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各类高校的招生数量与规模不断壮大。同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逐渐开始与时代脱节,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采取何种措施与方式来对高校学生进行科学化、法制化、制度化管理,同时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成为当前高校学生管理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管理模式
一、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普遍现状分析
(一)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主要内容
目前我国高校各项学生管理措施的实施,主要的依据来源于国家在05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奖励、思想教育、勤工俭学、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管理、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等内容。
1.学生行为规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规范》中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出了如下要求:大学生志存高远,热爱祖国,弘扬民族精神;严于律己,诚实守信;团结友爱,明理修身;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此外,对于学生的违规违纪情况,也做出了相关规定。目前国内高校学生管理方面出现很多问题,其主要的原因是管理理念比较滞后、相关配套制度的缺失等。
2.学生奖励。对学生进行奖励,是学生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同时也能够很好的激励学生继续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对学生进行奖励,肯定了其行为、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可以达到树立榜样、鼓励先进的目的。通常对学生进行奖励,是依据学生平时的思想行为表现进行的,根据学期或者学年对学生进行考核评比。通常由学校的专门部门如学工部等组织评选。目前学生奖励方面尚存在评选程序不公开、方法不科学等问题。
3.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大学生在完成相关文化课知识的学习的基础上,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意识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包括面对挫折的不气馁;自信;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等。而当前很多高校对于学生思想教育意识淡薄,开展面狭窄。
4.勤工俭学和就业指导。勤工俭学属于就业指导中的一个范畴。高校大学生将来势必走向社会。完成学业之后面临择业、就业等问题。高校设立勤工助学岗以及开展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会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锻炼自身,提高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而当前众多高校,勤工助学岗不能满足相关学生数量的需求并且就业指导课程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意义,是造成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缺陷的突出问题。
5.社团管理、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生活。高校校园文化生活和学生社团组织的关系不可割裂。社团是校园文化丰富的载体,同时也是开展社会实践的执行体。三者相辅相成。管理好社团组织,既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亦可以使学生在社团实践中锻炼自身。而当前我国高校许多学生组织,流于形式,人员冗杂,更多的成为了高校领导、老师的“工具”,无法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
(二)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国内高校学生管理历史相对较短,在管理机制和管理体制上还存在不成熟之处。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当前经济社会条件下,这些存在的问题逐步显现。进入新的世纪以来,高校管理的各种弊端不断显现,社会各界批评之声此起彼伏,而2005年教育部新颁布的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出台,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对高校学生管理及存在的问题关注程度不断提高。结合相关报道内容不难发现,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问题涉及包括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素质、管理理念等方面。
1.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最近几年日益增多的校园公诉案件中,绝大部分是由于高校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而引发的。如一些设计考试舞弊、学生被勒令退学等案件,焦点主要集中在:勒令退学的处罚对于大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是否存在剥夺的嫌疑;处罚的程序是否违法等。从一些学生最后胜诉的案例中不难看出,程序是否违法方面通常起着关键的作用。
2.管理效率低下,手段落后
目前国内高校学生管理基本上以“人治”为主,通过辅导员对学生实行从上到下的管理,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等,都靠辅导员传达到每个学生。在众多高校不断扩招的今天,辅导员力量明显薄弱。同时,高校学生管理管理手段单一、落后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很多高校对学生的管理还停留在把学生管住方面,制定了很多严格的规章制度,试图通过严管达到管理学生的目的。
3.学生评价体系僵化
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便是明确奖惩体制。而当前很多高校所采用的学生评价体系存在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健康发展,直接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很多被高校评为“三好学生”的佼佼者,毕业进入工作单位,却逐渐暴露出缺乏拼搏精神,动手能力差的不足。而一些被学校认为是差等生的人到了社会上却成了可用之才,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之所以存在这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行高校学生管理的评价体系过于僵硬,不够科学。目前很多高校学生评价的内容过于单一,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过于注重,而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很多的高校在三好学生和奖学金评定方面尽管明文规定是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只看重学习成绩,对其他方面重视不够。
二、 新形势下构建高校学生管理新模式
针对前文所述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一以概之的需要高校管理人員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首先,应建立健全高校管理机制,以制度化进行刚性管理,此外,将学生的评价标准多元化,多方面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灵活运用各类评价体制。同时,着力培养高校教职工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的课程或讲座,不定期的举办一些知识交流会,使高校管理人员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提升自我管理水平。
在解决出现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我知识储备,提出以下三点创新之举:
(一)创建新型师生关系
治理理论要求政府和民众之间只有建立起合作的关系,才能最高效地协调双方利益,使得公共管理活动取得民众最大程度的认可。对于高校学生管理来说,重塑师生之间的关系,创建一种“你——我”型的新型关系,实现师生之间的共融和合作,是实现高校学生管理良好治理的重要前提。
传统的师生关系:“以学校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及教育管理实践的发展,其弊端逐渐显现。前者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纪律和行为规范,但是却抑制了学生的平等意识、自主意识;后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在培训学生的积累和行为规范方面比较薄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建一种“你——我”型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教师与学生处于一种相对平等的地位,对学生完全的信任,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积极的学习和生活。
(二)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差异化管理
高校内少数民族学生群体是高校学生管理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日常关怀及教育关系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民族的团结以及社会的和谐。
在实施针对高校少數民族学生群体的管理工作中,学校可通过查阅档案、个别谈心等方式加深对他们的了解,要能够清楚掌握少数民族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并做好档案资料的建立与实时更新。学校可定期召开茶话会、座谈会以及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讲座,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遇到的困难,掌握第一手信息以此便于帮助他们。要站到民族团结的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组织专业的老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帮扶工作。加强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课程教育,以此促进他们的同步发展。
(三)推进高校学生参与和学生自治
对于学校来说,对于学生参与方面,学校可以拟定一些相关的原则:首先要认同学生的一项基本权利便是参与管理,学校方面应该充分给予每个学生有平等的参与权;其次,学生的参与范围应该主要集中在跟学生利益相关的事务方面;学校方面应该保持学生参与途径的畅通,实行信息公开和校务公开,以此达到学生参与的有效性。
为了能够使得高校管理层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及时得到解决,应该建立有效的协商机制。学校可以举办经常性的协商会议,保证信息的及时反馈与传达,同时也增强学校管理层和学生双方的责任感,促进双方相互尊重。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各类高校的招生数量与规模不断壮大。同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逐渐开始与时代脱节,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采取何种措施与方式来对高校学生进行科学化、法制化、制度化管理,同时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成为当前高校学生管理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王志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与“生命关怀”.为了未来的事业[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39-46.
[2]彭玉丹,朱爱虹.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115-117.
[3]秦惠民.依法治校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特征[J].中国高等教育.2004(8): 11-13.
[5]刘一.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和谐校园[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6]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部.
该文系校级课题:“微时代”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批准号:16YCKF011),中期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江苏 盐城 22450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