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器乐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满怀梦想、心系国家发展、全心投身民族器乐、热忱为人民服务的德艺双馨专业人才。改革开放后,受市场经济利益驱使和教育产业化等影响,民族器乐领域里不同程度出现了功利化现象,特别是一些民族器乐专业大学生存在梦想缺失、片面追逐物质利益、精神道德滑坡等不良趋势。推动中国梦进入民族器乐专业大学生的头脑,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应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对于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器乐文化,对于更有成效地培养高素质的民族器乐人才,对于从民族器乐文化层面助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中国梦;民族器乐专业;大学生;培养激励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在近25分钟的讲话中,9次提及“中国梦”,有关“中国梦”的论述一度被掌声打断。中国梦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心声,激起广大国内民众和海外华人的广泛共鸣,其最大的特点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人的具体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每个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创造者。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器乐大学生培养激励工作,应大力组织开展好中国梦主题教育,使之进入课程、进入教学、进入课堂,并在大学生中入脑入心,这对于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器乐文化,培养大批高素质民族器乐专业人才,以及从民族器乐文化层面助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民族器乐专业大学生培养激励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民族器乐专业大学生群体存在“梦想缺失”
林语堂曾说:“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理论上讲,每个人都会有梦想,只是有的人梦想比较模糊,而有的人梦想则比较清晰而已。但现实比较尴尬的是,相当一部分民族器乐专业大学生的“梦想模糊”实质上是“梦想缺失”。
1、学习动力活力不足,投入精力严重不够。有的误认为进了象牙塔就进了“保险箱”,学业无所谓优秀与否,只要能够顺利毕业、拿个文凭即可;有的认为大学就是人生中的一个驿站,学得再好也不一定能找个好工作,重要的是快乐度过大学生活;有的连专业课也不会全身心投入,各类课程中想方设法以各种理由逃课或无故旷课等。
2、厌倦思想政治教育,爱党爱国意识薄弱。对思想政治教育存有抵触心态、持有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者,大有人在。有的认为自己是学习音乐专业的,发展好专业素养就可以,有没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关系不大;有的“迫于无奈”上思想政治教育课,也不思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大政方针政策知之不多,对党的创新理论不入心不入脑等。
3、沉溺于个体的好恶,集体主义精神不足。普遍自我意识很强烈,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如经常性将自己置身于集体之外,以个人好恶决定自己的行动;有的对开座谈会、参观见学、文艺采风等活动积极性不高;有的参加音乐表演、文艺汇演等集体活动,自己出风头的就愿意,若是当配角或是做幕后工作就牢骚满腹,甚至拒绝参与等。
(二)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带来多元“影响冲击”
民族器乐专业大学生所在的各专业音乐学院和艺术类院校,大多处在繁华都市,学生进入学校经过一段人际和地理环境的熟悉过程后,自然会冲破“藩篱”尝试踏入社会,寻求更多交流交往,接收各种来自社会的考验和挑战。因此迫切要求营造风清气正、规范有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以学为本,不断自觉地陶冶情操。
1、民族器乐专业大学生社会交往日益增多。从事民族器乐专业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从小就接触音乐,从“童子功”一步步训练提高直到迈入象牙塔,家庭投入的财力较大,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花费的精力较多。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不少民族器乐专业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就迫不及待地通过接触社会来体现自我价值。
2、迅猛发展的网络愈发占据学生时间精力。大学生是网民的主体,民族器乐专业大学生也不例外。据笔者在音乐学院的统计,每天上网累计超过3小时的民族器乐专业大学生,已经占到了学生群体的70%以上。这种浪费大量时间上网的状态,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心理状态。
3、严峻的就业形势无形中使学生压力倍增。据统计,艺术类专业高校的招生人数也在持续增长,每年招收的艺术类大学生人数超过200000,全国艺术类大学生在校生规模已经超过百万,并且国家对艺术专业的设置也在不断增加。面对这种状况,有的学生并不是通过发奋努力、争取更大作为等来解决自身就业问题,反而是抱有“学习无用论”,认为学得再好也没有用,说不定毕业就得换专业或改行。
二、运用“中国梦”培养激励民族器乐專业大学生的目标定位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讲话时说:“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可见,运用中国梦培养激励民族器乐专业大学生,核心目标是强化他们使命担当精神,促进他们将生命与民族命运融为一体,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力者”和“接班人”。
(一)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基础而长期的工作,就是大力加强民族器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让民族器乐专业大学生牢固确立中国梦,激励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让他们在成长发展中心系民族伟大复兴,心忧国家民族器乐发展,逐步形成追寻中国梦的理想自觉。
(二)培塑崇高的爱国情怀
加强民族器乐大学生中国梦教育,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激励他们不断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从历代民族音乐家身上学习伟大的爱国精神,培塑崇高的爱国情怀。激励当代民族器乐专业大学生,就是要大力宣扬这些可歌可泣的民族器乐光荣传统,教育引导他们深刻认识自己所处的这个伟大时代需要弘扬优秀的民族器乐文化,树立高尚人格和良知,自觉培塑爱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确立高尚的艺术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现实中,之所以民族器乐大学生本身存在一些迷惘困惑,一个核心的问题也在于他们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对音乐发展的定位并不准确和深刻。对此,应当深入开展中国梦教育,激励他们树立正确的文艺观,形成对中华文化传统和民族传统价值观的认同,在继承传统中升华民族器乐创新的价值判断,自觉肩负起继承发扬民族器乐文化传统并与时俱进创新的历史使命.
