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经管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4973
李聪慧+黄贞贞

  摘 要:作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经济管理学院,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与较强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是实现其培养目标的必然。而当前本科院校经济管理学院专业教师普遍存在实践经验缺乏、实践能力不强的现象。本文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为例分析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方面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并建设性地提出了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经管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民办高校的培养目标着眼于应用技术型人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民办高校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特点决定了其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其培养的学生与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生相比,有更强的操作能力;与高职高专毕业生相比,有更宽的理论基础。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教学中应该坚持基础理论要“必需、够用”,专业知识要“丰富、实用”。应用技术型人才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包括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要把学生培养成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教师首先要就要有这方面的综合能力,并以最实用有效的方法传递给学生,才能将学生培养成才。

  教师队伍的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基于民办高校培养应用技术性人才目标的特点,经济管理学院要求专业教师不但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如果教师本身实践不足,将直接影响授课效果,也会制约学生的动手能力。只能讲不能练,不会操作,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学,不可能培养出动手能力强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因此经济管理学院亟需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1 问题的提出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下文简称本校)经济管理学院秉承北方投资集团创办“应用型技术大学”宗旨,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己任,突出专业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学院为适应高素质应用技术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近两年在搭建实践平台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1教师人员结构不合理

  本校经济管理学院一共有专职教师49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1名,讲师25名,助教18名;兼职教师6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名,讲师2名,中级会计师1名,博士在读生1名。绝大部分教师都是从硕士毕业后选择进入高校任教,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但缺乏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本校经济管理学院,具有为期1年以上连续的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只占到全体教师的15%左右。因此,积累兼备扎实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来满足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教学要求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1.2在职教师较少取得资格证书

  青年教师动手能力不强,在教学中难以达到应用技术教育的要求,大部分教师除拥有教师证外没有任何相关的职业证书,缺乏一线操作的专业技能。因此,依据目前的现状很难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1.3教师培训机制不完善

  本校为了适应高素质应用技术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逐步建立了“大经管生态圈”,进行跨专业综合实训。为了更好适应形势发展,学院选派一批教师集中外出培训。但由于教师除了满足基本的教学工作量外还要进行一定量的科研工作,再加上出于成本上的考虑,校方根本不可能派出大量老师长期在一线实践,而短期的培训无法达到显著的效果。另外,培训教师返校传授经验时,只能依靠自己吸收的知识进行传授。在讲授的过程中也往往因为缺少实践经验难以进行情境模拟教学,这大大地降低了教学的效果。

  1.4 难留“双师型”人才

  本校为了更好的向應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出台了一系列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文件。“双师型”教师的引进相对容易,但是待遇的同步同质提升却稍显困难,这使得学校难以挽留住部分“双师型”人才。所以,解决好“双师型”教师福利待遇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否则将导致本校部分有资质的教师与学校劳燕分飞,给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带来很大的困难。

  2 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2.1招聘机制存在缺陷

  建设高层次教学团队,是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本校在招聘高校专业教师时,更偏好高学历人才,譬如博士生引进。博士生入职可以享受一系列工资、住房等的优惠政策。而在引进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时,无法突破现有制度限制。比如一名具有本科学历的中级会计师在企业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财务主管的位置,具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非常符合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要求,却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引入学校作为专职教师。

  2.2学校教师对实践教学能力重视不足

  以本校为例,对教师的考核是一个统一的模式,即对教学和科研分别进行考核,教师需要完成规定教学科研工作量。在教学方面,通过“学院领导评教、教师自评互评、督导评教、学生评教”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但在评教体制中,没有制定专门的评价指标来考察教师的实践能力,无法对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行评价。而对科研的考核则是要求教师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发表论文、攥写论著或申报科研项目来完成相应职称规定的科研任务,往往考核重视量却忽略了质。

  2.3工程实践时间短

  本校领导充分认识到现有的师资力量并不能满足学校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与学院分别建立了一套暑期实践机制。要求专业课教师每2年就必须到企业完成为期一个月的工程实践。专业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完成工程实践,但遗憾的是,企业认为实践时间短,不愿意让实践教师真正接触到核心工作流程。导致学校学院在工程实践中投入不少人力物力财力,却见效甚微。

