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让学生发展成为其最好的自己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1191
张健婷 胡春润

  摘要:李卫东老师是天津市南开区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是李老师对语文教育进行思考和实践的一个成果。主张对学生进行言语生活教育,发展言语、滋养心灵、感受文化。注重实践、感悟、内化的有机统一。看完李卫东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我将把不同层面的评价一堂好课的角度进行整合,主要是从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增长点、教学策略、教学风格、教学艺术、教学情怀、教学反思等维度来谈李老师认为的一堂课该具备的素质与条件。

  关键词:言语生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兴趣;教学策略;教学风格;教学艺术;情怀;教学反思

  李卫东老师是天津市南开区特级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育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观念。他认为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是以言立人的教育,他认为教育的功能应是发展语言,滋养心灵,感受文化,让学生发展成为其最好的自己、最独特、最具个性的自己。下面,首先来谈谈李老师的语文教育观以及在其特有的教育理念中展现一堂优质课该具备哪些素质和条件。

  李老师所提倡的感悟式教学就是以学生为本,以生活为源,以内化为宗,以引导感悟为教学活动特征的一种小学语文教学理论和操作体系。语文教育是一种言语生活,但不是生活的复制品,是联系生活,传递人类生活经验,服务生活,关乎儿童健康成长的生活。

  言语生活教育,说到底是“人”的教育,其宗旨是成言立人。那么语文教育就不单单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成言,就是发展学生的言语生活水平;立人即是在言语生活教育的过程中为人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精神的底子”,让每个学生都发展并完善其长处、闪光点,从而成为独特、完满的个体。语文能够承载的东西是丰富多彩的,人类精神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都可以在语文中直接或者间接的呈现。那么文学的价值最终指向是“人”,通过慰藉心灵、陶冶情操、扩展精神空间,实现人的精神世界的整体提升,从而学生也就能够发展成为其最好的自己。“最好的”很难界定,难以量化,但至少是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能获得应有的、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那么这个应有的发展具体就需要落实到每一堂课上,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上。这既是学生个人的信念与理想,也是老师需要用毕生精力去经营的事业。限于学生们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差异性,我们不要化整为零,而是应该让每一个学生能在其原有的水平、层次上获得进步。教师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时,需要灵活应对,多在课堂上使用积极性评价语。

  李卫东老师认为,具体到语文课的评价标准,就看有没有促进学生在言语生活水平上的发展,在这里是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发展。具体到某一课教学的评价标准,就要看这篇课文的教学应让学生获得的发展,比如,应学习哪些知识,训练哪些技能,体验哪些情感,这是课程和教材的整体安排。教师可以改进,但要知道改进的是什么,改进的价值,以及能否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明确每位学生个体最终是要成为其最好、最满意的独特个体,因此,面对具体学生群体的一堂语文课,需要根据具体学情去确定评价标准。许多课看上去精彩,但学生毫不费力地完成学习活动,一堂课上发展无多,这不算是优质课堂。相反,有的课并不精彩,因为学生基础差、水平低,很多问题解决不了,但老师引导学生做艰苦的努力,学生可以完成学习任务,尽管达到的程度比那些看上去精彩的课上的学生要差一些,但学生进步的幅度大很多,这也算是好课,至少学生实现发展了他自身,成为最好的自己。

  于漪、刘远主编的《李卫东讲语文》包涵了李卫东老师的语文教育理念和课堂实录。李卫东老师认为判断一堂好课是否能称之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我将其总结为以下几个维度,尽管不同的选文在教学中会有不同,但总体上是不能脱离以下环节、标尺。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明确”

  教学目标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结果的预估,即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应产生怎样的变化。然而,教学效果有时会与这种预估不同,这不仅包括目标达成与否,还包括课堂活动中自然生成的未计入目标的若干教学效果,教学活动是生命的、生活的、生成的。教学目标的设计在于引导教学活动,实际的教学活动往往比目标规定的层面更丰富,教学目标的确定不能盲目,随意,更不能凭教师一时的心血来潮,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建立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深入分析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进行。

  李老师在讲解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分析了该篇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该课文所处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确定了该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如下\+①:

