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生态文明视阈下美丽乡村建设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9217
刘建玲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的载体是农村,农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检验生态文明建设最为敏感的指标。本文在对农村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本质内在联系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剖析,并以滨州为例,以小见大,对促进以农村为载体的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供素材,建设美丽乡村。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丽乡村;乡村文化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文明状态,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并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不仅是对建设总过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全新认识和科学把握,而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并且确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就是建设美丽中国,而建设美丽中国的布局中,美丽乡村建设成为焦点、热点和难点。

  一、引言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背景

  建国初期,我们实行城市偏好政策,形成了农业养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城乡关系格局,这种格局的时间点是着力于建国之初,国家工业化初期的战略需要,导致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三农”问题日益严重。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使得城市化水平远低于工业化水平,农村富余劳动力没有与工业化相适应,伴随经济规律的转移,导致农村的劳动生产率偏低,收入偏低,城乡的收入差距拉大,对宏观经济的贡献率小。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我们的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的收入差距在逐渐的缩小,但是我们的工业化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落后,城乡二元结构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因。

  根据美国城市地理学家R·诺瑟姆城市化曲线,即人均收入与工业增加值的关系,是“倒U型”。表征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化水平与人均收入是反比关系,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两者是正比关系。因此必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以此来促进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工业化水平与资源环境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经济发展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从根本上把经济当做独立的系统来对待,单一研究经济系统量的增加或是结构的改善,但是忽略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导致经济增长了,生产过剩了,环境恶化了,资源枯竭了,人们的生态基础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决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进程。而传统城镇化的弊端,使得城乡关系进入了深度调整期和加速融合的新阶段,同时农业进入由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加快转变的新阶段,这两个新阶段的碰撞,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一是农村的良好环境面貌成为当下群众的殷切期盼。由过去的“求温饱”到现如今的“盼环保”的生态需求,正印证了亿万农民的生态梦想,对美好生活有了新的渴望。二是传统村落和乡村文化保护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由于很多地方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存在一定的误区,加之土地市场化,传统村落以及乡村文化保护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难点,作为乡村文化载体的“乡愁”变成了某群体的阶段性产物。三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已经不再是重点,而农村信息化、垃圾处理化、乡村文化文明化已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理论内涵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五位一体”总布局,在这总布局中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前提,五大建设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各有分工。只有坚持五大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而建设美丽中国,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目标,而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途径、方法和手段,就是生态文明建设。

  (二)美丽乡村的内涵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农村大自然的天然亲近者,农业的自然属性是检验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因此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天蓝、地绿、水净”,“记得住乡愁”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丽乡村的重要论述都在阐述美丽乡村的深刻内涵,刻画出美丽乡村的美好画卷。

  徐令义认为,美丽乡村是小康社会在农村的具象化表达。我们要建设美丽乡村,就是农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统一体,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工程。集中体现在五个“美”的建设上:一是环境之美;二是风尚之美;三是人文之美;四是秩序之美;五是创业之美。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概括就是“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乡村建设既需要物质基础也要精神追求,两者缺一不可。

  三、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案例分析——以滨州市乡村为例

  建设美丽乡村,是党中央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在农村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抓手。滨州十多年来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一系列的成就,尤其是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突出,城乡统筹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滨州位于黄河下游,隶属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腹地,北邻渤海,东与东营市接壤,南和淄博市毗邻。2014年滨州市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2691元,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870元,相差18179元。由此可见,在城乡统筹问题上,重视城镇化而忽视了乡村建设,或是说乡村建设滞后于现阶段的滨州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滨州美丽乡村建设的任务繁重、压力大。endprint

  乡村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群众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美丽中国落实在基层的重要载体。就滨州而言,作为一个只有15岁年纪的新城,与其余城市相比农村地域广、人口少、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只有农村建好建美,全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才有坚实的支撑。同时,农村普遍农业基础良好,文化底蕴深厚,乡风浓郁,但是有的村落经济基础薄弱。因此,按照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思路,以农村综合环境整治为契机,精心选定11各试点村,以其中有3个为农业部下发《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名单通知》。因地制宜,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按照自然地理、经济条件和建设现状等因素,主要包括三种类型:(1)旧村改造型。按照村庄总体规划,拆除旧、危房并在旧址基础上进行成片建设的行政村,如庄科李村、小营街道潘王社区等。并根据目前现有状况,进行零星建设,达到“净化、绿化、美化”,搞好“五通”“五改”和门前硬化、环境卫生、植树绿化,解决脏、乱、臭的问题,达到道路通畅,设施配套,卫生整洁,环境优美。(2)乡村旅游带动型。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为依托,以农村为主体,以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满足旅游者休闲、度假的一种旅游方式。不仅可以适应经济新常态,主动转跳创(转作风、调方式、创举措),同时让老百姓更好的享受城市快速发展的成果,还可以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创业,带动产业链发展。如博兴县湖滨镇柳桥村、狮子刘村、三河湖王立平村、邹平县韩店镇西王村等。(3)古村保护型。古村落的保护,比保护故宫更难。古村从古至今,都是村民居住的地方,文化源远流长,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村落自我系统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同时现代文化与古代文化某些方面的冲突,使得古村保护成为难点,如魏氏庄园、杜受田故居等。

