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涉及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的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虽然大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是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但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各高校开设就业课堂还存在着突出的问题,笔者通过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了传统就业课堂的局限性,并对大学生就业课堂提出了改进方案,已期增强就业课堂的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优秀毕业生;互动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帮助大学生更好就业,推动大学生职业发展的一门课程。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公共必修课,这门课程,是集理论课、务实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但是目前的就业指导课程仍存在与实际脱节,缺乏连续性,授课方式单一等问题,这种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和职业生涯的规划。所以提高就业课堂的质量,让就业课堂与实际接轨势在必行。笔者对传统就业课堂进行剖析找出不足,并结合我校情况提出新的改进办法,以期对提高各高校就业课堂的质量提供有益借鉴。
一、 就业指导课发展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一)在定位上,对就业指导课程科学内涵理解不够
就业课堂是要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的指导,使他们能及早做好职业的准确定位及职业准备。由于就业指导课没有统编教材,课时数又少。因此,各位教师备课时主要是根据自己对就业指导的理解去准备教学内容,侧重点也不尽一致。主要局限于就业政策与形势分析、求职择业程序、择业的方法与技巧等内容,缺乏职业生涯的规划、学生个性的塑造、创新能力的培养、潜能的开发、创业素质的培养等深层次的内容。就业指导内容比较狭窄,这种欠缺不仅影响了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就业选择,同时也不利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目標选择。
(二)在课程内容上,与大学生实际需求相脱节
当前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以就业指导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对职业分类、劳动市场、企业任职条件等职业信息有较多的涉及。但是,由于内容多为一般介绍性的,学生收获并不大。而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仅仅停留在“知”的层次,仅仅要求学生了解一些就业方面的知识。这样会导致学生仅仅知道了一点皮毛性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零碎的职业信息,而未能形成明晰的职业生涯意识或扎实的生涯管理能力。
(三)在时间上,缺乏连续性
开设的时间晚,课时短,不能连续的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培养。现阶段,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普遍安排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和大四学生毕业前,而且课时远远达不到最低要求,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同时,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创业教育等重要内容在学生即将离校步入社会,发生角色转变前讲授似乎为时已晚。这样集中突击式的短时间教学不能系统的培养学生,而且学习结束也没有相应的反馈,这样缺乏连续性的培养不能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还需要在前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中间部分做好跟踪教学,这样才能起到指导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目的。
(四)在授课方式上,过于单调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目前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高校,在教学形式上大多还停留在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上,理论性的内容偏多。多样化、市场化、信息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还未形成,并且忽视了大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体需求(当代大学生需要的是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有针对性地得到就业辅导与帮助),从而使学生感到就业指导课相对空洞,对他们不实用,这样的单一形式,使教学效果不明显,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二、就业课堂优秀毕业生与学生互动性探索实践
据调查,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环境日益严峻,这一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就业课堂就显得尤为关键,而当前的就业课堂以简单的概念介绍,知识灌输为主,不能很好的提升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改变这种情况使就业课堂不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灌输,即“授之以渔”,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深入调研和实践,对就业课堂新模式做了一些探究。
(一)优秀毕业生视频库建设
以微博为代表的“微动力”促进了“微时代”的快速发展,“微”已置身应用于各领域,如微营销、微广告、微电影、微小说、微系统等。在教育教学领域,学习方式、学习资源亦受到“微时代”的影响,进入微时代。微视频作为微时代学习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资源产物,可作为智慧学习的重要资源,满足学习者入境学习、泛在学习和个性化自订步调学习的资源需求。
微视频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它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微视频独具光影传播魅力,是就业指导课的重要载体。笔者邀请历届优秀毕业生录制微视频,逐步建立了优秀毕业生视频库,作为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资源,对丰富就学指导课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吸引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线上线下辅导
1.线上答疑
针对当今大学生善于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建立线上答疑小组,将就业指导课延伸到日常,并邀请优秀毕业生加入线上辅导团队,与就业指导课教师一起完成线上答疑,为学生解答就业方面的困惑。
2.线下课堂互动
将学生随机分成几个小组,充分发挥他们善于利用网络的特点,鼓励学生用手机、Ipad和笔记本电脑通过网络搜索该问题的答案。再开展小组讨论,首先要求每一个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看法,然后组内成员讨论形成结论进行组内辅导,并将得出的结论书写到活页挂纸上,以便课堂进一步交流。再邀请成功就业的优秀毕业生来现身说法。邀请优秀的毕业生首先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其次这些毕业生相对于老师来说更贴近就业,对就业问题现象更有自己的见解。他们从自身出发以自身经历来告诉同学们如何就业,就业需要哪些技能,会遇见哪些问题等。邀请优秀毕业生在就业指导课上进行就业心路历程的分享后,再安排优秀毕业生加入到学习小组中与学生进行交流。小组讨论达成共识后,让小组长带着书写好的答案到其他小组进行2分钟的宣讲并与新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分享,进一步扩大交流的范围。小组交换时,着重安排观点差异较大的小组或者是学习能力较强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小组交流,进一步发挥同伴教学的作用。
3.参观
组织学生对往届毕业生就业主要单位进行参观,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与了解专业知识,并拓展实际的知识面,在专业知识和人才素质两方面得到锻炼,熟悉就业环境,从而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尽快适应工作要求打下良好基础。
(三)“导师带徒”式的就业指导
充分发挥就业成功的毕业生在服务就业过程中的巨大作用,为有就业意向的学生配备就业导师,由已毕业的成功就业毕业生作为就业导师陪伴其就业,提高就业的信心,激励和帮助更多就业者实现自主就业。采用“导师带徒”式的就业辅导具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导师作为学生直系学长学姐,与学生能够产生更融洽的交流,并且对专业背景更加了解;二是解决了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上对就业教育的短板,以及就业指导课教师缺乏实际就业经验的问题;三是已就业成功的毕业生作为就业导师可以为就业学生提供很便利的就业条件,让就业学生得到更有效的指导从而少走弯路。笔者在就业指导中应用“导师带徒”式的就业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效果分析
根据学生的留言和分析助教课堂拍摄照片和视频,学习者们投入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将以往死气沉沉的就业指导课学习转变成生动有趣的课堂,学生们普遍感觉此种学习模式改变了以往老师讲、同学听的传统模式,学习形式新颖,在观看优秀毕业生的视频、与他们的交流及单位参观中收获了很多以往课上学不到的东西。
三、结语
通过分析当前就业课堂的问题,通过借助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利用“毕业生”更贴近实际的特点,邀请他们来进行互动教学,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学生们在线上线下的讨论和交流中更够主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主动思考就业中可能会遇到的問题;实地参观能够使学生提前熟悉就业环境,为以后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导师带徒”能够为就业者提供有力的帮助。采用以上方式与课堂的理论学习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志新.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现状调查及实施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李迎春. 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的理性思考[J]. 教育探索,2008,(10):138-139.
[3]董文娜. 高校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08,(17):234-235.
[4]崔征.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世纪桥,2010,(09):105-106.
[5]崔铭.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问题分析[J]. 保定学院学报,2009,(05):119-121.
[6]孙建莉,杨锋. 大学生“一对一”就业指导工作的探析与策略[J]. 教育与职业,2013,(02):86-87.
[7]赵迎东. 浅谈高校信息化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5):55-56.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 10220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