  1.认识3个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伽利略、信奉、违背、固执、比萨城、胆大妄为”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伽利略经过质疑和试验发现真理并用公开试验揭示真理的過程,感受伽利略独立的人格、科学的精神和宏大的境界。

  4.感受课文言语通过严谨的逻辑和准确选用词语表达深刻内涵的特点,学习课文通过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以及通过社会背景的介绍烘托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师对教材的钻研越是深入,确定的教学内容就越明确,那么学生的学习也就越明确,教学效果也会越有保障。李卫东老师也给我们提供了确定教学目标的基本策略:把握学段目标是基础,把握单元目标是窍门,准确把握课文和课后练习等内容是关键,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是保障。他给予了我们大致的考量方向。教学目标的具体化、细致化才具备可操作性,才能落实。这几乎成为评价一堂课是否是优质课的关键。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好课要有语文味儿”

  “味”的基本词义是舌头尝东西、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引申为情趣、体味。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言到:“味,滋味也。”那么在这里,也是指味道,滋味。用作动词即是品尝、玩味、味览。有了味道,才会令我们去品尝、品评。看了李老师的语文课堂实录,觉得他的课也是“语文味儿”十足。

  李卫东老师认为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发展言语、滋养心灵、感受文化。发展言语就是提升学生的言语生活水平,引导学生把字写好,把话说好,把书读好,把文作好,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还有字词句篇的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在课堂上的深入文本,积极思考以此来滋养心灵奠定了基础。滋养心灵就是让学生发展思维、丰富情感、扩展视野、完善人格、提升精神生活的境界。在这里,滋养心灵不是一种空洞的说教,而是让学生用心灵和作品中的一个个生命对话、交流,体验他们的生命状态,也提升自己生命的境界。这也是学生实现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必由之路。

  感受文化就是让学生感受中华名族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名族优秀文化,引导学生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一个个汉字的背后不仅仅是字理,更是先民的智慧,是一种文化的内涵。那么学生接触到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由汉字组成和塑造的,间接上也是在受文字的熏陶与感染。通过李卫东老师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我们更能真切的体会到他所坚持的“语文味”究竟是怎样的。

  他在讲解苏教版教科书第6册第4课的《微笑着承受一切》这一文时,教学过程分为5个环节:

  1.初读课文,理清条理,了解内容;

  李老师很注重学生的读,有教师范读,有学生自读,在读中把握文章思想。

  2.质疑问难,了解阅读需求,为细读课文做铺垫;

  李老师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并将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之后李老师会针对学生的提问给予评价,多为鼓励性和积极性评价语,有的以一种委婉含蓄的方式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比如有学生围绕主人公桑兰提问:“为什么桑兰每天治疗时总是忍着剧痛配合医生,还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呢?”、“桑兰为什么如此坚强”老师给予的评价是:问得好。有的同学的问题是关于桑兰怎样坚强,而这位同学的问题是桑兰为什么如此坚强。多好!老师非常佩服你们,因为你们的预习质量很高,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水平。由此可见,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真正深入到了文本,提出的问题也是有关文本最核心的、值得讨论的问题。

  3.细读课文,引发感悟

  围绕文本和问题,师生互动生成,对话交流很充分,遵循语文课姓“语”的特点,李老师充分挖掘了课文的语文因素,从课文中人、事(“意象”)到文章表达的布局、谋篇,重点词语句段的理解(“言语”)李老师分析得很到位。这也是他言语生活教育的重要主张。

  李老师对该篇课文的定位不只是揣摩词语,还注重段落与篇章,自一开始就从每一个段落入手,而后把全篇串起来:桑兰是个优秀的体操运动员——她在一次比赛中意外受伤——她是怎样微笑着承受一切的。这就把课文的顺序,一个完整的篇章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但这还不够,针对文中有的句子中的词语,老师会仔细地看“每天上午和下午,医生都要给桑兰进行两个小时的康复治疗”,也就是说一天要进行4个小时的治疗。若非认真去研究,很容易被忽略,但李老师引导学生将其挖掘出来。因为4个小时而非2个小时的治疗意味着桑兰需要忍受更长时间的剧痛来配合医生,那么,桑兰的形象就更加深入人心。李老师不是让学生接受“桑兰坚强”这样一个结论,其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桑兰怎样坚强”。

