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体验式教学方式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4011
周孟

  摘要: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要求较高的应用课程,体验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实践感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情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通过合理设置体验式教学过程,采用多种有效形式,可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切实促进学生就业的目的。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就业指导;应用

  1 引言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高校在就业指导课程中从引导大学生提高职业认知,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就业能力等多方面着手,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无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及细化,体验式培训以其“先行后知”的教育和学习特点凸显其优势。将体验式教学方式引入就业指导课程,增强课程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就业的目标。

  2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大局,关乎社会安定稳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务院、教育部为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做了具体的部署,高校从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落实完善创新创业优惠政策、拓宽创新创业工作平台、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等多方面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从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开拓就业岗位、引导毕业生到新兴领域就业、继续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支持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等五个方面拓宽就业渠道拓展就业市场;从加强就业信息服务为毕业生就业提供精准服务、充分发挥校园就业市场作用、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统计机制、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加强就业招聘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精准帮扶工作等多方面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服务能力。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师资队伍等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签约流程、权益保护、就业认知等展开,缺乏应对就业新形势下提升就业技能的具体方法;教学方式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照本宣科,没有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择业方向的引导、职业发展的规划、职业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师生互动较少,没有体验式实践指导环节,无法达到因材施教的教育效果。而教育部要求高校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把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行业动态和发展需求,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讲座、论坛、培训为补充,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设计大赛等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多形式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要求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毕业生的特点和需求,广泛开展个性化的咨询服务。不难看出,为适应大学生就业的新形势,亟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体验式教学来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实实在在的实践环节提高就业能力。

  3 体验式教学过程

  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需要用可靠的理论为指导,根据教学目的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及内化。一般过程主要包括有:创设情境、确定问题、活动体验、小组合作、经验分享、引导归纳、课堂评价七个教学环节。

  第一、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真实的体验。根据课程各阶段教学目的,运用多种有效的形式创设或还原教学内容所展示的真实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真实感悟。通过真实情境的引入,使就业指导课程贴近现实,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其掌握就业知识、提升就业能力,克服了教学内容偏重理论化,与学生需求存在差距,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失衡等缺点。第二、确定问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教学目的,在创设的具体情境中确定学生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有助于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有侧重点地获得真知。第三、活动体验。在学生活动体验过程中,着重组织和引导学生,及时解决存的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提高学习成效。第四、小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对体验后的感知进行交流,阐述各自观点、相互补充修正,进一步深化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最后形成小组结论并分享,在此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和现场表现力,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纠正错误的观点、澄清有歧义的问题。第五、引导归纳。对学生探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凝炼升华,让不同观点、不同感受学生达成共识,使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知、探究和反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第六、课堂评价。综合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参与程度、团队合作等各方面的信息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分析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对学生下一步学习给出方向性指导。

  4 体验式教学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分工协作,制定合作计划、活动目标,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强调沟通、合作和责任,注重培养学生沟通与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在此,自主学习是基础,根据课程学习内容的实际需求,在合作中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体的智慧,小组成员发挥集体力量,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预想的效果。

  4.1 认识就业

  在认识就业的课程内容讲解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社会调查的过程中提高职业认知,感知就业压力,根据不同专业的社会需求和人才招聘要求,确定合理的调查范围,将学生分成若干调查小组,制订方案、选择方式、确定分工、 联系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人物访谈、实地观察等某一种或多种调查形式。最后各组将调查结果形成报告,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总体形势和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状况,掌握国家、地方和学校就业政策、规定,了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实现就业的方式。

  4.2 就业准备

  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学会正确评价自我,可采用自由辩论的教学方式,设立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企业最看重的技能等相关问题的辩题,从搜集材料、阐述观点、自由辩论、点评总结等环节的设计和实施,通过辩论整个过程中的思想碰撞和问题阐述,引发学生在当前就业新形势下,深刻思考择业价值观,合理调试就业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理性确立自己的就业目标,充分做好求职前的准备工作。

  4.3 就业技巧、方法

  在就业技巧、方法教学环节中采用模拟招聘的方式,真实感知应聘流程,为增加体验的真实性,还可邀请用人单位的招聘管理部负责人到活动中进行点评,深度剖析,结合人才聘用实际要求,分析学生的表现,针对问题与学生进行沟通,进行相关业务指导和培训,让学生了解自荐的方式和技巧,掌握面试的形式、技巧和笔试的方式、技巧,学会推销自己,达到顺利就业的目的。

  4.4 就业权益保护

  就业权益保护课程内容中,教师应充分引入案例,对学生在签订就业协议、签定劳动合同、实习等过程中出现过的问题进行分析,学生展开讨论,旨在让学生了解就业协议的内容,签订就业协议书的作用,就业协议签订步骤、程序,以及就业协议解除等知识,明确签订就业协议应注意的事项,明确在就业中自身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保护自身的权益及履行的义务。

  4.5 步入职场

  为了更好地使初入职场的学生实现由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变,在步入职场内容中,可采用校友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主要针对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承担的职业角色的希望和要求、如何克服刚走上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依恋性、畏缩性、自傲性、浮躁性心理、适应工作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方法等展开研究,达到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实现成功就业的目的。

  5 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及优势分析

  体验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体验是学习的最佳形式,体验式教学能够将学生的知识、能力、运用实现的高效的转化,提高学生解决求职择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体验式教学相对于传统就业指导课程具备以下优势:

  5.1 学生积极性更高

  体验式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求职意向的学生实际特点,采用情境模拟、参与活动等方式进行,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克服了以教师为中心、只注重理论灌输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内容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缩短内化知识技能的时间,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促进学生获得不同情境中的实践感悟,从而促进其就业能力的提升。

  5.2 教师教学效果更好

  体验式教学使教师教学形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特点,及时调整授课形式,例如通过社会调查收集就业信息,采用模拟招聘完成简历制作、投递、面试等,学生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直面可能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自身需要的技能与素质,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性, 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提高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启发、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做好自身定位,提高学生解决求职择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 王北生. 教育的应用探索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宁红.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实践 [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3] 张建波.体验式教学在就业指导课中的应用探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4(6).

  [4]贾书磊.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现状调查及实施策略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D]. 郑州:河北师范大学,2012.

  安徽省201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就业指导的大学生体验式培训研究”,项目编号:201510361196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