三、结合“中国梦”培养激励民族器乐专业大学生的主要举措
结合中国梦培养激励民族器乐专业大学生,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势需要,是培养高素质民族器乐人才的时代需要。着眼民族器乐专业大学生的特点,结合中国梦深化培养激励工作,重点在于增强实效,核心目的是使大学生自己成为真正受益者。
(一)扎实推动“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刘云山指出:“每个中国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加强大学生的‘中国梦教育,就是把它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让它进入大学生的头脑。”首先应避免“空洞乏味”,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握清楚民族器乐专业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基本认识,结合学生的关注点、需求点和认识盲区,具有很强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其次,切实推动中国梦进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堂,在教育部门统一印发的中国梦教育材料基础之上,结合院、系特点编写中国梦基础手册。坚持“教育者先受教”的原则,组织学校思想政治课老师、辅导员和专业老师等先学一步,然后才辐射到大学生中分批分类组织教育。再次,务必把中国梦渗透进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的作用,让他们在与学生经常性接触交流和做思想工作中,了解学生对中国梦的学习理解情况及存在的疑惑,汇总相关情况。若有的问题辅导员感觉比较棘手,应请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答疑或网络在线答疑。通过不断深入、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最终达到中国梦入心入脑的目的,人人都是“中国梦”的知晓者、参与者和践行者。
(二)创造性开展丰富多彩的“三梦连结”活动
对民族器乐专业大学生群體而言,为推动中国梦更加持久有效产生影响,除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外,还应拓展到学校管理和各种活动中,让中国梦从“无形”中走向“有形”,从抽象理解变得现实可具操作性。可结合民族器乐专业大学生特点,组织开展多样化的个人梦、音乐梦、中国梦“三梦连结”活动,启发学生自觉思考和践行如何将“三梦”互融在一起。比如,可专题组织“三梦”演讲、赛诗活动,让学生意气风发地畅谈人生梦想和理想追求。除此之外,还可积极协调安排有关中国梦的集体参观见学活动,组织学生走进大型企业、高科技园、城市高新区、教育基地、博物馆、历史纪念馆等,让学生在感受国家日新月异发展中增强民族和国家自豪感自信心,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不断增强责任心使命感,强化担当大任意识。
(三)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敢于肩负使命重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总的看,民族器乐专业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是追求上进而不甘落后的,而且不少学生都是自己曾经的专业教师“手把手”带出来的,他们心目中一般都有本器乐领域里崇敬的前辈或“大师级”人才。用好榜样力量激励法,可引导学生开放式地讨论他们心目中民族器乐领域里的学习榜样,并促其认真总结其榜样的优秀品质和散发出的正能量,并进而围绕理想信仰确定自己正确的座佑铭。积极邀请民族器乐领域的名师、大家,与学生面对面座谈交流,让他们“现身说法”,介绍他们在民族器乐发展中的奋斗故事和历史,介绍他们的梦想追求和理想信念,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榜样的人格魅力,从而更好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四)教育督促学生将梦想自觉付诸于实际行动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没有生活作为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为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为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培养激励“落到底”,就是要在民族器乐专业大学生行动上见成效。首先,要严密组织学生进行“对照检查”和“整改”,查找是否有所改进,若改进不明显,辅导员要与学生共同分析原因,进一步完善。其次,要将学生将梦想付诸行动的成效,纳入进学生的学绩考核中,与奖学金和各种评优挂起钩来,与学生毕业后的使用建议挂起钩来,使学生不敢放松要求,真正以学为本,努力学到知识,将来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再次,要改进管理监督办法,如针对学生设立梦想监督意见箱和微信号,引导学生互相督促评价,对那些梦想清晰、付诸行动且进步或成效明显者,适当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那些不求上进、不思进取且负面影响较大者,严厉进行惩罚。科学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监督评价机制,明确出台严格的管理规定,进一步约束制止民族器乐专业大学生的不良行为,鼓励“有梦想、有行动”的先进者,全面营造争先创优的活跃氛围。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新华社,2010年07月30日 。
[2] 中共中央理论局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文章选》,学习出版社,2013年9月。
[3]习近平号召齐心实现“中国梦”,《参考消息》,2013年03月19日。
[4]林语堂著,越裔汉译:《生活的艺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5]严峻:《冼星海的傲骨》,《老年周报》2009年2月7日。
[6]马莉,唐喜亮:《高校艺术类学生存在问题及针对性教育之我见》,《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利学校学报》,2010年第2期。
(作者单位:中国音乐学院学生处,北京 1001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