  4.深读课文,引发思考

  在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后,李老师又引导学生思考桑兰为什么如此坚强。(也即是什么支撑她坚强地面对这一切)老师启发学生,让学生在读中品,在读中思,在读中感。必要时老师出示补充资料,提示学生。文中桑兰这样说道:“我对自己有信心,我永远不会放弃希望。”老师让学生以感同身受 的语气读这句话,学生便能入情动情,这便是语文的味道,文学教育,就是学生用全副身心去体验言语作品中的生命状态,用感官接触,用心灵碰撞,渐悟,顿悟,妙悟,让心灵自由驰骋,让智慧自由地生发。

  5.引导生活实践,扩展学习空间

  老师出示并朗读课外资料《桑兰:火热的青春因为坚强而燃烧》,又出示一组照片(桑兰的微笑感动世人,现在的桑兰已成为独挡一面的体育评述员及节目主持人)借助现代网络通信媒介,让有条件的学生将自己想说的话发到桑兰姐姐的博客上去。学完课文就让学生进行有感而发的作文训练,想必经过课堂上教师的点拨和启发、升华,学生心中已充盈着情思,这时的训练可谓恰到好处。而李老师抓住了这一时机,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提升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讲授教学内容的同时又在运用一些教学方法,语文课堂上生机勃勃的有声语言的贯穿,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口语交流,包括讲读法、讨论法、演示法、训练和实践法、勾画圈点法的运用,在字里行间品味汉语言的魅力,体味真情实感的流露,课文是常读常新的,因此才称之为“味道”。因此,语文教学不能被简化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这种语文教学的非生活化实际上是语文的异化,是非语文化。根据上面所呈现的,李老师克服了非语文化的现象,使语文呈现出了语文味。

  三、教学增长点——兴趣是通向热爱的阶梯

  众所周知,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是广大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孜孜以求的。在课上做实验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唤起学生对该课堂的注意力。李卫东老师在讲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采用的导入设计便是做实验。老师说:这里有两个玩具球,一大一小。我们用它们来代表10磅重的铁球和1磅重的铁球。这两个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来,结果会怎样?(老师做两个玩具球同时下落的实验,两个球同时落在讲桌桌面上)

  (老师板书课题,指导学生朗读课题)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生很容易受教室周围环境的影响,自控力较弱,不能有效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那么教师的引导,特别是开始的导入对一堂课的听课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师不得不精心设计导入,李卫东老师具体分析不同篇目,采用不同的导入,除了做实验外,也常用图片、视频巧妙地做导入;李老师在教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1课《普罗米修斯》时出示图片:巨人——普罗米修斯手拿火种,正从天上跑向人间,并让学生说出他的名字。在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6课的《梅花魂》时,也出示了雪中梅花的图片,导入虽然在整个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比例不大,甚至在一堂课45分钟的教学中仅占有3分钟左右,但是它属于整个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也为学生发展成为其最好的自己创设了“氛围”和前提条件。

  教育论坛

  让学生发展成为其最好的自己

  四、教学策略——引导实践、指导练习、引发感悟

  教学策略不同于以上所言及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心理学中我们学习了先行组织者策略、建构主义的自主学习策略以及协作式教学策略等,在这里的教学策略具体是指阅读教学策略。李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基本上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阅读教学策略。

  李老师的感悟式教学把“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作为课堂阅读教学的基本教学策略,可以分解为引导实践、指导练习、引发感悟。引导实践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应有目标要求、有内容选择、有过程安排、有品质保障的言语生活。\+②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获得言语的发展。那么这就要保质还要保量,在高品质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生要读多少书,书面表达要达到多少字数,都应该有明确要求,要设置底线。李老师在講解《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就首先引导学生学习字词(犁、裸露、咆哮等),品味句子(“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向了何处”),理解句段关系(理解第三与第四自然段中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学习品味咀嚼语言的技能和方法,感受故事展现的情景,领悟课文说明的道理。

