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虚拟财产是网络运营过程中形成的新型财产形式,其合同的成立与传统的合同区别甚大,因此期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有着新的形式和内容,因此,虚拟财产往往会依照其排他性和支配性归为物权研究范畴,但是虚拟财产在具有物权性质的同时也带有债权属性,厘清虚拟财产债权属性需从债权的构成入手,对虚拟财产做系统的分析,明晰虚拟财产的属性对于虚拟财产的保护和虚拟项目开发的保护。
关键词:虚拟财产;债权构成;债权属性
虚拟财产是随着网络发展而新兴的一种财产方式,虽然对于其是具有物权属性还是具有债权属性在学术界颇受争议,但是即使是将虚拟财产物权范畴也不能否认其债权属性,实际上虚拟财产是具有双重属性的,但是从网络玩家和电商服务的关系角度,其是具有较为明显的债权特征的,这从虚拟财产与债权构成之间的切合度可以证成。具体而言就是虚拟财产无论在其合同性质还是权利义务规范的特定性上来看均具有明显的债权特征,而其特殊的时效特点又与债权的时效性相一致,这些都充分证明了虚拟财产债的特征。
一、虚拟财产特殊合同的属性决定了其债权的属性
虚拟财产合同的产生相较于传统合同有所不同,其合同的缔结是注册之时,并且即时生效,注册后虚拟财产便产生,而其产生不已是否有真正的虚拟物为基础,而是从其账号注册起,此账号便是注册者的虚拟财产,受到法律保护。因此注册之后的注册人便有权要求服务商对账号的信息进行保护,不予泄露等,这种要求实际上是基于网络数据的使用而产生的,数据使用是消耗费用的,只不过这种费用的消耗是隐性的,或隐于其他合同之中的,但是使用人和提供人依此形成的合同关系与债权中的其他合同关系是一致的。
虚拟财产实际上是一种服务性合同,因为虚拟产品的服务是由电商来提供的,使用者出于精力、时间上的付出而产生的,这种服务无法由玩家自己提供给自己,而是所有的操作均由电商来完成。例如获得一张宝贝卡,只有电商加到其游戏人物上才能使玩家获得虚拟人物的技能提升。玩家是无法独立完成的。因此这种服务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债权关系。“一方面代表玩家已经为取得某项游戏服务支付了相应的对价,另一方面也代表服务商将提供虚拟物品所指向的服务。所以将某个虚拟财产独立来看,它对玩家确实只是纯粹的权利而不含有义务,是一个纯粹的财产。但我们知道,这只是一种错觉,玩家在某个虚拟财产关系中的对价已经先行履行了。并且当玩家进入游戏后,服务商就开始计时收费,那些看似没有负担的虚拟财产其实一直在被概括地收取费用,即使在玩家只使用其中的一小部分的情况下。”
①由此可见,虚拟财产的对价性和相对性一直存续在服务法律关系中,仅从这一点来看,虚拟财产完全符合债权的特征。
二、虚拟财产具有债权的特定性
在虛拟财产合同过程中,权利人也是义务人,对于电商而言其需要履行的是信息录入权和虚拟物品管理权,其所拥有的义务即是玩家信息的保护义务和支付服务的义务;而玩家的权利是得到对价支付的服务和信息的保护,而义务是遵守服务规则或付相应的费用。这种权利义务的设定是具有特定性的,而这种特定性是虚拟财产的电磁性所决定的。虚拟财物和账户都属存在于服务器的“电磁纪录”,这种电磁记录玩家是无法占有的,只能由电商支配,因此其产生的权利义务也是特定的,而且这种特定性也表现在其内容的实现上,比如在一个游戏下获得的装备无法在另外一个游戏中使用,一个网站注册的账号无法在另外的服务器上应用等。这均说明服务和内容和权力义务关系都是特定的,这符合债权主张权力的特定性。
有学者将这种特定性的债权总结为债的附属关系,认为“我们可以把玩家与服务商一开始达成的注册合同认为是成立了相对于这个游戏服务的基础关系,包涵了上文提到的双方的基本权利义务,意味着一个概括的服务关系的产生,游戏账号是这个关系的证明。那么在游戏当中,以虚拟物品为表现的具体的子服务关系则是相对于基础关系的附属关系。”②这种观点认为虚拟财产中的虚拟物品附属于电商,因此权力与义务的设定也是依据其附属性加以设定的,这也充分证明了服务合同中虚拟财产的特定规范内容是具备债权特征的。
三、虚拟财产第三人效力
相较于物权的绝对权,物权则是相对的,这表现在物权的期限是永久的、稳定的,而债权则是有一定的期限限制的。而这种时间限制往往是短时间的。即虚拟财产的债权均为短期债权或为间断性债权,与前面所述的注册即为债权的开始一样,此种债权以一方网络运营的关闭而终止或中断。而且虚拟财产是可以流转和交易的,因为虚拟财产是可以转化为货币或支付对价的商品,而这种交易也是频繁且快捷的,而这种不同于传统交易的快捷性、频繁性和短暂性使得在第三人的对抗性质上,这种债权关系或者说债权法益的保护更倾向于保护玩家,即玩家具有相对自由的交易权,这种中自由性质决定了其对第三人主张权利具有较强的对抗性。
例如,刘晓明诉吕锡林账号及游戏装备被诈骗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认为,原告与被告盛大公司之间存在相关网络服务协议,但未规定在原告游戏装备被骗的情况下,被告盛大公司有为其追回被骗装备的义务。③这种判决表示法院是支持原告人对第三人的对抗效力的,即在交易中玩家可以不经过电商同意,甚至可以无任何意思表示就可以将虚拟财产进行转让,而一旦转让是其受损,其仍可以依照服务合同保护的原则来申请其对抗第三人,这种对抗效力是高于一般合同中对第三人的对抗的,因此,其债权对第三人的权利规定也适用于虚拟财产对第三人的抗辩。
由此可见,虚拟财产的本质是产生于合同的,因此其具有较为明显的债权特征,虚拟财产转让、取得、灭失的过程与时效限制与债权具有一致性,可以将其视为债权转让、取得、灭失的过程。虚拟财产的电磁记录属性使得其附属于某种服务之中,依据其服务内容与范围,虚拟财产的权利义务主体分别确立了其权利义务范围,即权利人只有凭借虚拟财产才能行使的权利和履行义务,这种特定性也是债权的特质之一。因此从债权的种种构成要素来讲,虚拟财产具有明显的债权属性。这种性质的厘定对于虚拟财产在债权上的流转与分配起到了法律上的定位,明晰其契约关系对司法实践中虚拟财产的法律适用于调整,以保护相关权利人的权利义务关系,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从而促进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
[注释]
① 邓张伟:《论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债权属性及其物法规制》,《民商法网刊》2006年11月10日。
② 邓张伟 戴 斌 谢美山:《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及其各方关系问题之分析》,101法律咨询网,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72.html。2014年12月19日。
③见(2011)浦民一(民)初字第31793号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民事判决。
(作者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