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礼乐教化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治理理念,礼,最早源于原始社会人们的风俗习惯。自周公始,“以礼正俗”、以乐“化民成俗”; 儒家承前启后,将礼的内涵发扬光大,礼因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呈现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同朝代的统治者都对礼进行了有利于其统治的解释和宣传,然后礼的外延和形式虽然可以根绝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礼是对社会各阶层的约束、“上严下宽”、义务与权利相对应等这些内涵。积极发掘具有当代特色的礼文化,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礼的内涵;礼的异化;礼乐结合;礼法并用
何为礼?礼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礼文化产生于何时?礼的起源和礼的本质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礼是什么?根據章权才先生所著《礼的起源与本质》一文的归纳:1、礼的范围是很广的,包括“冠、婚、丧、祭、射、乡、朝、聘”八大项目;2、礼起源于原始社会,起源自原始人类的风俗习惯;3、进入奴隶社会,礼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1]。礼最早从祭祀仪式发展而来,逐渐形成包括各种仪式、社会政治制度及规范等多方面内容。李安宅在其《<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一文中认为原始社会中“礼的起源,自于人情”[2]。随着社会的变迁,进入奴隶社会后,社会分工更加细化,族群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不同族群之间的信仰或崇拜,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必然遭到破坏,而逐步合流。在一国之内,必然有占据强势的一套礼的规范和标准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
一、礼的发展过程
礼是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而不断衍化的。进入有国家的历史阶段,礼被以国家的名义进行推广。夏朝有夏礼,商朝有商礼。
(一)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为相,他从实用主义出发,认为“仓廪实而之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提出富民是进行政治统治与进行礼乐教化的前提,进而提出“礼、义、廉、耻”乃“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3]。管子认为国家是推进“礼乐教化”的主体,这和后来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为“仁”、“礼”主要靠自觉修为得到是大不同的。管仲认为“礼”需要靠法律来保障实施,否则礼将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人之心悍,故为之法,法出于礼”[4]、“所谓仁义礼乐者,皆出于法”[5],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春秋末期的孔子,在承继前人智慧特别是继承《周礼》的基础上,创造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改变“礼崩乐坏”的现状;他认为君臣之间应该:“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6];他认为统治者应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7]进行国家治理;他主张所有的人都应该自觉学礼、知礼、用礼;认为人“不学礼,无以立”[8];并认为人们应该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9]的道德自律。子曰:“上好礼,则民易
使”[10]。有一些学者认为孔子要维护的是“周礼”[11]。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在此之前,已有夏礼、殷礼。但由于文献不足,孔子虽能言之,却不能“征之”。而“周礼”因离孔子所处年代近且比夏、商之“礼”更完善。所以,孔子从周礼中汲取内容较多,但不能因此说孔子就是要恢复周礼。我们今天讲传承、借鉴、吸收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不能说我们借鉴那个时代的内容多一些,就说我们是要恢复到那个时代。我们从孔子的话语当中,能够看出:“礼”对社会各阶层都具有约束,且居高位者,受到的约束越严。君相较于臣,官员相较于百姓,父母相较于子女,应先承担义务,然后才能享受权利。所以,武王伐纣,孔子并不认为作为商朝的附属国——周武王伐纣是犯上作乱,因为纣王无道,没有履行君王之职责。
(三)战国时期的孟子,身处乱世,理论重心主要放在“仁政”思想观点上。他在理论上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社稷(国家)次之”[12],但是在实践上,孟子主张国君要行仁政。这可看出孟子想要改变战乱现状,促使社会恢复到和平的应然状态和实然现状之间的矛盾心理。孟子的突出贡献是在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基础上,进一步对国家、社会、家庭秩序关系进行了发挥。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不过,孟子却没有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保障“五伦”秩序在实践运行中得到贯彻。孟子还是延续孔子“自律”、“自我修为”的观点,主张上位者要加强自身修养。但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孟子虽然提出“仁、义、礼、智”这“四德”,但是孟子将“礼”排在“仁、义”之后,放在第三位。这可看出孟子对“礼”的积极作用并不是很看重。当时社会处于战乱状况,礼无法得到有效贯彻。这也说明孟子的不迂腐,不执著,认为统治者行仁义,安定社会之后,才能进行“礼乐教化”。
