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和经济建设的需要确认和提升了高职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对高职人才需求的紧迫性,既是高职发展的新机遇,又是对高职教育能力和质量的考验与检验。
惟有高质量才能求生存求发展,在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阶段尤其如此。因此,必须确立新型的质量观,从而在高职教育的适应性、整体性、本位化和特色化上建立21世纪质量观,充分发挥高职在经济发展中的前导作用。
关键词:高职;教育质量;前导作用
1提升高职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质量是关键
1-1经济快速发展对高职人才需求的紧迫性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和《建议》,明确了我国下一个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社会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提升了高职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对高职人才需求的紧迫性,既是高职发展的新机遇,又是对高职能力和质量的考验和检验。
1-2高职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然而,高职教育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地影响着高职教育质量。
1-2-1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基本任务的。但一些高职在人才类型和层次上定位不准,多数偏高,也有偏低。往往忽视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或不会把行业的技术要求转化为教学目标,造成需求与教育的脱节。
1-2-2课程模式缺少突破
我国教育领导部门虽然在引进国外一些典型的高职非学科课程范型如“双元制”、CBE、 MES等作了许多努力,但这些在德国、加拿大等成功的教育模式在我国很难全面实施。高职教育基本上还是学科教育的框架,仅仅在此基础上修修改改,鲜有实质性突破。
1-2-3实践仍是薄弱环节
一是实践教学的设施资源、课程设计都未能很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二是忽视劳动过程的组织和方法,使实践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受到影响。
1-2-4教学内容跟不上需求
至少有一部分教学只是在维护本门课程所在学科的系统性,教学方式单一、陈旧、落后,不能反映行业现行的主流技术,使学生感到学了无用。
1-2-5盲目设置“热门”专业
有些高职脱离行业背景,照搬照抄普通高校专业设置,导致学生找不到就业出路,行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造成供需错位。
1-3高质量才能求生存求发展确保高职应有的地位的作用
高职院校尽管在校生众多、约占高教学生总数近一半,但地位不高,作用也不强。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观念落后:社会对高职的认同度较低,鄙薄技术劳动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如政策不完善:象招生放最后一批录取,没有国家经费补贴等,如理论研究滞后,缺少符合我国实际的高职教学设计和理论等。前有普通本科高校的堵截,后有成人高校与民办院校的围追,高职要生存要发展,惟有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1-3-1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时,质量更受到关注。
我国目前正处在向大众化过渡的阶段,连续扩招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人们又普遍担心扩招后的教育质量滑坡。近两年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名校情结”越来越严重,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起薪水平急剧下滑,都说明高教尤其是高职的教育质量问题正受到全社会各方面空前的瞩目。
1-3-2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抬高对教育质量的要求
全社会关注高教尤其是高职的教育质量问题理由是非常充分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和设备的更新、科技含量提升,其对人力资源素质提出了崭新的要求,也必然对工业化时代初期形成的教育体制、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质量标准等提出挑战。这一系列的调整带来的结构性失业、人才规格错位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剧烈竞争,不仅使校长和教师重新考虑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也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受到教育、教育质量的重要性。
1-3-3与国际接轨暴露国内外教育质量的差距
在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滑的背景下,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外学成者即“海归”,却占据了越来越多的重要工作岗位。去除实际上已经日渐淡薄的“崇洋迷外”,实质上是反映了市场和社会对发达国家教育质量的认可,也是对我国和发达国家教育质量还存在差距的事实承认。
2确立新型质量观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前提
2-1 21世纪高职教育的质量概念
短缺经济时代的产品质量概念是“合格”,但当市场变成供过于求后,合格产品并不一定都能成为商品。21世纪的价值期望是本质上完美、经济上买得起,功能则由使用者来决定,质量的概念是“用户满意”。
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如果20世纪教育的质量主要是指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则21世纪主要考核高职教育提供的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否则将形成对社会的“无效供给”。
2-2建立21世纪高职教育新型质量观
大众化阶段的高职教育质量不能用精英教育阶段质量标准来衡量,高职教育的质量也不简单等同于教学质量,而是涉及高职教育所有的主要职能和活动,具有多样性和全面性。因此,高职教育新型质量观必须基于以下这些观念:
2-2-1高职教育的适应性
高职教育的社会价值就在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如果不能适应社会化生产需要,其价值就可能得不到行业的承认。高职应该而且必须从本系统的实际需求中找到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促进专业课程的更新发展。
2-2-2高职教育的整体性
高职教育的质量既表现在教育的结果即学生素质,又表现在教育活动过程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只有这些因素各自具有质量并且相互配置合理有效,才能保证高职教育的整体质量。
2-2-3高职教育的本位化
高职教育的质量不能用普通高教的学术取向与标准来规范和评价,而要突出以培养能力、即学生就业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的特征,树立能力本位的质量观。
2-2-4高职教育的特色化
特色就是创新。有特色,才有质量,才有水平,才有生命力。高职的教育既要有本行业的优势,并发挥得淋漓尽致;又要在教育体制、运行机制、课程改革、专业建设、教材编写等方面探索出具有行业特色的新路。
2-2-5高职教育的国际化
高职不但要与时俱进,还要有意识地参与国际性的合作和竞争。有条件的可以采取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种“试验田”,办“根据地”,从而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全球就业能力”,逐步得到多数国家用人单位的认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国际教育接轨,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3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全面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要全面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必须基于高职的特点。特点之一是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不是淘汰教育,要让每个学生学有所成。特点之二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职生源的文化基础薄弱更加明显。特点之三是社会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在不断提高。只有清醒认识这些特点,才能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现阶段,应有以下四项。
3-1培养目标
社会已有的共识是培养经济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的是:工业时代产业大军技术和素质要求是以中等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但当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后,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企业的“高级蓝领工人”,成为信息社会的产业大军。这是高职的培养目标,这一认识将成为课程改革的基础。
3-2专业课程
高职教育必须认真研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区域和行业经济发展特点,提出我国本工化、地方化、行业化的非学科课程范型决定的课程模式。
3-3科目课程
科目课程现状是思路模糊、方向不明。或者畸高,偏向理论科研;或者畸低,还在抄用旧中专的课程。科目课程改革应该是 “学以致用:紧贴需求办教育,适应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以能力为主线,理论够用,实训加强。” 为设计原则,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概念”的程序编写教材。
技术掌握必须通过训练,实训不同于实验,不一定依附于理论课程,这就意味着实训本身要构成课程,编写实训教材是具有创新性的高职教育课程开发任务。
3-4产学研三结合
产学研三结合教学可以看作实施高职教育的必然规律,高职毕业生的质量如何,很重要的是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程度。因此,必须实质性地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真正按用人单位的要求培养学生,实现两者的互动双赢。
3-5 综合职业素质教育
现代职业活动中,非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已大于专业的作用,这显示了综合职业素质教育和的重要性。然而,在现实中人们习惯性地认为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就是面对一种职业,学一门专业,掌握一种技术并使之娴熟,毕业后做一名合格的“职业人”。这个误区会导致毕业生只有专门技术,人文素养可能低下以及职业素质没有物化到学生的人格中。
高职教育更应注重教育“传授、养成”功能的特性,不仅开好德育、人文课程,更要在专业教学、职业实践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团结协作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因此,对高职教育而言,综合职业素质教育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其一,包含在课程设计之中,确定知能目标和职业素质教育目标;其二,渗透于专业课程中,使学生既会“做事”又能“做人”;其三,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其四,建设良好氛围的校园环境,给学生以熏陶和教化,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
[参考文献]
[1] 王孙禹,袁本涛。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的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9,(8).
[2] 李志宏等。优化结构 注重质量 推动高职教育再上新台阶[J]。中国高等教育,2011,(21).
[3]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 (日)竹内洋,德冈秀雄。教育现象的社会学[M]。东京:世界思想社,1996.
(作者单位:上海城管学院,上海 200432)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