  指导练习策略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有目的、有要求、有效果的语文练习。这种练习还包括作为言语能力层面的字词句篇知识的掌握,不仅仅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在阅读教学中便是引导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升语文能力。练习可有多种方式:写作练习、课堂表演练习、续写结尾练习。如李老师在讲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七颗钻石》这一课时,在学生概括完课文内容后,就引导学生创编结尾并让学生读自己写的情节。

  然而,指导练习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语文教学中还包括更丰富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言语,涵咏情境,多元理解等,都会让语文教学过程丰富多彩。

  感悟就是心灵对外部世界的发现以及发现过程中的创造,“感”是感受,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又是“目击事物,便以心击之”。“悟”是领悟,是在感受基础上的进一步领会,即使处于同一情境,由于每一个人的心态、经历不同,感悟也迥然各异。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让学生用全部心智去感受语文学习的过程。注重感悟的关键是使学生的言语实践成为他们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领悟课文言语的意思,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在感悟中学习语文知识、技能和方法。

  李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和时间赛跑》这一文时,就是带动学生品读每一自然段,包括对重点句子含义的理解(理解第4段中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理解第8段中提到的和时间赛跑的4种方法;理解失败后的收获和成功的含义)以及在读中感悟作者所要抒发的心情。在读中感受昨天消逝、童年消逝、一生消逝的意思。与此同时,也在作者的带动下加深对时间流逝、事物消逝的 感受,教师的手是无形而又有形的,学生是主体,消解了教师的显在作用,教师如同黑暗中的灯塔,牵引着学生朝向自己,但航游的过程是自由自在的,感悟使得学生在言语实践中用眼睛去凝望,用耳朵去倾听,用心灵去体验,用情感去触摸,用全副身心去探求言语的意味,使得语文学习由抽象走向形象,由一元走向多元,由片面走向整体,由表面走向深入,由封闭走向开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上三者是融合在一起,有机结合,实践练习感悟,实现了新课标所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五、教学风格——语文教育过程的整体性、体验性、创造性

  何谓“风格”,最早是特指人的作风,风度,品格等。一般是指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点。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中认为“风格”是指文章的范式格局。后来“风格”一词的含义逐步演化,是一个作家的相对稳定的个性气质的显现。那么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与理论探索中都可以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在这里我称之为“教学风格”。

  语文教育是人的言语生活教育,意味着语文教育过程具有整体性、体验性、创造性的特点。

  1. 整体性——语文教育是生命整体参与和发展的过程

  李老师认为,在学生的言语生活教育中,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活动是整体生命的参与,学生获得的发展也必然是整体的、全人的发展,学生在生活着,意味着学生作为人在整体地生活;学生在发展着,意味着学生作为人在整体地发展。\+③比如,一节课或者一个环节中,只训练学生某项言语技能,或只教给学生某种思维方法,只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这样孤立片面的教学是生硬呆板的套用,在初高中的应试教育环境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再比如,引导学生习字时,只让学生用思维参与临习以熟记笔画和字形,引导学生读课文时只是用口念出一个个字音,这些机械的训练方式是李老师及其反对的,还好在现实中不具有太大的操作性。

  学生在言语生活教育的过程中,知、情、意、行是相统一的,学生的情感、智慧、个性、道德品质等,既是整体参与学习又是共同获得发展。课堂互动环节,既有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倾听,更有学生的思考,智慧的启迪与迸发。学习过程中学生注意力的集中,需要运用元认知策略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看了李老师的《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从导入开始到最后的板书设计都是匠心独运 ,采用了读、思、问、议的教学方法,个别地方还通过设置情境进入对外祖父深刻情感的体会与揣摩,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五官,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训练不再是枯燥无味,而是多姿多彩的。

