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4966
张金梅

  摘 要:影响课堂沉默的因素很多,主要源自三个方面:学生因素、外部环境、教师因素。本研究仅从教师的角度分析中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保持沉默的原因,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课堂沉默;中学生;教师因素;英语

  崔景贵(2003)认为“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与情境的交互作用, 以主动地建构意义。[1]”然而,中学课堂上普遍缺少互动,出现课堂沉默现象。[2]刘向前(2005)定义课堂沉默为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 他在关于课堂沉默的一项研究中提出了两种表现形式: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积极沉默主要表现在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并思考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消化课堂知识,积极思考问题;消极沉默表现在学生对老师所提问题沉默不语,不积极或拒绝参与课堂讨论等,不利于学生学习英语。本文主要从教师角度讨论学生课堂上的消极沉默(以下统一称为课堂沉默)的三个原因,并且就如何消除课堂沉默现象给出了三点建议,以期望对中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一、 中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主要原因分析

  1. 教师角色定位不正确

  由于高考压力的影响,大部分教师认为中学课堂任务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中学教师将自己定位为知识的传播者,他们希望自己尽可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尽可能地接收所传递的知识。因此,课堂上很多教师希望保持知识拥有者的权威性,不太愿意学生质疑自己。虽然有些教师名义上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实际上对学生质疑多持否定的态度。他们更偏向于学生听自己的讲解,然后在必要的时候与老师“互动”。这种名不副实的鼓励很容易让学生丧失交流的意愿。长此以往,课堂氛围变得严肃压抑,学生便很难“燃起”互动的兴趣,从而出现沉默的现象。

  2. 教师课堂提问存在问题

  笔者以为,当前课堂提问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1)教师课堂提问内容。有些学生之所以不参加课堂讨论或回答问题,可能是因为自己对某个问题或者话题不熟悉。当学生不能回答出问题,可能会觉得丢面子或伤自尊,因而他们会选择沉默。反之如果问题内容的过于简单,学生不能够体会回答问题的成就感,逐渐失去回答问题的兴趣; 2)教師对学生的应答反馈。“语言学习的独特性还在于与学习其他课程相比,学习者更易于受到批评和负面的评价,因为在语言课堂上犯错的机会更多。[3]”教师的负面的反馈会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3. 课堂活动缺少互动性

  教学活动可以用来促进师生、生生互动。然而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活动形式单一且互动性较差,主要表现为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记录以及教师问学生答,这种被动单一的教学活动很难引起学生的参与欲望。

  二、相应的解决对策

  1. 教师正确定位课堂的角色

  现代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因此,中学英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权威者的身份,而应该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对话和互动。[4]张庆宗(2013)认为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改变知识灌输者的身份,从而扮演咨询者、指导者、促进者等,在教学活动中采取民主的参与方式,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与学习动机。

  2. 教师优化课堂提问

  [5]赵敏霞(2003)认为有效课堂提问是教师通过利用课堂提问来促进学生发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它的三个特点之一:有效课堂教学提问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形式。中学英语教师在设置讨论问题的时候最好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以便于学生参与讨论活动;中学英语教师在评论学生的答案的时候,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答案内容,而忽略发音、句法错误等,教师过度地纠正其语言错误的行为会伤害学生的自尊,以至于学生逐渐逃避回答问题。

  3. 教师设计互动性强的课堂活动

  中学英语教师先要改变学生课堂沉默现象,就应该改变学生被动消极地听讲的局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如设计一些供学生讨论与交流问题,但过于简单的问题也不适合让学生来讨论,如记忆类的问题。因此,问题应该具有启发学生思考的功能和讨论的价值。

  三、结语

  导致课堂沉默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教师因素还有诸如文化原因、学生因素、课堂氛围等。但笔者以为,中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对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影响更为明显,教师的角色定位式、课堂提问以及课堂活动的安排都很容易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因此中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课堂角色,优化课堂提问和设计互动性强的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逐渐缓解课堂沉默现象。

  [参考文献]

  [1]崔景贵. 建构主义教育观述评 [J] . 当代教育科学, 2003(1).

  [2]刘向前.论课堂沉默 [D]. 曲阜师范大学, 2005.

  [3]王健,张静.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解析与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08(1).

  [4]张庆宗.外语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5]赵敏霞. 对教师有效课堂教学提问的思考[J] . 现代教育论丛,2003(3).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