(四)荀子对礼的主要贡献在于从“性恶论”的角度切入。他认为,礼不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品质。荀子认为人是需要教育的,人的品质是受大环境影响的。谈到礼的起源,荀子在《荀子·礼论》篇中这样阐述:“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13]。这说明了礼是约束和平衡人的各种欲望的。在该篇后续文字中,荀子把礼的目的归纳为“养”和“别”。养者,养人之欲,给人以求,也即调节和满足人们的欲望需求;而“别”,则是“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14]。这里可以看出荀子讲礼看做是调节人们欲望平衡的一种手段;同时,认为“礼”应该与个体所处身份地位相对应。
(五)从汉朝开始,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生,为汉武帝掌握皇权提供理论基础,打着儒家学说的旗号,行“君权神授”之目的。他们虽然提出“仁义礼智信”——“五常”,在原“四德”的基础上增加了“信”,成为“五常”。但是,相较于强势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来说,“五常”是附属的内容,根本不能使互动关系的双方义务和权利达到相匹配的社会效果。这实际上对孔孟等儒家之“礼”的内涵是一种根本的篡解和否定。以董仲舒为代表这帮儒生片面强调上位者的权利和下位者的义务,义务和权利不对等。“礼”完全沦为统治者压制、剥削被统治者的精神枷锁。
礼总是不断完善和向前发展的。正所谓:“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15]。我们今天对礼内涵的挖掘和创新,都应该是在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内涵之上的创新。中华优秀传统的礼文化,是我们今天传承和创新之“源”;礼的内涵,则是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根据自身所处的社会位置而承担的职责义务、规范准则,从而形成一个和合理和谐、充满活力的社会文化氛围。
后世朝代对礼的继承、发扬,莫不是根据当朝当代的社会现实进行适度合理发挥。今天,我们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某种角度来讲,是要建立起国家、社会、个人三者之间的“礼序”,以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二、什么是我们今天需要的礼
(一)礼对整个社会应该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伦理的逻辑中,社会秩序要得到维护和保障,必须上严下宽。如此才能符合伦理逻辑和管理学逻辑;上行下效,才能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和规则。这是一个基本的管理学道理。“……是天子之事守也.故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16]。“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故政不正则君位危”[17]。古人认为君王应该成为臣民行礼的榜样和楷模。君王行天道,行仁义,敬天爱民,礼贤下士,是君王应遵守之礼。我们可以看出,礼对社会各阶层具有普遍的约束性;礼对位居社会高位者比下位者严格;礼是义务与权力的有机统一。只有本身履行了本身应尽之义务,才能获得与其身份地位相称之权利。
梁启超认为:礼是人类一切行为的规范。有人所以成人之礼,若冠礼是;有人与人相接之礼,若士相见礼是;有人对于宗族家族之礼,若昏礼丧礼是;有宗族与宗族间相接之礼,若乡射饮酒诸礼是;有国与国相接之礼,若朝聘燕享诸礼是;有人与神与天相接之礼,则祭礼是。故曰:“礼所以承天道以冶人情也。”[18]
梁启超认为礼对人与人之间、家族之间、族群之间、国与国之间、“天道”与人之间具有普遍约束和调节作用。礼对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具有相互制约性。也就是说,上下关系之间,平级之间,皆有各自所遵守之礼。譬如国君与大臣:“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父子之间“父慈子孝”、夫妻之间“相亲相爱”。在生活中,礼的实现过程是“施礼”与“还礼”两个环节组成的。比如说师生之礼,上课时,老师进课堂,学生起立喊“老师好”;老师向学生鞠躬回应“请坐下”——这便是师生课堂之礼。如一方未按照本分进行回应,便是失礼。
(二)礼具有层次性。,礼对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的约束,是不同的。所谓“名位不同,礼亦异数”[19]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比如说,鲁季氏以卿行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孔子认为鲁季氏非礼,认为鲁季氏“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因为,八佾舞是天子的礼,卿大夫只许使用四佾,因此,作为卿大夫的鲁季氏,僭越无礼。孔子所谓“礼不下庶人者,以庶人遽其事而不能充礼,故不责之以备礼也”[20]也说的是各社会阶层根据自身社会地位、能力承担的义务是不一样的,只要与身份相称,尽心尽力就是符合礼的内在要求的。同理,在家族中,父子、夫妇、兄弟之礼,各不相同。“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21],也说明了礼是有层次性的。游桂注“庶人不庙祭,则宗庙之礼所不及也;庶人徒行,则车乘之礼所不及也;庶人见君子不为容,则朝廷之礼所不及也。不下者,谓其不下及也”,说明了礼对社会各阶层的层次性特征,特别是“上严下宽”的特征。
虽然儒家认为,“礼达而分定”[22],但是儒家认为各个阶层应该“克己复礼”,通过道德的提升晋升到更高的社会层次。这说明各阶层都有自己对应的职责义务,越往高层,遵守礼的要求越严格,而儒家没有否定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儒家主张社会各个阶层需要尊礼、守礼。居高位者,更应该严以律己,带头成为表率。
三、积极发挥礼的积极作用
(一)充分发挥优秀礼文化引领当代经济社会生活的积极作用