  2体验性——用生命体验生命

  文学教育,就是学生用全副身心去体验言语作品中的生命状态,用感官接触、用心灵碰撞,渐悟、顿悟、妙悟,让心灵自由驰骋,让情感自由生发。语文中的字词句篇和读写听说在言语生活中都不是抽象的静态的知识和要求,而是一种动态变化的,随学生主观意识参与的程度而呈现不同面貌。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教学就是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受到这些情感的感染,此外,在引导学生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亲历体味。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语文教学就是要设置一个具体可感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去品读、去感悟、去体会,从而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文学作品本身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人类精神的最高境界——真善美,都可以在语文课堂中直接或者间接的呈现。朱自清的《背影》,父子深情是多么动人;老舍笔下的猫,调皮伶俐令人怜爱;冯骥才的《珍珠鸟》,内涵丰富给人启迪;李白的《蜀道难》,想象绮丽,动人心魄……教材中众多言语作品的情境中,学生体验到的是人生的幸福和苦难、欢喜和惆怅、绝望和梦想、奋进和退缩、欲求和无奈,这些都是人生的色彩,都是人的气息。在课堂教学中,理性分析和讲解是必要地,但是用生命体验生命的过程却是语文教育本身的价值,这也是语文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

  李老师在讲解人教版4年级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时,有课前读、课中读、讲解后读,还有重点句子反复读。在读中体会情感、感受这种血脉亲情。学生用自己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碰撞,从而滋养心灵感受文化。在教梁晓声的《母亲》时,李老师采用了“四读一写”的方式\+④:初读全文,理出脉络;再读全文,入境体情;三读全文,品味母爱;再读细节,回顾全文和品读生活,记述母爱。在第二遍的读中,没有提问、讲解、思考、讨论,有的只是读中想象、读中感受。像走电影一样,去感受发生在眼前的每一个情景、每一个瞬间。三读全文,来品味文章中的慈母情,这是蕴含在母亲的动作、身影、眼神和话语里的,普普通通,却感人至深。

  3创造性——语文教育是言语与精神同创共生的过程

  语文教育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言语学习不是将课文中的规范言语直接吸收变为学生自己的言语,而是学生在优秀言语的影响下生成自己言语的创造过程。学习一个词语,阅读一篇文章,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精神探险的历程,实践着,感悟著,发现着,创造着。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同样如此。中学教材中选择的课文都是作家的代表作,正是由于解读者的阅历、经历、体验、知识结构的不同,才形成了个性化的解读,即使同一读者在不同时期面对同一篇文本,也会有不同亦或是新颖的见解,这也许就是经典称之为经典的缘由了,也是经典拥有的无穷魅力所在。李老师上的每一篇课文最后都有适当的扩展与升华,或是表演剧本的有声艺术,或是锻炼习作的无声思想。

  语文教育中有标准答案,但更多的是多样化、个性化的理解,语文本来就是发展学生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课程,我们尊重甚至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但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下老师的创造性努力也会遭到遏制。希望我们素质教育的步伐能够更快些。

  此外,文本中的价值观,也并不等于要让学生接受的价值观。文本只是材料,正如陶行知所言“拿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教材是老师灵活运用的一个抓手,其目的是引起师、生、文的交流,让学生通过思考来判断文本的价值观自己是否认同,老师不灌输价值观,因为学生会自己独立判断,会自我建构意义。老师可以影响学生,但不可以命令、设计、安排学生的精神世界。记得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栏目有一期的话题是“该不该把诸葛亮拉下神坛”,其实,人们完全不必担心中学生读了《出师表》就会有愚忠的思想,因为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会思考会判断。

  六、教学艺术——从课内到课外的拓展与延伸

  在教学环节中注重结合教学需要及学生实际适时补充阅读材料,在这里我称之为教学艺术的体现 ,这也是老师开阔性视野及胸怀的体现。李老师能够结合具体的作家作品适度地补充完整的阅读资料,使得学生能对某种情感有更加透彻深入的理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丰富了学生的体验。

