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诗歌是大学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中加强诗歌的教学有助于学生从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怎样有效进行诗歌教学:1、新旧诗歌相结合,对话式教学;2、课堂师生朗读,共享诗歌之美。
关键词:诗歌;对话式教学;朗读教学
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中《大学语文》承担着传递中国优秀文化的重任。而其中的诗歌部分又集中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然而在高职院校学生不重视大学语文课程学习的氛围中,如何上好大学语文课程,如何提升该课程中诗歌部分的有效教学,成了当今高职院校里语文教师共同探讨的话题。
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热播,重新燃情了全民对中国古诗词的热烈情怀。“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该节目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让我们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古代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在全国重视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下,大学语文课中古诗词的教学的好坏,对学生能否学好古诗词有着重要的影响,讲好古诗词有助于重燃高职院校学生的诗词情怀。
一、新旧诗歌相结合,对话式教学
在讲解新的诗歌内容之前,注意让学生对以前初高中时期学过的诗歌的复习。通过对旧知的复习来引入新知识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主和学生进行对话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对诗歌学习的积极性的保持。
首先,以陶渊明的诗歌讲解为例进行具体阐述。在课程导入时,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导入,比如在讲解陶渊明时,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当中的一道赛题作为导入问题。问题是:下列哪位诗人在当时不受关注,到后世“粉丝”众多?A选项是白居易,B选项是李白,C选项是陶渊明。这道题教师可以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大赛的视频截图进行展示,图片增加视觉冲击,从而激发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把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武亦姝的回答截图下来,从而导入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讲解接下来的内容时,用师生对话的形式进行讲解。教师分别提出以下问题:1.您了解陶渊明吗?能否用词语进行概括?2. 我们学过陶渊明的哪些诗文?例如:《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3. 陶诗的题材有哪些?在讲解这些问题时,师生要进行充分互动,教师不做过多讲解以引导为主,学生的回答和参与是主要教学环节。按照课堂的学生表现,学生会积极主动去回答这些问题。教师从而引入对教材上节选的陶渊明的田园诗《和郭主簿二首 其一》的讲解。大课堂课堂秩序不好掌控,学生使用手机导致走神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更好的解决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利用手机打游戏看视频聊天而是利用手机进行学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手机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提问问题来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再针对难点问题,老师和学生进行探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教学的最后,再让学生观看《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第十场比赛中王立群教授解说陶渊明的视频片断,让学生更直观形象的增加对诗人的了解,从而增加对陶渊明诗歌内容的掌握。
其次,以白居易的《长恨歌》的诗歌讲解为例进行具体阐述。首先,利用问题导入。根据下列选项答一历史人物:A 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B 唐代大小“李杜”都有诗赋之。C 白居易“梨花一枝春带雨”指的是她。从杨玉环引入对《长恨歌》的讲解。其次,旧知识的复习。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学过白居易的那些诗文?从而让学生通过回忆来背诵已经学过的诗歌: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池上(小娃撑小艇)、忆江南(江南好)、《琵琶行》等;最后,讲解新知。《长恨歌》的作品背景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两种方法来加深学生对诗人的印象。
二、课堂师生朗读,共享诗歌之美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體会到诗歌的语言魅力。课堂上除了集体朗读之外,还可以邀请部分学生走上讲台进行个人诗歌朗读。学会朗读是体会诗歌美丽的重要途径。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过程,因此必须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和呼吸方式。
发音准确是朗读诗歌的最基本要求。朗读者在朗读时不要出现方言。朗读者要把诗歌的内容准确的清晰的传递到听众的耳朵里。只有发音标准,掌握朗读诗歌的技巧才能把诗歌的音乐美展示出来。
在生活中,有两种呼吸方式。第一种叫做胸式呼吸,这种呼吸方式又叫做浅呼吸。就是人们在站着或坐着时采用的呼吸方式。这种呼吸方式的特点是吸气量少,呼气弱,这种呼吸的发音会造成声音的挤压和声音粗糙,并且极易损坏声带。第二种呼吸方式叫做腹式呼吸,这种呼吸方式又称之为深呼吸。人们在躺着时自主使用的呼吸方式。这种呼吸方式的特点是吸入的气流量大,呼气量强。这种呼吸的发音特点是深沉,声音难以持续且没有力气。
笔者还补充了另外一种呼吸方式,叫做“有控制的胸腹联合式呼吸”。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在站着时用,也可以在坐着时用。吸气和呼气时要求小腹不能往外鼓而是向内微收。吸气时,用鼻子深吸气,就像是在闻花香一样。呼气时,要求是用嘴巴呼气,就像吹蜡烛一样,缓慢的均匀的把气体呼出。这种呼吸方式要循序渐进。刚开始练习时要慢吸,最终达到的是快吸慢呼。通过对这种呼吸的训练,来让学生学会科学的用气发声。
节奏的鲜明,韵律的和谐,使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得以展现。因此诗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就是朗读。朗读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深刻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从而全面体会诗歌所营造的意境和氛围。
在朗读中,要想把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美展示出来,需要学生掌握朗读的要求除了准确、流畅还得富有情感。教师可以通过对诗人的生活经历及创作背景进行讲解,让学生知道诗人付诸在诗歌中的情感是什么,再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读音,恰当的语调,充沛的情感来展示诗中的情感。例如:诗人王维。“安史之乱”是其一生的转折点。在“安史之乱”前他是一个热血青年,热衷于政治、社会。二十岁中进士,三十三岁被当时的贤相著名诗人张九龄提拔为右拾遗,出使西北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著名诗句,诗与画充满了活力与激情。但是“安史之乱”后,他变得洁身远祸,不再热衷仕途,退入了音乐、诗歌、绘画之中与自然、佛经融为一体。王维不仅是诗人还是画家,同时还通晓音乐。从而让学生知道为什么王维被苏东坡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就为讲解其山水诗《汉江临泛》诗中有画奠定了基础。
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先让学生知道白居易为什么要写历史上的李杨故事,诗人为什么赋予了故事一个浪漫的结局。是因为他和好友陈鸿、王质夫在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一事。其好友认为,这样著名的历史事件如果没有好的作品进行记载必将随历史的前行而暗淡。所以,王质夫鼓励白居易写下了这篇著名的《长恨歌》。诗中寄托了白居易对不幸爱情的歌颂和无限同情。掌握了诗人的创作背景就便于理解诗歌的内容。
总之,诗歌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好诗歌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不仅可以提升素养丰富涵养还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大学语文课中诗歌内容的有效教学以此来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张立英.参与式教学法在大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30(8):56-58.
[2]汤维波.关于大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研究[J].《科研》,2016(7):57.
[3]高婷.入乎其内 出乎其外——关于大学语文诗歌教学的一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7):48-49.
(作者单位: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45012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