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校大学生有更多自由支配时间,如何利用自由支配时间,反映出大学生的休闲意识状况。通过调查大学生自由支配时间的状况,发现大学生休闲意识存在不清晰不明确等问题,并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休闲意识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休闲意识;休闲活动;休闲质量
一、大学生休闲意识调查的基本情况
大学生休闲意识的调查于2015年12月-2016年4月在青岛农业大学展开,调查对象为本校在校大学生;调查人数为60人,其中男26人、女34;大一13人、大二16人、大三17人、大四14人;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社会调查方式。
二、大学生休闲意识的现状
(一)通过调查大学生主要参与的休闲活动来分析大学生的休闲意识状况
大学生通常会参与网购、网游、逛街、唱歌、看电影、听音乐、健身、闲聊、旅游、上网了解新闻、阅读等活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参与的休闲活动的认识存在四种情况。
1、认为休闲是一种浪费时间、浪费金钱的表现——大学生对休闲的一种普遍偏见。不少大学生认为休闲是有钱人才能做的,自己没有钱,不能休闲。而绝大多数的学生把时间排在休闲条件的首位,认为有时间才能休闲,因而这些学生往往以没有时间作为借口不去休闲。
2、休闲活动层次低、品味低——大学生休闲的一种普遍状态。缺乏对休闲活动的认识,对休闲时间管理缺乏有意义的规划。不知自己该做哪些有意义的休闲活动,大多数大学生不懂得“休闲时间与休闲活动是统一在一起的,时间管理和活动管理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1]
案例一:大三学生小王,平时的休闲活动大多与手机分不开,主要有看电影、听音乐、网上购物等,很少参与锻炼、旅游这类户外互动。“我平时都喜欢宅在宿舍。”“那你在宿舍一般都干什么呢?”“看电影、听音乐、网上购物。”“这些活动有意思吗?”“久了也挺无聊的,但是别的活动好像自己又不大能参与进去。”“怎么不和舍友一起参加些活动呢?”“除了2人准备考研,我也不打算考研,其他的舍友也和我差不多。”可见休闲活动层次低、品味低绝不是个例。
3、可供选择的休闲活动种类较少,参与感和满足感不强。大学生所期待的休闲活动应当体现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气质,應当是活力四射、充满正能量的。学校组织的校园活动分为学生会组织的官方活动、学生社团组织的半官方活动、学生自发组织的自由活动。学生会组织的官方活动大多具有制性,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学生社团组织的半官方活动大多存在经费不足、活动质量不高,活动范围小等问题,并且受学校的限制,极少有学生喜爱的社团活动;学生自发组织的自由活动,大多缺乏目的性、方向性。
案例二:今年9月,我校举办了一场大型的万人宣讲,这浩大的声势背后是大一新生的“默默支持”。据了解,本次巡讲由校学生会组织,要求各学院派出相应人数的学生参加,各学院通过本学院学生会强制要求每班派出相应人数的学生去参加,最后由班长、团支书再要求学生参加;另外还有200个vip票通过学校的微信平台发放。活动当晚,参与人数的确达到了预想的目的,但是,这场鼓舞人心的讲座究竟打动了多少人心,我们不得而知。受调查的60人无一例外的参与过此种“被观众”,学生们对此种活动参与感和满足感不强,对于自身的提升收效甚微,且极易引发学生的反感。
4、休闲行为规范缺失。少数大学生参加休闲活动时,不惜损害身体健康,不惜破坏校规校纪。如上网成瘾等。由于网络的隐蔽性、方便性和逃避现实性,网络上能满足一些人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需求。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到网络上找存在感。这显然缺乏休闲意识的表现。
综上所述,大学生们的休闲意识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
1、休闲意识不明确
大学期间,学习负担较高中减轻,闲暇时间增多,校园生活丰富多彩。闲暇时间增加是一个普遍现象,60名受调查者中49人表示目前他们几乎每天花在休闲娱乐活动中的时间大约在3小时及以上。大学生的休闲活动丰富多彩,有的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有的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但相当一部人的大学生对于休闲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偏颇和狭隘,仅仅把休闲定义为上网聊天、打游戏、看电影等。这种情况的比例偏高,约占47%,这足以说明大学生对于休闲没有明确的理解,对自己的闲暇没有清晰的规划,对自身的休闲方式没有清醒的把握,甚至分不清休闲与闲玩的区别。
2、尽管大学生消费观较成熟,但大学生的休闲质量偏低
到了大学阶段,大多数人都有了较为成熟的消费观念,能够根据自身家庭条件来进行消费。但是休闲娱乐质量受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受调查者坦言,由于校园限制、经济制约、休闲娱乐设施、学习压力、个人取向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休闲质量偏低。
案例三:大二女生小李表示,到了大学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发展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进入大学以后,她便开始学习钢琴,但是开支大,课时费和练琴费占到了每月生活费的百分之六十,家庭条件并佳的小李,随着开支的增加,不得不减少课时,以致最终在大二上学期选择放弃了钢琴的学习。
3、休闲自觉性差
“从1995年5月1日起实行双休日制度以来,每年我国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减少至190天,这个数据已与发达国家学生在校学习天数接近,美国为170天,英国为200天,法国为180~200天。” [2]通过访谈分析了解到,尽管大学生又了更多的课余时间,但是这些课余时间并没有被充分合理的运用,他们中有的只是处于打发时间而盲目的进行休闲活动。
案例四:大三女生小张表示,她坦陈自己迷恋上一款名为“王者荣耀”的手机游戏。半年以来,她的休闲活动几乎只有这款游戏,经常一整天在宿舍玩游戏,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让舍友带饭或者点外卖”是她半年多生活的常态。可见,有些大学生休闲自觉性还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三、大学生休闲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方面
