体中的宣传,畅通学生与心理咨询中心的沟通渠道,使研究生对于心理咨询有客观理性的认识,愿意在遇到心理困惑的时候主动寻求心理咨询来得到倾听与帮助,从而使高校心理咨询机制能够切实有效为学生排忧解难。
5、丰富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相比本科生而言,研究生校园文化生活相对单调,交际圈和生活范围都相对有限。因此,研究生教育管理者应结合研究生的特点,多开展一些符合研究生兴趣并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为研究生营造积极愉快的学习生活氛围。
6、打造专业得力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辅导员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是与研究生平时接触最为密切的老师,也承担着研究生心理疏导的重任。打造职业化专业化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是顺利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预防工作的关键之所在。学校应对研究生辅导员进行系统且专业的培训,辅导员个人也应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从而在研究生日常管理中,辅导员能以科学专业的方式方法接触观察学生,为学生及时排解心理困惑,与学生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
(二)及时处理
1、精神支持和劝告鼓励。对于正经历心理危机的学生,首先要给予其精神支持和劝告鼓励,用行动和言语激励当事人,用关心和爱护感染当事人,使其树立起克服心理危机的信心,从而振作精神重拾自信。
2、提供宣泄机会和有选择倾听。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学生,往往会选择自我封闭,将负能量在心里积聚,此时为当事人提供宣泄的机会刻不容缓,可以帮助其将内心的负面能量得到及时的释放,将消极悲观的情感一吐为快。同时,有选择的倾听,还可以及时了解其心理危机产生的根源。
3、给予希望和提供建议。在给予学生支持鼓励,倾听其宣泄,帮助其打开心扉之后,及时的引导建议十分关键,积极的引导给予其希望,科学的建议给予其力量,使其能够冷静地正视问题之所在,从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4、联系家长和求助专业机构。当学生的情况较为严重时,及时联系家长十分关键,必要时需求助心理健康中心等专业机构共同介入,以最大的力量限制不利情况的发生,从而控制危机情况向更糟糕的局面恶化。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也日益重大,同时所承受的压力也日益巨大。这就要求工作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第一线的人们务必正视研究生心理危机所伴随的一系列问题,不断提升研究生管理者隊伍的专业素质,为国家输送身心健康的高学历研究生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晓凤.研究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建议[J] .中国电力教育,2012,(11):117-118.
[2] 闫黎丽.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3):168-169.
[3] 梁宝勇,郝志红,卢国华.大学生和研究生心理压力情况的调查研究[J] .心理科学,2009,32(1):63-66.
[4] 赵婉黎.研究生心理问题分析与调适的个案研究[J] .教书育人,2007(1):77-78.
[5] 曹晖,曹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综述[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1):120-123.
[6] 栗丽.女研究生心理压力问题调查研究[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89-90+115
[7] 马建青.正确认识和科学研究当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夏文郁同志商榷[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2-3):42-45.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