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重要部分,在人生积累道路上的地位可见一斑。师生关系是人类文明最基本的传承方式,对学校推进教育教学和促进学生个人长远发展,都有着积极而必要的影响。在当今时代,大学生学习性投入与经历与师生关系依旧联系密切,并作用着教育对个人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师生关系;学习性投入经历;发展
引言
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当代高等院校的四大职能。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群体,提高本科教育素质是高等院校的发展之本,立校之源。师生关系作为人际交往中的传统方式,建立在师生关系之上的教学活动也便成为了学校工作的基本立足点。而师生关系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易变性,又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产生着较大影响。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自然也是教学成果优劣和師生关系好坏最明显的表现。教学相长,民主平等,和谐友爱,尊重平等作为基本特征的新时代师生关系广为推崇,并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尊重个性,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树立良久,为此,努力建成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促进师生,教学有机统一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机遇。
一、 高校教育师生关系现状
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现阶段高校师生之间缺乏交流,课堂之上缺乏互动。在新时期,高校扩招,师资力量相对短缺,一些高校师生比例不合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交流,教师讲完课就走,学生上完课就回到宿舍,教师在课堂上单纯对教材进行解读,学生对于相关知识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主动性学习的动力不够。师生之间距离感较强,教学工作只是例行公事讲解。同时传统的教育理念还在影响着高校教学活动,师生之间不能平等交流。一些大学和大学生崇尚实用主义,强调知识在现实中发挥作用,对于一些学术较强的知识并不在乎,对于教师不尊重,对于学校没有认同感,这样的学生其本身的价值观就出现了问题,需要思想教育的普及。现阶段,教师的晋升往往是以一定的专业论文和科研成果作为衡量标准,这就造成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环节的忽视,从而影响师生沟通。
二、师生互动对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性投入其实是一个测量学生个体在自己学业与有效教育活动中所投入的时间与经历,以及学生如何看待学校对他们学习支持度的概念,其本质就是学生行为与院校条件的相互作用。对此,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陕西理工大学的学生进行调研,调查显示,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方式是学生比较看中的,这就要提醒老师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投入,不能再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创新与改革也要用于教学改善方面。并且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仅仅交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照本宣科。针对这个现象,教师应该及时反思,应理论联系实际,多结合现实案例及身边的现象,让学生深刻体会,而不是死记硬背,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学习方面的精力投入。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评价能力,实现学生由一知半解到掌握精通的转变,让学生构建起属于自己独特的认知体系,并在这种认知中进行交往与对话。师生互动是对学生认知学习结果的有效反馈,正确的学习投入与方法加之强化与鼓励,并将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想贯穿于教学始终,让学生也敢于质疑与挑战,所以师生互动不是单一的教师灌输与学生接受的过程,而是一种双向沟通,逐步实现博专结合,中外融汇。更好地结果便是师生共同进步,实现教学“双赢”。
图1为问卷中第29题:我通过电子邮件或网络和老师交流认同感的调查结果,数据显示:两个极端,即非常同意与非常不同意的人数占比很少,而出乎意料的是,在当今数字化与电子化的时代背景下,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不会选择这一方式与老师沟通交流,缺乏交流主动性。师生间良好的互动关系是校园和谐文明,民主平等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点,修炼“师爱与师性”应当是教育者不懈的追求。教学与育人是教师一种角色的两个职能,忽略学生主体观念的教师是失败的,一味只投入自己的科研题目与专业论文,学生是不会“亲其师,信其道”的。
图2为问卷第28题调研结果,调查老师是否仅仅授予课本知识,结果表示大多数老师没有教学创新与结合实际为学生分析趋势,学生积极性没有得到刺激,因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调查中,有学生表示自己的老师总是照本宣科,一字不落地读课本,念课件等;长此以往,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与沟通越来越少,教学效果与质量也明显下降。在师生互动中,教师积极的情绪情感极易感染学生,进而也会实现高效教学;而教师这种情绪及方式也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期许和热情,这样才会有学习性的投入;学生必须也对教师有尊重的情感,才会对老师的教学产生浓厚兴趣。
三、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一) 性别差异分析