  2.4考核机制不完善

  在对高校教师的评估考核中,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明确的要求,也没有一套完善的关于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质量考评及奖惩办法,缺乏激励教师提升实践能力的内在启动力和外在驱动力。本校的考核机制有的直接照搬母体学校的考核机制,更多侧重于学术能力,年终考核时加分项主要集中在科研项目的申请、教材的编写和论文的发表上面。教师只能在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将大量精力放在完成论文、著作等硬指标上,而无暇顾及专业实践和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应用技术型大学教师的能力重点恰恰不是科研,而体现在专业教学、实践和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对于独立学院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应该实行特殊政策,从重论文,轻教学,重研究,轻应用方面调整过来。

  3 对策及建议

  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不仅仅是学生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师的内在需求,不仅仅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的迫切需要,也是教师自身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3.1建设高层次教学团队

  一方面通过引进理论基础好、实践能力强的企事业专家以兼职教师的身份在学校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或实践教学的任务,从而改善教师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另一方面要求本校全职专业课教师限期通过专业职业资格证考试;此外,建设一支校外实践教学指导队伍,主要聘请校外有丰富经验的技术骨干作为实践指导教师也是高层次教学团队打造的关键点。

  3.2建立完善的工程实践制度

  建立完善的工程实践制度,实行向实践教学倾斜的投入政策,加大经费投入。积极利用多种渠道获取资金,如争取有关部门建设项目的经费、校企合作经费、社会捐赠、联合办学经费等,同时要加强经费使用的管理,建立经费与建设项目挂钩、与实践教学成效挂钩的制度,合理分配和使用实践教学经费。

  教师通过参加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可以克服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弊端,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本校应该尽可能多的为教师搭建实践锻炼的平台和创造提高实践能力的条件。比如,可以出台奖励政策,鼓励教师通过培训与考证,来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比如,学校可以通过与银行,税务部门,海关等机关单位和货运公司、进出口贸易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和实习场所,有计划地选派教师挂职锻炼、顶岗培训和实地实习。为了切实达到效果,该期间受训教师不承担教学任务,不享受假期,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切忌走过场。

  3.3优化考核机制

  尽量采取有针对性的分类定量考核。学校专业的多元化决定了考核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因而对教师的考核也不应该一个模式“一刀切”。可以采取“1+X”的考核办法,将普遍适用性要求与专业特殊要求结合起来。

  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就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职称评定标准和教学考评体系,将实践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评估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尽可能地设置量化考核指标,以此引导和激励教师,加强教师实践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立“双师型”教师津贴等激励机制,为现有教师参加职称考试提供便利,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内动力。

  3.4提升“双师型”教师待遇

  学校主管部门要尽快提升专业教师中取得“双师型”资格人员的待遇。激励专业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鼓励教师抽出一定时间承担教学工作和实验室的建设。另一方面积极与各用人单位交流,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使教学内容尽可能贴近实际工作。学校在职称晋升和提高工资待遇方面,对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应予以倾斜,以促使更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隋文环,迟倩. 民办高校国贸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設探讨[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6):108-110.

  [2]高玉梅. 民办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 经济研究导刊,2014,(12):231-232.

  [3]牟燕萌.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及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4]贾文胜,梁宁森. 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 中国高教研究,2015,(01):92-95.

  [5]殷利华,刘志兵.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培养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 成人教育,2011,(06):126-128.

  [6]黄成亮. 基于“课证融合”的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为例[J]. 对外经贸,2015,(06):149-150.

  [7]钟和平.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要素——基于许昌学院的实证分析[J]. 高等农业教育,2013,(12):69-74.

  [8]蔡灵洁,史红英. 转型背景下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究[J]. 人才资源开发,2015,(06):205-206.

  本文系北方国际大学联盟教育教学部第四期科研课题一般项目“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经管类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40404004)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 402167)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