  比如在讲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梁晓声的《慈母情深》时,导入环节作者就补充了梁晓声的小说《母亲》的开头部分,使学生进入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中,为整课教学营造了一个浓郁的情感氛围。课文中删去了作者“找母亲”及描写母亲工作环境的一段文字;李老师从作者小说《母亲》中找回了这一段落并补充到课堂教学中,因为这一段文字能使学生体会母亲工作的艰难及工作环境的恶劣,也强化了学生对母亲的爱与深情。让学生朗读课文时发现,文本情感内敛,并不适合大声诵读,而学生想通过朗诵表达对母爱的颂扬,因而,老师又从课文以外有关作者写的《母亲》中找到这两段文字,让学生朗读。这是老师敬业和责任心的体现,更是一种奉献高尚的教学情怀的体现。德国作家荷尔德林说过“诗意地栖居”,教师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也是在为自己的生活寻找一处静谧的依恋之乡。这样的教学艺术的运用,不仅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也促进了老师心灵的飞越。

  人教版5年级上册选了一篇外国作品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备课过程中发现该课文言语存在问题(如文中词语“腼腆又得意洋洋”是相互矛盾的,文中写道:“我看到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扔回原处”的动作过于情绪化,显得冷酷无情,不符合父亲十分理性的性格,令人不可理解,也与该文所要揭示的主题——父母的批评和赞扬都是对你的爱不太相称),李老师于是找到该文原文——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写的《我的绝妙坏诗》,用原文来取代改文进行教学,改文与原文在主题上存在较大差异,原文更能引发思考,西方教育文化是以社会为核心展开思维,而中国教育文化则是以家庭为核心展开思维。改文是通过这一件事来告诉读者,父母的批评与赞扬都是对你的爱,仅仅是爱却并没有为之计深远的视野。原文是爱说真美的母亲和爱说很糟的父亲都教会了我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肯定和否定,真真落实了几千年前所言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家庭固然是精神的港湾,也应该是社会的试验场。让儿女提前适应社会,面对不同群体的评价。通过原文我们就看到了这是西方家庭教育的特点,也是巴德父亲的教育智慧,巴德父亲在看待儿子的作品时,是同看待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任何作品一样,巴德从父亲口中得到的评价就等同于在社会上得到的评价。用此种方式将家庭和社会打通,透露的是对孩子将来独立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这也是父爱,但却是更博大、更智慧的爱。

  此外,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课《草虫的村落》这一文的最后,李老师给学生们推荐了课外读物,是关于作者郭峰的散文《空中鸟语》和《郭峰散文选》,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教师开阔性视野和渊博学识的体现。以上拓展,老师也是综合考量了学生已有的认知接受水平和具体学情,五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中年级的学生,他们能够把视野放得更开阔、更远一些,客观上也就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素质。

  要教给学生一碗水,就需要老师有一桶水,所以老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及在备课上花的心思将直接影响一堂课的质量和效益。一位老师能够延伸扩展到课外,也说明了老师无私敬业的奉献精神。及对学生真挚高尚的爱,这是一种教学艺术,更是一种生命姿态,是教师的教育信念的体现,以及老师所信仰的一堂课究竟能带给学生多大的精神感悟。显然热爱教育,关爱学生的李老师已经做到了这一点,这也给其他老师一些启发,学会灵活运用和处理教材,不一味遵从教材,不局限于现有文本、读本,学会质疑反思教材,更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来教学。

  七、教学情怀——从情感渗透到心灵陶冶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高尚的审美情趣,帮助他们意识到客观世界、精神世界处处存在美,学习、工作、生活处处需要美,要时时注意把实用目标、科学规律和审美要求结合起来,提高学习、工作、生活的质量。人文情怀应是学生和教师都需要具备的人文素养,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前提,也是新课程标准对老师和学生的基本要求。“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⑤语文教师给学生展开的生命画卷应是宽广的。语文教师能够怀着一颗诗心,把语文教学当做是一门艺术来追求,在一贯的教学方式与教学风格中展现特有的教学情怀。何谓“情怀”?即拥有一种高尚的心境,在这里是指胸怀、文学情致。那么教学情怀不只是教师在教学中展现的人文素养,文学旨趣和诗意信念,也可以是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中展现内在的涵养,这种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教育将沉淀在学生的眼中,心中,甚至生命中。当然,心灵的陶冶非一朝一夕之功,也非能以說教的方式灌输给学生,却是以身教的方式一点一滴去影响学生。语文教师的品格就在于“人”与“文”的融合,“人”是人性,人的情味,“文”是文化,那么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充满浪漫气质的人,有着理想主义者的浪漫情怀,对文学有着敏锐的感觉,对人生有着独特的感悟。老师的人文涵养将极大地影响老师对课文的解读和对学生的引领。