  四、美丽乡村建设的SWOT分析

  滨州市立足于“生态立市”发展理念,以生态乡镇创建为载体,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地生态文明理念,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过程中,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积极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实施,各项工作深化拓展,促进了农村环境面貌的改善,提升了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但是滨州在生态文明视阈下的美丽乡村建设仍处于萌芽发展阶段,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采用SWOT方法对滨州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分析,不仅仅是对滨州乡村建设提供可借鉴性的政策方向,同时也可对症下药,以小见大,推及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

  (一)滨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的优势(S)

  第一,坚持规划引导,功能定位明确。通过对于试点村庄类型分析规划,以突出村庄文化内涵与生态特色为导向,积极开展规划修编,使得村庄发展规划、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有机衔接。先后出台,《滨州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导则》《2013年滨州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三化”工作实施方案》等方案,以环境整治为契机,大力建设美丽乡村。第二,精选创建项目,加快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有实力,美丽乡村建设才有底气。财政部门以“四两拨千斤”的思路能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10年试点推广、2011年全面铺开、2012年规范提升,并在接下来的几年期间,积极引导和支持各个村盘活资产资源,引进高端项目,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村经济转型。第三,注重保护传承,突出发展文化魅力。滨州历史名村、文化古迹众多,民俗资源丰富,重视保存历史文化记忆,对待历史古迹,按照“修旧如故”原则进行修缮维护,对待民间民俗,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增添美丽乡村魅力。

  (二)滨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劣势(W)

  第一,经济基础薄弱,制约美丽乡村建设。滨州市村庄大部分以农业生产为主,但是土壤盐渍化严重,使得农业收入欠佳,加之农民外出打工居多,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力军缺失。第二,“三高”项目降低滨州人民幸福指数。滨州发展初始引进的三高项目在多年过后有的仍未创新其发展方式,农业污染面严重,波及群众生活,降低了农民的幸福指数。第三,农民美丽乡村建设意识薄弱。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村容整洁,更重要的是乡风文明,城乡和谐。由于阶段性发展问题,致使城乡差距加大,冲击农民的发展理念。

  (三)滨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机遇(O)

  第一,战略规划。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滨州市是黄河三角洲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区域,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2011年1月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黄”、“蓝”量大经济区中,滨州作为中心区域,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和蓝色经济本身就是生态文明理念赋予的有效途径。2013年9月,滨州入围《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滨州立足生态支撑,形成了包括徒骇河城市湿地公园、冬枣生态旅游园区等生态项目,政策支撑起美丽乡村建设机遇。第二,交通便利。2015年10月滨州德大铁路通车,不仅告别不通火车的历史,同时还带来各种交通便利,对于发展生态农业,记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旅游,是一剂强心剂。第三,港口发展前景远大。滨州港是山东海上的北大门,处于京津冀和山东半岛量大经济发达地区的连接地带,同时还处于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区,是鲁西北唯一的货物进出口岸。独特的地理位置,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是滨州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和巨大引擎。

  (四)滨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挑战(T)

  第一,滨州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冲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一些传统工业经济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能源和资源的需求仍将增加,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大量增加,加之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污水排放量也大量增加,两者排放量都超过流域环境容量,从而加剧河流污染。工业废气、汽车排放尾气和饮食服务业的油烟型大气污染,使得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超出大气容量。第二,经济发展模式粗放,产业结构有待调整。2010-2013年滨州市万元GDP能耗分别超出省同期平均水平0.19、0.175、0.112、0.103,相当于965万吨标准煤,滨州转方式调结构迫在眉睫。第三,生态环境质量脆弱,预防灾害能力不强。黄河三角洲因黄河淤积而成,陆地和草甸植被形成时间短。土壤盐碱含量高,地下水位高而被海水渗透。由于近、现代三角洲多为新生陆地,固结过程短,土质疏松,不适当的开发易破坏原生植被,导致湿地系统遭到破坏,同时海岸防护体系不健全,土地盐碱化程度高,农业发展受到限制,生态环境脆弱,自我恢复能力弱。endprint

