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5270
翁映红

  

  摘 要:中学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1]。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同时又与人类现实环境密切联系,把环境教育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正是体现数学源于客观实际而又服务于实际生活的特征。如何把两者有效结合起来,下面作者从紧扣新课标三维目标要求,挖掘教材中的环保素材,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及第二课堂探究活动和环保教具、学具的制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教育;渗透

  环境保护(简称环保)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动种行的总称。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环境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力迅猛发展所产生的问题,人类对生存环境恶化的担扰导致了环境教育的应运而生,其原始的动机还是来自于人类对自身生命的关爱和珍惜,而中学数学作为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学科,“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师可结合学科特点,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出发,挖掘生活中的环保问题,并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把生活经验数学化、环保知识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通过数学课堂、数学实践活动、数学第二课堂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深刻体会生活中的环保知识,增强环保的意识。

  1 紧扣新课标要求,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素材,培养学生的环保情操

  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数学老师可以结合制定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感目标,丰富环保知识,提高社会调查、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因题制宜,就题导势”,立足课堂,延伸课外,渗透环保教育。比如进行应用题教学时的环保问题:

  例1.若每月用水量不超过最低限量的a m3时,只付基本费8元和每户每月的定额损耗费c元;若用水量超过a m3时,除了付同上的基本费和损耗费外,超过部分每m3付b元的超额费。已知每户每月的定額损耗费c不超过5元。

  该市一家庭今年一月份二月份和三月份的用水量和支付费用如下表所示:

  根据上面的表格中的数据,求a、b、c。

  这道应用题的背景是社会关注的水资源问题,建立水费y关于用水量x的分段函数,问题就能顺利解决,通过这道应用题教师可以及时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地节约用水,用水时一水龙头不要开得过大,用后要关好水龙头,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并适当进行环保知识延伸,提到尽管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淡水资源,然而庞大的13亿人口使得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位列全世界倒数第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220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供水不足的问题正在加剧。这些问题都与环境教育的联系很密切,在教学时很自然地就把环境教育内容渗透了进去。

  又如在统计知识的教学中:

  例2.为估计一次性木质筷子的用量,1999年从某县共600家高、中、低档饭店抽取10家作样本,这些饭店每天消耗的一次性筷子盒数分别为:

  0.6 3.7 2.2 1.5 2.81.7 1.2 2.1 3.2 1.0

  (1)通过对样本的计算,估计该县1999年消耗了多少盒一次性筷子(每年按350个营业日计算);

  (2)2001年又对该县一次性木质筷子的用量以同样的方式作了抽样调查,调查的结果是10个样本饭店,每个饭店平均每天使用一次性筷子2.42盒.求该县2000年、2001年这两年一次性木质筷子用量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2001年该县饭店数、全年营业天数均与1999年相同);

  (3)在(2)的条件下,若生产一套学生桌椅需木材0.07m3,求该县2001年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木材可以生产多少套学生桌椅。计算中需用的有关数据为:每盒筷子100双,每双筷子的质量为5g,所用木材的密度为0.5×103kg/m3;

  这道应用题的背景是社会关注的森林资源问题,教师可以及时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地抵制使用一次性筷子,养成保护绿化,植树造林的好习惯,并适当进行知识延伸,图片展示。

  2 数学探究实践应用中,深化环保教育

  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是体现在实践应用中,环境教育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更体现在寓环保教育于数学探究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切合实际的活动也是让学生开展环保活动的有效手段之一,老师可以抓住教育教学的掣机,恰当地组织一些活动,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活动设计一:教学完函数知识之后,可让学生课后分析学校、家里每个月的用水量X和所需水费Y,并归纳为函数模型,在全班进行交流,使每名学生甚至每个家庭都投入到保护水资源的行列中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而且让每名学生都参与“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活动设计二:请你统计你所在学校旁边的快餐店一年使用一次性筷子所消耗的木材量,利用统计知识去做,简要地用文字表述出来,并从中了解一次性筷子对环境的破坏。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还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搜集资料,整理实际调查。有关数据资料,制成统计图,并根据所绘制的图表说出有关问题,分析有关问题。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境教育。

  3 制作环保教具、学具,为数学教育服务

  数学老师可以身作则,精心制作环保教具,应用于课堂教学,使环保教育更直观体现在数学课堂,为数学教学而服务, 比如进行高中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教学时,老师可利用“废旧木板一块,红线一条,废弃朔料盒一个,废旧拉链一个,螺丝若干”,制作“多功能几何教学演示器”,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收集到的包装盒、饮料瓶等生活中无毒的废旧物品制作成“环保教(学)具”,倡导低碳生活理念,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和环保的理念。

  在环境保护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的21世纪,作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不断更新教育理论,增强环境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非常有效的。就让老师们先从自身做起,引领我们的学生自觉参与。结合数学课的特点,在完成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教学的同时,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渗透必要可行的环境教育,使每个学生知道“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地球 ,我们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她,”为培养有良好环保意识的社会公民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学数学 CN 42-1167/O1。

  (作者单位:梅县外国语学校,广东 梅州 51401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