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生连着民心,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民生问题的解决。本文探析了胡锦涛民生思想的现实依据和两个大的贡献,即一个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一个是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民生思想;现实依据;行动指南;理想追求
胡锦涛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立足于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国情,在领导中华民族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和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吸取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继承和发展了前三代领导集体的民生思想,在保障和解决民生问题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一、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是胡锦涛民生思想的现实依据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的:“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成绩可喜,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阶段,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影响民生保障和解决的矛盾问题:首先,不发展和发展中、发展后引发的矛盾问题同时存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总结为:在我国现阶段,“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我们保障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根基。其次,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问题凸显。当前,我国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各领域都存在一些不同程度問题,部分群众生活没有根本性好转。这些问题直接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处理不好,会影响到社会安定有序,甚至会使党的执政根基受到动摇。再次,思想文化领域和党建中的矛盾问题尖锐。当前,在思想文化领域,还存在一些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现象。在党建领域,一些干部领导工作作风不正,工作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衣食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突出。由此引发矛盾和冲突的风险加大,不及时解决,会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和形象。最后,腐败问题频繁发生。当前,个别领域消极腐败现象频频发生,激起民愤,如任其发展,或反腐工作长期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都会严重影响国家的安定和长治久安。
以上这些困难和问题,实质上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前人民群众对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领域的期望,是一些亟待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解决民生问题的行动指南
以胡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在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通过“继续推动科学发展”来“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为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障解决民生找到了新的出路,提供了全新范式。
1.科学发展观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根本价值取向——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价值取向。胡总书记曾经指出:“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要着力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兴办人民群众希望办的实事好事,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过程,……成为不断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过程,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保障和解决民生问题本身就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和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处处闪烁着重视人、爱护人、关心人和解决人的问题的思想。
2.科学发展观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根本途径——科学发展
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科学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一论述,一方面强调了保障和关注民生在人及人类社会的解放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明确指出了民生的保障和实现的根本途径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实质上就是发展,离开发展,人类的生存发展、“创造历史”都无从谈起。
新世纪,应当如何发展才能真正解决好民生呢?以胡锦涛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要求把其全方位贯彻落实到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握好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全力以赴搞建设、谋发展,使得社会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和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不断实现,打牢“物质生产”这个前提,把解决民生问题落到实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3.科学发展观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最终落脚点是人,而现实人的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全面发展等理念正是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理念要求。科学发展观正是本着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自由发展来进行的,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讲“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发展的全面性;同时,“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实现发展的协调性;还要“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而由此可见,全面协调可持续不仅仅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要求。
4.科学发展观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发展中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这本身就是在解决民生问题,如果我们能在发展中切实做到这几个统筹,就能有效化解许多矛盾,减少民生问题的产生。因此,统筹兼顾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保障和解决民生的根本方法。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理想追求
在实现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才能最大限度保障和解决好民生问题呢?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建设理想,为解决新形势下的民生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方向。
首先,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构建的是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根据这个总要求,从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擴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等九个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党的十七大将这九个方面的目标任务从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医疗、社会管理体系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解决途径。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十七大的思想,将其进一步概括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由此可以看出,我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教育、就业等民生问题来进行,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来关注解决。可以这样说,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工作和重要内容。
其次,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胡锦涛总书记也充分认识到当前诸多民生问题实质上都是由于群众切身利益受损、不均衡导致的。因此,解决民生问题应该在社会建设中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的均衡上下功夫,最终才能带来社会和谐。他指出: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社会建设紧密相联,必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由此可见,党中央都相当关注群众切身利益,把推进群众切身利益向和谐方向发展,实现民生“五有”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来奋斗。把解决民生问题提到推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全面部署,明确了只有不断解决好群众的利益问题,才能使民生问题得以解决,也才能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展,最终从根本上改善社会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1-3).
[2]胡锦涛.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到新水平[J].求实,2009(1).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邬旭东,施光跃.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历史与现实考察[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
[6]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毛泽东思想基本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