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能够培养学生们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造福社会。然而,教师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却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将“人性化”的教育理念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中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本文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性化”教育进行深入的探究,为我国高校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性化”教育;学生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思想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的自我教育。因此,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使学生能够进行自我规范。在高校进行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学生的本性出发,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支持学生,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在开展工作时需要深度的贯彻人性化的教学理念,使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何为“人性化”教育
人性是指人的基本属性,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特有性质。因此,所有的人都有自身特有的规定性,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活动实践中之间生成并发展出来的基本特性。人性化则是人们的实践向合乎人性要求的性质或状态的转变,也就是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遵循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前提下,使人性得到全面的展现。在高校进行政治思想工作教育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尽量满足每一位同学的心理需求,对学生进行任性的关怀与照顾,从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最大限度实现人格的全面发展。
2.传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性化”教育缺失问题
2.1教育內容不够完善
我国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多以学校的政治必修课为主要场所,其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其内容的空泛使学生很难真正的融入课堂,从而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价值。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不全面性,忽视了教育精髓的展现,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
2.2教育目标相对笼统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利用科学的视角来对待问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这种教育目标相对笼统,没有一个固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衡量,进而无法对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准确的评估。学生们的特点不同,在进行学习时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归咎于学校没有进行一个准确的目标定位。总方向的发展不能够取代具体的教育目标,这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中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
2.3教育模式单一、滞后
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集体授课方式,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教学方法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根据课本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与传授,以说教为核心。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当前的心理发展,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4教育主体不明确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限制使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学生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是中国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没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理论内容,这种单项的知识传播不能够发挥教育的真正作用。
3.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性化”教育开展策略
3.1要为学生的发展、完善、提高创造条件,提供服务
高校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树立服务意识、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大德育观、有的放矢的开展教学工作。高校学生已经基本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对事物现象有着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教育时,不应该只把他们当作受教育者,而应该让其进行教学参与,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例如,教师可以制定教学内容,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模拟教学,教师可以在旁边予以辅导;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尊重学生的意见、照顾学生的想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尽可能的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和谐的物理环境;教师需要树立平等意识,加强与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使学生们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2要构建人性化的德育机制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学生们知识,还需要使学生们的个性得以施展并且培养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不再是传统对学生们的制约与控制活动,而是要尊重学生们的人性、唤醒人性,使学生们能够通过教育进行自我的教育与规范。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在教学上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在行为上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由于学生人数过多,教师需要理解学生们的个性差异,使每一名学生都够获得帮助与指导,最大可能的实现所有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3.3推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人性化要求转变观念,努力把教育者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主行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教育活动,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并克服自身的弱点和存在的不足,有助于大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增强创新意识,促进大学生成材,是人性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
3.4要营造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人文环境的营造是“人性化”教育实施的必要条件,因此,高校需要为学生们提供一定的支持,建立有效的载体,开展广阔的平台。人文校园的建立需要依托校园的环境建设,无论是校园的规划还是景观环境都要呈现和谐关系。例如,学校可以建立校史陈列室,带领学生参观,感受文化底蕴;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们的业余生活,从活动中获得自信感;加强志愿者有关的活动,学生们既能够丰富社会经验,也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士,从而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融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基础,营造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而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服务。
4.结语
人性化的教育是当今界教育发展的趋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也就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精神,同时,人性化也是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必然要求。面对21世纪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不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贯彻人性化的教育原则,而且必须在实践活动中努力思考实现这一目标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娄进举,闫荣双.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学生工作前行——人文视阈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1:54-56.
[2]刘晓,于丽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性化”教育分析[J].今日中国论坛,2013,19:206-207.
[3]石蕊.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性化”教育浅析[J].才智,2015,35:169.
[4]陈晨子,吴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性化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3,20:43-44.
(作者单位:长沙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