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4629
邹瑞?オ?

  摘要:本文在明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现状,提出了几点行之有效的语文能力策略,为语文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语文能力;应用型本科;培养策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教育力量,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起到了积极地作用。面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 应用型本科人才

  本科应用型人才是知识、能力及素质相互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知识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在能力结构方面包括操作能力、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应以成熟的技术和规范为基础,在具有某种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用能力的同时,具有构建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二次开发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在素质方面,应具有很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非专业素养。

  (二)语文能力

  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即话语和文章。语文最大的特点就在于集基础工具、思想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因此,对于“语文能力”我们就可以界定为一个人正确的理解和综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它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最能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工具性的、对汉语的读、听、说、写能力;第二层面是对建立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之上、蕴涵于文章中美的因素的感悟的审美能力和基于形象思维、创造思维的创造能力;第三层面是基于对美的因素和文化的理解和追求而产生的人文精神。

  二、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

  (一) 转变观念,加强对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视。

  要让相关教育部门领导、高校领导、老师意识到,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开设有关语文方面的课程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这门课程自身特性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应用型本科高校有关语文方面的课程不仅仅只是在弥补中学语文知识与能力的不足,更是在中学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提升,是高级语文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中有关语文方面的课程的开设更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不只需要“术业有专攻”的专门型人才,更需要既懂自然科学知识又懂社会科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就意味着人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必须发生转变。由于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综合性特点,其本身就是各种知识、能力等的复合体,当然语文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就成为必然,语文学科和专业学科的合流,也成为当今世界知识发展的趋势。

  (二) 加强语言文化类课程建设

  首先,课程设建设要以以能力体系为依托。应用型本科教育是能力教育,只有先正确分析不同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建设。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多种能力和品质的综合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综合的能力体系。语文能力不仅在教育能力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对于学生的从业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将语文能力培养纳入能力教育不容置疑。

  其次,课程建设要协调整合。按照目前的教学情况看,绝大多数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呈现出线型模式。专业课一条线,专业基础课一条线,基础课一条线,三条线为平行状态,互不相干,基础课教师不知道专业基础课教什么,专业课教师也不知道基础课教授的内容与专业课有什么关系,语文课的教学意义为许多人所忽视就是造成职校生语文能力薄弱的重要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大力开展课程设置模块化的改革与实践,解决语文教学和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问题。

  最后,公共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大力开设语言文化类课程。以《大学语文》为公共基础主干课程,带动其他有关课程。将《大学语文》和《应用写作》列为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课时数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而定,但分别不应少于80和40学时;其余各年级则可选修一些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原理》、《文艺美学》、《唐诗宋词欣赏》、《普通话与口才》等课程,其中最好将《演讲与口才》作为必选课,只有这样,才能有主有辅,形成辐射状态,多层次、多方位的产生影响,从制度上的保证学生说、读、写、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得到提高:也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形成和发展专业能力。

  (三) 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结合

  因为语文能力培养的目标是使学生拥有较强的基础语文能力和职业语文能力,从而适应求职、就业以及今后的生活对其语文能力的需求,所以,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时间上具有终身性,在空间上则具有开放性。由此,在教学中就有一个如何让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接轨的问题,学生在小课堂里学的东西最终要在大课堂里接受检验。要真正做到语文能力培养从课堂向社会延伸,就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引起重视。

  第一,要不断从鲜活的世界中汲取教学的素材。任课教师应该关注与教学相关的各种社会信息,注意从鲜活的世界中汲取教学素材,对教材给予补充。任课教师必须有这样的意识,随时收集整理各种相关信息,及时用于教学,让学生获得最新的知识,让社会的需求和变化立刻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第二,增加社会实践训练在整个能力训练安排中的比重。过去的语文,教与学全部在课堂内完成,学生学得怎样,在他们步入社会之前似乎无从检验。当今激烈的求职和就业竞争逼着要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提前到他们步入社会之前,也就是说,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尽可能地让他们到社会中施展所学的技能,尽早地加以改进和提高。

  教育论坛

  手机依赖影响下的高职学院学风建设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3(9).

  [2] 语文能力结构研究[J].教育研究,1995(11).

  [3] 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语文能力与专业能力培养的思考[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4).

  (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 广东 东莞 51051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