大学生休闲意识存在因为“大学生正处在一种多元、多变、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3],极易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科学主义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大学生缺乏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懂得时间管理,过于追求享受、自我放纵,休闲被曲解。或认为休闲是浪费时间,是享乐,而不是把休闲当作是一件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一件事情来对待。
(二)客观方面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目前,劳动、工作仍然是人们挣钱谋生的唯一手段。挣钱生活是人们最直接、最普遍的生活目标。这些制约着大学生休闲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社会存在着一些浮躁现象,一些不良休闲场所和休闲管理存在漏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休闲意识。
2、教育环境的影响
许多学校培养学生的方式上有一定的问题。培养模式过于功利化,为了就业找工作而培养,不是为了学生本人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单纯围绕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就培养什么样的人,对于学生内心需求漠不关心。而且大学里的活动大多受到监督,乏味无趣。大学生们普遍认为社团和学生会的活动都是在浪费时间、浪费人力物力,不能为他们的休闲生活带来任何帮助。
3、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因素是影响大学是休闲意识的主要因素,家庭教育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观的形成。许多农村来的学生,尤其是家庭条件不好的,基本没有休闲意识,不会主动参加一些休闲活动。或受同学的影响选择不良休闲行为,如迷上网络游戏等。
四、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意识
“大量的自由时间该如何用于实现自我的发展,对于尚不成熟的大学生来说是个难题。”[4]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意识呢?
(一)社会方面
社会上首先要从政策引导、口号宣传、法律保障等方面进行对社会大众普遍休闲意识的树立与培养,在社会上形成一种风气——全民爱休闲、全民会休闲的风气。社会相关部门还应该在与休闲运动等方面相关的部门、机构或者组织,投入一定的资金支持,输入人才支持、智力支持等,充分将休闲意识深入人心。
(二)学校方面
开设休闲学系列课程,“引导大学生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的教育,通过科学的休闲促进自我理解、自我发现和自我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平衡发展,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5]
完善休闲娱乐设施,引导学生正确的休闲娱乐,而不是通过打牌、去不健康的娱乐场所来消遣娱乐。结合各学校文化特色,宣扬积极向上的娱乐方式,鼓励发展个性,与校园文化结合,创新多样化的休闲娱乐方式,鼓励学生进行社交,多认识同学、朋友,拓展人脉关系;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参加健康地休闲活动,丰富课余生活。例如,登山,领略自然风光;跑步,强身健体;阅读,感受文字的美丽;志愿服务,让青春闪光。
开设兴趣课程,如瑜伽、舞蹈、形体、音乐、阅读等等,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大学生活。同时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校外活动的机会,提供更多的保护、帮助和支持。
开展学术专题讲座、座谈会、研讨会等来丰富休闲娱乐,也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参观艺术展览或博物馆等,接受艺术熏陶,学习专业知识,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水平,同时也可以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个人
自觉关注休闲,注重自身技能和能力的提高,才能更好把握休闲的要义,也能从休闲活动中找到更大地乐趣,从而提高休闲意识。
明确生活目标。如果找不到生活目标,就会陷入休闲误区,也不会有正确的休闲意识,不会选择正确的休闲活动。例如,调查中有些学生意识到大学生活不能虚度,但是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盲目跟风,“考证热”就是人生目标不明确、不懂得闲暇管理的表现。只有当我们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休闲规划,让考证不再枯燥,不再无用,真正起到学习的目的。
合理规划休闲活动,促进休闲意识的提高。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合理运用闲暇时间,有效地规划休闲活动,有助于我们提高休闲意识,提升休闲品质。
广泛的发展兴趣爱好,摒弃不良的休闲习惯。当今社会,为了应对紧张而复杂的生活,难免产生枯燥乏味的感受。大学生应当自觉培养兴趣和爱好,注重全面发展,例如音乐、舞蹈、绘画、旅游、摄影、旅游、手工等,更需要摒弃不良习惯,合理利用时间进行合理的休闲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休闲意识的树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并不是只靠社会的引导,社会与学校、与个人的努力与坚持是分不开的,所以对于大学生的休闲意识的培养更是社会学校个人各方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杨喜添,《大学生休闲时间的管理与开发》, 青年探索,2006年第4期
[2] 馮建军、万亚军,《闲暇及闲暇教育》,教育研究,2000年第9期
[3] 王萍,任晓蛟,《基于境界论德育哲学的大学生自我修养意识培养》,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7(6)
[4] 张玲玲,《大学生的休闲教育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5] 叶湘虹、雷 敏,《论大学生科学休闲观的教育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年3月
青岛农业大学2015年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