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是连结学校与社会的纽带。高等教育目的在于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让每个学生可以在走入社会后顺利地实现个人价值。“优等生”理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变革了传统人才培养观,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5Q能力,尤其是情商能力的培养,具备高情商的学生更易成为本领域内的“佼佼者”。本文着重从 “优等生”情商培养的方法和途径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等教育;优等生;方法
传统的优等生概念是指在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尤其指智育方面的突出,成绩是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优质大学生,使之顺利进入社会,服务社会,最大化地实现个人价值。一个对学校和社会具有较强适应性的“优等生”除了具有较高的智商水平,还应具备较高的情商。情商用来表示个体认识、控制和调节自身情感的能力,情商的高低反映着其情感品质的差异。[1]心理学家认为,具备高情商的人往往更能在各个领域,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所在领域的“优等生”。本文集中论述“优等生”的情商培养措施。
一、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优势
优等生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能够对自我有正确的认知,懂得如何将自己的优势放大,控制自己的不足,在自我认知的海洋中做一个聪慧的智者。
(一)控制弱点,降低强度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弱点、短板的存在,曾经风靡一时的“短板理论”就告诉我们要重视个体身上的短板,只有将之不断加长才能使个体发展的更加全面。然而弱点是必然存在的,它的确是妨碍个体出色发挥的一个因素,因此弱点也必须控制和减少,以降低其消极影响。首先,洞悉自身缺陷,诚恳面对。认识到弱点是个人自身特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克服恐惧自卑,合理分析其影响,坦然接受并诚恳面对。其次,设计一个支持系统,教师要发现生活中可利用的资源,以减少弱点的强度。
(二)发挥优势,扩大影响
“积极心理学提出一个优势公式,优势=才干(talent)+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效益。”[2]因此,在此公式的基础上,若要将个体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就应当不断增加个体在其优势领域的专业知识,夯实基础,加强实践技能,反复训练和强化,使之成为决定其人生的20%。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呼应了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一专多能零缺陷”,“一专”即突出的才干,专长,优势,可以帮助自己脱颖而出、“多能”指对多个领域均有了解和涉猎,储备多种能力可以搭配使用、“零缺陷”通过自身努力和对外合作,让自己的弱点变得及格即可,这里的“零”并不是绝对的,它只要求将弱点控制到最低,避免“性情大于才情”即可,专注于自身优势的铸造。[3]
二、培养学生养成倾听习惯
“行为变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天赋在起主要作用,而是不同习惯造就了不同人生。其中,倾听作为一种重要却常常被教育者忽视的习惯,却是促成“优等生”养成环节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一)鼓励学生克服自我干扰,提高专注力
拥有良好倾听习惯的人,往往具有较强的专注力和自控力。因为它要求克服自我,将专注力专注于别人谈话的内容,全方位接收来自于对方的信息,这是一种听觉专注力训练。因此,我们应当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听的能力,逐步增加所听内容的难度、长度,鼓励学生克服来自于外界和自我的干扰,减少对自我的思考,全身心地沉浸于对方谈话的内容,动用自己的听觉视觉来观察对方的体态,体察对方的情绪和表达的关键点,试图理解对方的感受,这样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点。
(二)引导学生学会延时反馈,提升服从力
作为一名具有较高情商水平的“优等生”,还需要具备一种能力就是服从力,即较高的耐受力,可以忍耐别人与自己的分歧,尊重对方的思想,不随意打断,延时反馈个人思想。对此,在倾听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当有质疑出现时,要克服本能,自然性的反应,将所有关注点放在对方的谈话内容上,将大量信息存储在大脑里做一种全面的系统的反省,然后再将个人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是一种积极的服从,积极的沉默,服从于对方的思维和谈话内容。这种服从力,实际上是一种表现为被动的超常主动性,使自己的反应具备延时性、整体性和全局性。
三、帮助学生优化情绪智力
情商又称情绪智力,美国耶鲁大学的Salovey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Mayer最初给情绪智力下过定义,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指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和调节行为的能力;是一种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包括准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恰当地表达情绪,以及适应性地调控情绪的能力。”[4]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他的《情绪智力》一书中进一步完善了情绪智力的内涵,他认为情绪智力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了解自我。其二,管理自我。其三,自我激励。其四,识别他人的情绪。其五,处理人际关系。
情绪是“可习得的智慧的精髓”,情绪智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开发与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
(一)增强学生自我情绪认知能力
“自我情绪认知能力就是当自己的某种情绪刚一出现就能察觉的能力,这是情绪智商的核心。”[5]纵观我们的教育,历来重视学生智力品质的培养而忽略学生认知能力尤其是情绪认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很多学生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无法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因此,在今后的教育中,我们应当有意开设相关课程,增强学生自我情绪认知的能力,学会与负面情绪和谐相处,调整自我认知方式,避免陷入悲观苛责的自我认知方式。
(二)提升学生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
知人是交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面,教会学生识别他人情绪的方法,使学生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可以“感人所感”“知人之所感”,从而使得交往更融洽,更舒服。对此,我们应当培养学生“察言观色”的能力,学会在与别人交往时,听其言、察其行、洞其心。其一,教给学生学会识别他人情绪的方法。内在的情绪总会通过一定的外在表现出来,比如通过眼神,体态、声音、习惯性动作等来判断对方此时的情绪和状态。其二,学会照顾和利用别人的情绪。在与别人的沟通交流时,要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根据对方此时的情绪状态选择正确的行为和应对方式,既使对方容易接受,同时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一个人认识和评估情绪的情商越高,就越容易融入社会,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成为一名为社会接纳和认可的“优等生”。
[参考文献]
[1] 刘沛奇.大学生智商情商与心商因素的哲学思考[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第23卷.第13页.
[2] 吴洁.大学生就业教育中融入逆商教育的探索[J]. 知识经济. 2015(3).134-134页,共1页.
[3] 细品国学群-成为优等生.冬吴相对论.3.11 成为优等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581a6b0102e4b8.html.
[4] 刘翔平.给自己注入积极基因[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年1月第2版. 第269页.
[5] 短板原理已死.优势永生.心理杂志.壹心理. http://www.xinli001.com/info/14785/.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