古为今用,是我们学习礼文化的最现实意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有效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我们应该认识到礼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不能机械僵化地学礼、传礼;而应该学以致用,挖掘礼的内涵,与时俱进地创新礼的表达形式,使之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让礼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
(二)我们要赋予礼文化新的时代化内涵和表现方式
正所谓:“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23]。礼调节社会各阶层秩序,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諧稳定。我们应该在遵守礼的这一内涵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和呈现方式。礼的真正价值是指超越历史时空的当代价值。比如“义务和权利相统一”原则,并且义务在权利之先。礼约束社会各阶层,居高位者受到更加严格之约束……我们应该根据农耕社会和当代社会不同特点,在继承礼的核心内涵的基础之上,适时恰当地创新,以符合并引领当代社会实际。我们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规律,赋予其时代内涵。具体地来说:
首先,在政治领域,党章和法律体系中明确的各级官吏应该遵守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等都可以视为党员干部应遵守之“礼”。各级官员要一级做给一级看,党员、官员做给社会看,形成上行下效的示范作用。
其次,在社会领域,我们要制定和引导各行各业的人们遵守各行业之“礼”,包括职业伦理职业道德和职业法律的科学统一。在农村地区,我们要充分发挥“乡规民约”调节邻里之间的交往和事务处理过重的积极作用。
最后,在家庭生活中,我们要加强父母、夫妻、兄弟、子女等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秩序重建;在今天这样一个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社会生活中,重建“父子有亲、夫妻相爱、兄友弟恭”的和谐家庭秩序,引导家庭人员之间安守本分,成员之间相亲相爱的现代化和谐家庭。全社会是否能形成一个各阶层和谐共处且有序流通的状态,关键在于各项规则能得到切实贯彻,即知行要合一,重在实施。
我们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简化礼的承载形式。我们要保持礼的内涵,使形式符合内涵,更好承载内涵,形式与内容结合而相得益彰,从而符合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礼的实施需要符合现代社会生活实际且能在实际的基础祈祷引领作用,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比如说,儒家要求人们在父母去世之后需守孝27个月[24],实际操作一般是三年之期。这在现代社会会跟现实生活产生很多冲突。我们当代对孝顺的内涵更重在厚养薄葬。葬礼或者祭祀形式的简化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孝顺长辈这一内涵。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根据当代的经济社会生活,挖掘礼文化的时代内涵,以礼引导人们的行为规范,从而推进美丽中国、美好生活建设。
[参考文献]
[1]章权才:《礼的起源和本质》,《学术月刊》,1963年8期.
[2]李安宅:《<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30日.
[3]管仲:《管子·牧民》,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年3月1日.
[4]管仲:《管子·枢言》,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年3月1日.
[5]管仲:《管子·任法》,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年3月1日.
[6]孔子:《论语·八佾》,中华书局,2006年12月1日.
[7]孔子:《论语·为政》,中华书局,2006年12月1日.
[8]孔子:《论语·尧曰》,中华书局,2006年12月1日.
[9]孔子:《论语·颜渊》,中华书局,2006年12月1日.
[10]孔子:《论语·述而》,中华书局,2006年12月1日.
[11]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
[12]孟子:《孟子·尽心章句下》,中华书局,万丽华,蓝旭译注,2013年4月4日.
[13]荀子:《荀子·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林宏星编,2011年2月1日.
[14]荀子:《荀子·富国》,复旦大学出版社,林宏星编,2011年2月1日.
[15]孔子:《论语·为政》,中华书局,2006年12月1日.
[16]朱华杰:《礼记·礼运篇》,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1日.
[17]朱华杰:《礼记·礼运篇》,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1日.
[18]梁啟超:《志三代宗教礼学》,中华书局,1936年.
[19]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八年》,刘利译注,中华书局,2007年7月7日.
[20](魏)王肃:《孔子家语·五刑解》,王利彬译注,重庆出版社,2013年11月1日.
[21]朱华杰:《礼记·曲礼上》,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1日.
[22]朱华杰:《礼记·礼运篇》,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1日.
[23]朱华杰:《礼记·仲尼燕居》,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1日.
[24]朱华杰:《论语·阳货》,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1日.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