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转型期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5663
杨劲

  摘要: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成功就业,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关键性因素,是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需要长时间的打造与培养。社会实践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克服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维度探究社会实践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优势,探讨社会实践的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社会实践;提升作用

  众所周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难是由多种原因造成,其中,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是造成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当前,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的战略部署,扎实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条重要渠道,进一步探索能够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积极有效的社会实践路径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

  当前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亟待提高。不可否认,缺乏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软肋,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相对较为薄弱,缺乏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创业能力不强是其典型的表现;二是人才培养模式亟需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层次和基本培养方式的总体设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集中体现了高等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当前,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课程体系的设计存在缺陷,导致培养的毕业生只是单纯的掌握一些理论知识,而动手能力差,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社会实践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优势

  社会实践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最佳途径[1]。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因其自身特质,对于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有着诸多优势和有益补充,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一)社会实践在微观层面上有利于完善大学生自身观念与能力结构

  当前,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还存在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与就业目标、盲目从众现象;缺乏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缺乏诸如诚信、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等,这些因素成为了当前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瓶颈。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个体理论践之于实践行为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引导毕业生及早接触社会、拓宽专业基础和能力结构,培养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有意识、有方向地培养和打造自身,从而为未来就业作充分准备。

  (二)社会实践在中观层面上有利于改革高校教育教学模式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最主要机构,其教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教育教学模式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未能充分地将就业力的培养嵌入课程设置中和融入到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事实上,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和提升,绝非某个部门的事情,也不是某门课程或某节课就能实现的,必需将其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仅仅依靠传统意义上的以思想政治专业人员为主的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会显然力不从心。社会实践作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延伸,有利于及时检测、反馈人才培养质量,弥补当前高等教育尚未完全走向市场的缺陷,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与不断提升。

  (三)社会实践在宏观层面上有利于改进政府相关政策和制度

  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出台,以及政策实施的监管力度都会间接地影响大学生就业力的发展[2]。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共同努力。大量的财政投入与资金支持,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良好的合作与交流环境都是大学生就业力培养与提升的必不可少因素。但是,当前高校在与社会的联系和与企业产学研体系的建构方面尚有欠缺,特别是校企合作、创业模拟实训等方面欠缺较多,大学生实践的平台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建立,将促使高校按照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吸纳和接受社会最新成果和最新信息,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同时将学校最新的研究成果传递到社会,形成生产力,促进社会、学校、学生共同发展,形成多方共赢的良好态势。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社会实践路径探析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破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局的重要路径。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要以社会实践为载体

  社会实践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首先,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能及时、准确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调整就业期望值,从而真正做到量力就业、量能定位,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其次,在当前大学生遭遇“就业寒流”的背景下,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过社会实践能够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激发大学生树立强烈的求知欲和创业欲,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为毕业创业全方位锻炼自己,提供了可能性和平台。

  (二)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要以社会实践为路径

  单纯的校园理论学习,容易造成大学生对社会缺乏完整、深刻的认识,形成认知的片面性和思维的局限性。社会实践能够促使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关心社会、认识社会,为其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参加社会实践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會岗位需求,根据社会需求,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迅速调整职业定位,完成由“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高校要加强引导,确保社会实践更贴近大学生就业,健全引导机制[3]。

  (三)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要以社会实践为阵地

  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际,实现“知行合一”,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思维意识等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和发展,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的人才,社会实践可以促使大学生尽早接触社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协作、竞争进取等精神和职业道德修养,锻炼其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抗压承挫力、团队协作力和吃苦耐劳的能力等,满足我国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全方位需求,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拓宽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渠道要以社会实践为平台

  一方面,通过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在促进双方良好的沟通了解的基础上,增强了企业对大学生的认同,有利于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市场。同时,大学生通过在企业和用人单位见习等社会实践活动,积累了实践经验、增加了社会阅历,为今后成功就业、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创业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竞争、创新意识,引导他们不断提高创造力、磨练意志、增长才干,经过实践磨砺,能够迅速成长为具有较强创业竞争意识和创业基础才能的创业人才,社会实践加强了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及创新能力[4],开拓了大学生的就业新渠道,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加广泛的机会。

  四、结语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高校的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5]。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岗位,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進步不断做出贡献,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不断完善和推动自身的发展,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明明.复合应用型人才视野下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构建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27期.

  [2]王建美.提高大学生就业力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第03期.

  [3]田小平,张治国.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优化对策[J].就业指导,2012第20期.

  [4]邱文芳.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调查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第01期.

  [5]余光辉,王欣,张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第05期.

  基金项目:阜阳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转型期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问题跨个案研究——以安徽省部分高校为例(2016FSZJ04)成果。

  (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