经问卷分析数据表明,陕西理工大学男生与老师的亲密维度上远高于女生。也就是说男生与老师互动表现比女生好。对此结果,我们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座谈访问,得知:在大学,男老师的数量比例远超女性老师,而男学生比较喜欢与老师交流,女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会缺乏主动性同时缺乏自信心,由于这种保守的性格特点,在交流中往往会处于被动地位,因而在师生互动方面不如男生。
(二) 专业差异分析
为了使分析结果更加具有客观性与代表性,在样本抽查中,文科,理科,工科等专业抽取采取等额抽取。结果显示,工科性质专业的师生沟通频率远远超过文科和理科性质的专业,工科性质专业比较侧重于实践性、操作性、创造性以及综合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更多地给予学生示范以及手把手教学,同时更要求教师具有耐心,对学生包容和宽容,交流机会的增加,师生关系也会变得其乐融融。相反,文科等性质的专业只需要理解与记忆,相对于老师互动的频率也会大打折扣。
(三) 年级差异分析
调查显示,大二,大三学生师生关系满意度高于大一。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进入大学校园后,个人目标与思想意识的差异,一部分大一学生认为自己高考发挥不错,对于另一部分大一学生则是壮志未酬,对自己所在学校与专业不是很满意,心态偏离,甚至不满意自己的讲师,师生关系有了阻碍,认为不如中学老师敬业与细致,教学模式与风格也不是自己所设想的,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发展。
(四)沟通范围差异
在对问卷结果分析时,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不会主动参加老师的课题或项目,在学习中,交流平台也仅限于学业交流,形式单一,仅为面对面互动。在中国传统教育下,学生求同思维强,求异思维被渐渐弱化,畅所欲言竟然也会成为教学效果的最佳反应。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不是低头沉默不语就是环顾四周,效果非常差,也是高等教育中的普遍现象,教师课下也会对这种互动性不足很沮丧,力不从心。沟通范围的差异也表现在“评教”制度上,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态度等多让学生为教师的教学打分,调动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这点虽说有着一定的进步性,但也是有缺陷的,它忽略了对教育质量核心因素的分析。
四、 对策与建议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被尊重不仅仅是它的职业性质所决定的,更是这种“传道精神”的引导。因此针对当代的师生关系,提出以下建议:
(一) 转变传统模式,采取多元教育理念
高校学生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与自由意识,这就意味着传统的“教”与“学”必须进行革新,新的理念旨在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引导作用,即一个词:亦师亦友。在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灵活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因材施教,作不同层次与深度的引导,从“有教无类”到“有教有类”,创设不同情境进行教学或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性,转换角色,让学生也从教师角度进行体验,备课与讲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满意度,成为促进师生关系,增加学生学习性投入与经历的新契机。
(二) 多方面多平台实现有效沟通
当今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为教师课程结束后,回家或是待在办公室直到下一阶段课程开始才会返回课堂;学生上完课亦是如此,除了课堂,课下与老师交流的机会与平台很少。由于课程量大,课时少原因,讲课速度会很快,致使一学期下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是皮毛,由于课堂进度,教师也会选择减少互动沟通以节省时间。这种单方面只针对学业的交流需要改变,比如在课下可以沟通有兴趣方面的东西,增进师生情感;同时,由于平台的缺乏,师生沟通仅限于面对面,因此,可以通过一些社交软件加强师生联系,如微信,QQ留言等;即使没有面对面,交流也不会受到空间的阻碍。
(三) 营造和谐氛围,创造合作学习机制
问卷中學生认为良好的班级氛围以及学习环境对自身的学习性投入与发展有较为重要的作用,为此,大环境的营造对教师教学与师生关系方面有着很强的指向性。教师应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打造良好和谐的班级氛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便有了坚固的桥梁。学习机制的创建也是作为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师生关系的双向性,合作双赢也是教师一直追求的,这样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有了信心,老师也有了更大的动力去进行项目。
五、 结论与展望
何时雏凤亮清风?淘尽黄沙始到金。学生学习性投入与经历与师生关系紧密相关,教育改革的浪潮纷至沓来,只有适应它,挑战它才能成为这场风浪中的弄潮儿。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的提高,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新时代的新思路。教师的教育模式与学生的个性化能够做到有机统一,这便是成功,更是以人为本的体现。融入了师生关系的教学使教育大船乘风破浪,适应时代趋势。未来的教育必将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学生的学习性投入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的长远发展。高校一定要将这种观念汲取精髓,不变则废,共鸣长存。
[参考文献]
[1]王文娟.高校应用型专业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年,第15卷第15期.
[2]王佳权.大学生师生关系现状研究[N]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6月,第19卷第12期.
[3]蒋甜甜.师生互动对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影响——以S大学为例[D]2013年6月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