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1166
尹强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必将义无反顾地担负起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神圣使命,努力打造充满思维活力的历史课堂。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思维能力;培养提高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而思维能力是诸多能力的核心,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因此,启发思维并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把握教材,重视导言和结论,把握重点难点知识

  新编教材的序言或导言 , 一般都把章节的时代背景、重点内容,历史发展的大体进程和结果,主要规律提示出来。教师指导学生预习和阅读,深刻领会和把握。教材的结尾,一般都有小结,如“太平天国的失败”,对太平天国的性质,失败原因,历史功勋作了概括而扼要的总结。教师应帮助学生就以上几个问题联系前面所学知识,一一仔细领会其结论:如分析失败原因应首先指出其根本原因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革命斗争的目的地不明确,大多是为了生活,希望提高自己的现状,革命成功之后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就不去奋斗,随之而来是滋生了贪图享受、腐化堕落,农民阶级革命不彻底。这种所谓新的生产关系也不可能代替原来的封建生产关系,这就决定了农民起义不可能最终胜利。农民自身的缺点自私,第二步引导学生分析它的性质,这次农民起义是几千年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让学生回忆对比,认识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比过去的农民起义口号有哪些发展提高。第三,启发学生总结学过此章后应吸取总结哪些经验教训?得到了哪些启示?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概括教材的结论部分要前后联系,首尾照应,条分缕析,才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 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历史人物还是历史事件,都具有多重性、复杂性。在历史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培养学生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比如,在讲述隋朝大运河时,我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让学生分析大运河与隋朝灭亡的关系。我首先引入两首诗,一首是胡曾的《汴河》“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重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一首是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从这两首诗,学生分析出,胡曾认为隋朝灭亡是由于大运河的开凿,显然夸大了开运河对隋亡的影响,皮日休既肯定开运河的功绩,也指出巡游江都的腐败,比较全面,比较中肯。从而引导学生从更深的层次去分析评价。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是多元化,我认为,评价一个人物,首先要确定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其次要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第三,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第四,要依据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或活动对其做出应有的评价。对历史人物,不仅要一分为二,还要有一个总结论,亦即对历史人物做出定性判断。

  三、尊重主体

  杜勃罗留波夫(俄国民主主义者)曾这样批评教师越俎代庖的行为:“教师如果把科学的材料嚼得这样细,使学生无须咀嚼,只要把教师所讲的吞下去就行了。这样,从学生中可能培养出懂知识的猿猴,而绝不是能独立思考的人。”因此,要真正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多给学生一点思维的主动权,给学生创设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的机会。教师更不能在教学中有意压制学生的独立思考,不讲教学民主,那样就从根本上剥奪了学生独立思维的权利。相反地,只有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思维活动的真正主人。

  四、适时适度

  培养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开启学生的思维。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此只有当学生出现“愤、悱”状态,即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意、达其辞”的最佳时机,对此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好。此外,启发思维的难度要适中、量度要适宜,要恰到好处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五、因材施教

  教师培养思维能力,应注意每个学生(或每类学生)的差异性,因为他们的个性特征、知识结构、思维类型等各不相同,必须因人而导(因类而异)。另外,还应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师应循其“序”而引导。

  六、反馈强化

  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时,教师要注意接受学生发出的反馈信息,并及时地作出相应的控制调节。这就要求都在课堂上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和发问,及时准确地捕获反馈信息。对于学生的回答和发问,教师应及时作出评价,以强化学生思维操作,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教师恰到好处的表扬或赞许,会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积极强化;教师恰如其分的批评或否定,会使学生及时改正思维过程中的错误。

  七、纵横联系

  为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打开思路,学会全面地观察问题,抓住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问题,进而把握其本质,教学中需注意纵横联系。这有两种办法,一是以一国历史为线索、以时间为纲的纵向联系。二是以问题为线索,将同类问题或同一时间不同国家间相类似的问题进行比较的横向联系。纵横联系,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训练了其思维的广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