  李老师在讲解人教版5年级上册第6课的《梅花魂》时,引导学生从整体——部分——整体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学习课文中表达的外祖父对祖国的爱与深情依恋。每一篇选文的学习,每一次课堂中师生文的对话,对学生来说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有的选文带给学生的是智慧的启迪,如林清玄先生的《和时间赛跑》、季羡林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有的选文带给学生的是灵魂的震撼如《微笑着承受一切》;还有的培养学生创造性和想象力如《七颗钻石》、《画杨桃》、《想象作文—毕加索的画》等等。如何把文本的情感深度挖掘,不停留在表象,是老师诗意、诗心的体现。作为语文教师,只有运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才能唤起学生个性的思维。教师要善于“以情传情”,利用情感因素,使文中情、教师情、学生情,“三情合一”以达到情感共鸣的佳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的确,诗意是语文的特色,也是学生通往完善自我的良好途径,李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⑥

  八、教学反思——“教学相长”的进步与成长

  纵观李老师所有的课堂教学实录,我们都会发现后面附有教后感言,不同的课文感言内容不同,但是大都概括了课堂实施中比较好的经验并总结出来,也揭示了仍然存在的问题,这称得上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实质上也是教师对自己课堂的回顾与总结评价,看自己的课堂实施是否真正的落实了自己提倡的教学理念。每堂课,老师的着眼点不同,有的从句子、段落到篇章的品读与思考;有的关注课文的表达方式;有的从故事情节发展着手;还有的从文本主旨探源的角度。总体上而言,李老师的反思探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反思学习内容是否得到充分的展示,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补充,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对话与合作是否充分。认识到:只有深入解读教材,才能确定好教学内容。

  2反思学习过程是否适用于所有学生,是否还有学生不适应,怎样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何鼓励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提问、主动答疑。

  3反思自己对知识的准备和课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特别是在导入新课时,要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⑦

  学生可以对课堂进行评价,教师更需要时时反思,反思是为了进步,不同类型选文,李老师进行了尝试与创新,不拘泥于现有教学策略与方法,依托的学生为本的人文观,最主要的就是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中心,用心思为每一位学生打造适合自己的课堂发展平台。

  以上是我总结的关于李卫东老师认为的一堂好课该具备怎样的素质与条件,李老师以他的视角给我们指出了评价一堂好课的思维指向。围绕教学的视点,并非是在一堂课中都需要体现以上教学的特色,只要具备了其中之一,使得学生获得了发展,那么这一堂课也算是成功的。学生是个性化、多样化的个体,“最好的”难以量化,在认真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考虑文本的基础上灵活选用其中的几个方面,亦或是体现其中几个方面都是为了实现学生最好的发展。限于知识和能力水平有限,总结为以上,仅供参考。

  [注释]

  ①于漪 刘远.《李卫东讲语文》P69[M]语文出版社 2011.(06).

  ②于漪 刘远.《李卫东讲语文》P51[M]语文出版社 2011,(6).

  ③于漪 刘远.《李卫东讲语文》P26 [M]语文出版社 2011,(6).

  ④于漪 刘远.《李卫东讲语文》P165 [M]语文出版社 2011,(6).

  ⑤冰心. 《春水》[M]商务印书馆,1923.

  ⑥于漪 刘远.《董一菲讲语文》P67[M]语文出版社,2013.

  ⑦漪 刘远.《董一菲讲语文》P 163[M]语文出版社,2013.

  [参考文献]

  [1]于漪 刘远.《董一菲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 ,2013.

  [2]于漪 刘远. 《李卫东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11(6).

  [3]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4]李卫东.《语文教育随笔选录》[J]小学语文教学,2010(6).

  [5]李卫东.《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新探”》[J].中学语文教学,2010(18).

  [6]蒋勇.体验 感悟式阅读式教学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06(07).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