  五、生态文明视阈下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性建议

  第一,因地制宜,探索美丽乡村建设的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1)旧村改造型。通过对村内的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绿化美化、休闲场地建设、公共基础维护等,促进乡村整体规划与当地自然人文景观吻合。(2)旅游带动型。依托自然景观、农业示范区建设、古建筑等旅游资源,加快推进景区沿线开发与利用,打造文明秀美的人文景观通道。如狮子刘村(3)古村保护型。对自然和文化遗产保留完好、原有古村落景观特征明显,保护开发价值较高的古村落,以保护修缮为主。如魏氏庄园

  第二,运用市场机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投入大,不能依赖政府资金投入,或是财政拨款,如果一味依赖政府就会错失机会,发展不可持续,也无法复制。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让市场经济发挥主要作用,政府与社会为市场做微调、保障与规范。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样适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以财政奖金为资金的引导,鼓励工商资本、银行借贷、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同时建立有效的投资激励机制,以完善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性硬件的建设。比如农村人居环境中的交通、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文化娱乐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维护等需要政府、社会、企业以及村民多元参与的格局。政府做前期参与和指导,当进入中期后,政府的作用转向服务型,而市场则发挥其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逐步完善美丽乡村建设。

  第三,美丽乡村的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即“口袋”与“脑袋”建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农民人均收入,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性条件,要先富农民的“口袋”,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展模式逐渐向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过度。(1)构建农村生态农业产业体系,针对旅游带动型,可以把粮食、蔬菜生产与渔业、休闲、观光、采摘等产业结合起来,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创造更多的附加值,协调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同时要避免乡村城市化,还原乡村的核心和焦点是乡村,具体而言,一是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特色。传统的乡村在布局、农村建筑,体现了低于文化、传统风水观念,所以要保持传统肌理、街巷格局、独特风貌,鼓励农民就近转移转化,杜绝乡村的大拆大建。二是要依托乡村特色,发展有个性主题、体验参与性抢,真正有内涵的乡村旅游,只有体验参与性强的乡村旅游,游客才愿意背着包一个个村去走走。三是借助“民宿经济+”。民宿经济是现有农家乐的升级版,何谓“农家乐”,“农”是根本、“家”是基础、“乐”是关键。名宿经济+,就是挖掘生态、民俗风情等元素,发展“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一户一景”不同类型的村居民宿,凸显特色,增强市场竞争力。(2)挖掘传统文化资源,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人民在逃离和回归两种心情驱使下的行为,主体在乡村,是一种纯粹因距离而产生的心结,从大的方面讲是一种文化,从小的方面讲是一种生活记忆。我们把每一个村的传统农耕文化和生活进行重新梳理和打造,如乡土文化、特色小吃、自然古朴村落、田园风光、山野情趣等。挖掘传统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对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恢复创新传统农耕文化,利用“互联网+”方式,大力开发特色农产品、饰品等APP应用平台,以建设“乡愁艺术乡村”等项目为突破口,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的标杆。(3)美丽乡村建设中同步推进相关改革,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释放农村发展活力与潜力,营造与美丽乡村相适应的软环境。

  第四,建立生态文明视阈下美丽乡村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

  美丽乡村建设应注重规划的实效性,尝试以村级为主体编制试点规划,尊重村级组织和村民的主体地位。建立生态文明视阈下美丽乡村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遵循:(1)政府引导、专家论证、村民会议三方共同决议,避免出现“规划书连村支书都看不懂”的问题。牢固树立规划先行、无规划不建设的理念,健全美丽乡村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2)不同类型的村建立差异化评价体系,即统一标准与尊重差异。建立评价指标,其中基本指标是衡量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性指标,可以标准化,差异化指标是在遵循乡村的特质建立的差异化指标,比如靠海,靠河流的村落其考核评价体系要有差异化的指标。

  第五,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重点抓好农村信息化、垃圾处理化等。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要使乡村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必须要建立和健全一套长效的公共服务体系。乡村公共服务体系不仅仅涉及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涉及民生各方面的服务,同时也包含农民的信息化接收、农村垃圾科学处理。

  [参考文献]

  [1]徐令义.建设美丽乡村扮靓美丽中国[N].学习时报,2014-09-01.

  [1]唐小平、黄桂林、张玉钧:《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科学出版社,2012年11月.

  [2]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

  [3]胡鞍钢:《中国创新绿色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

  [4]俞可平:《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1月.

  [5]马骁:《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红旗出版社,2012年6月.

  [6]滨州市统计局:《2014滨州统计年鉴》2014年12月.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