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兵家要塞,兵家必争之地,历来是有着重要战略地位的军事要塞,在历史上曾经因其自身特征发挥过巨大的军事价值。然而,历经风雨,淘尽风沙,这些兵家要塞依然用它的自然之美,军事之美,历史人文之美向我们诉说着它们的历史和今天。作为一名军人,看到这些兵家要塞时,更应该把握它们不可或缺的当代价值和深远意义。
关键词:兵家要塞;类型;表征;审美;价值
要塞,军事上的险要处,防御重地。郑玄注:“要塞,边城要害处也。”兵家要塞,即兵家必争之地,历来是有着重要战略地位的军事要塞。它们犹如一颗颗绽放着璀璨光芒的明珠,镶嵌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兵家要塞,既是一种极为坚固的军事设施,也是意义重大的国防要地,更是一种自然与人文因素紧密结合的景观形态,它保留着战争历史的遗存,承载着极为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
一、兵家要塞的类型
从冷兵器时代到火器时代,再到现代,战争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们根据形态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具体类型:
(一)关谷要塞。关谷要塞大多是古代战争的产物,历史沿革久远,文化内涵丰富,自然景观独特,地形地势险峻,守之则有万夫莫克之利,失之则有全军覆没之危。关谷要塞按照分布位置大致有以下四种:一是处于平原地带进入绵延山脉的狭窄入口处,如河南的武胜关、平靖关,陕西的五里关等;二是位于古驿道、古走廊的狭窄处,如位于古丝绸之路上的玉门关、嘉峪关、阳关等;三是位于古代政治势力的分界线上,如锁秦蜀往来咽喉的大散关,雄踞晋、豫、秦三地要冲的潼关等;四是水路与陆路相交处,如河南省的长台关。嘉峪关是关谷要塞的典型代表,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南凭祁连山,西北靠嘉峪山,是万里长城的西部终点,河西走廊西端的咽喉,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与万里之外的山海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至今保存完好。嘉峪关依山傍水,地势天成,攻防兼备,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二)城墙要塞。古者城必有池,城以为固,池以为阻。城墙雄伟高大,墙体远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再加之宽阔不可逾越的护城河,这就使其具有较为出色的军事防御效果。城墙要塞的遗址很多,万里长城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它既是华夏民族的精神象征,也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长城开始修筑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曾将战国各诸侯所建长城连接起来,形成壮观的万里长城。秦以后各个朝代大都延续了对长城的重视,其中尤以汉代和明代的修筑规模最大。长城并非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营城、卫所、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不断冲突与融合中所形成的防御性战略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当然,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单靠长城还不足以有效御敌。雄辩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能否江山永固,关键还是取决于民心向背和政治清明的程度。
(三)海防要塞。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又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和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因此,建立巩固海防对于整个国家安全至关重要。我国的海防,北至旅顺要塞,南至虎门要塞,构成了一道蔚为壮观的“海上长城”。海防建设始于元代,此后以防倭为主要目的的明代海防和以抵御西方殖民侵略为目的的清代海防成为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的历史见证。以北方著名的海防要塞旅顺港为例。它位于辽东半岛南端,东临黄海,西临渤海,南隔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的威海卫炮台成犄角之势,共扼渤海咽喉,为通往京畿之地的海上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从明代在此防倭建城郭开始,至中日甲午战前,十几年的建设使得旅顺要塞日渐成型,海岸炮台、陆路炮台、水雷营、修理所等设施一应俱全。同时,旅顺要塞也经历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岁月,先后被日、俄所占,直至1955年5月才回到祖国怀抱。如今的旅顺要塞是人民海军的重要基地,在祖国的海防事业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地下要塞。随着现代战争进入精确打击时代,隐蔽的地下要塞建设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它们往往规模庞大,位于地面几十米之下,由坑道设施、弹药储藏设施和一些生活保障设施构成。这样,即使没有外界的支援,部队仍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坚持战斗,同时,地下坑道也便于要塞守军向防御薄弱地段调动部队,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对敌实施战术反击。闻名于世的海拉尔要塞系侵华日军所建的一个庞大的地下军事工事群。它的地下工事距地面16米,火力支撑点多建在高地上,并与地面障碍物相结合形成环形防御。海拉尔要塞的结构十分复杂,可谓是“上下交错,左右纵横”,其上、中、下三层交错,主通道呈闪电状,支通道向四面八方延伸,犹如蜘蛛网状。战争年代,海拉尔要塞被侵华日军所利用,今天,回到人民手中的海拉尔要塞为提升我国战略防御能力方面带来了很多启发。
二、兵家要塞的表征
兵家要塞以其独特的外观和深刻的内涵留存于历史,展现在今天。兵家要塞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一)雄奇险峻的地形地势。兵家要塞服务于战略需要,因此,地形无不重要,地势无不险峻,正所谓“险关要塞”。杜甫就曾以“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形容潼关之险;陆游也曾以“何当受诏出,函谷封丸泥”形容函谷关之要。如作为蜀道中最险要关口的剑门关,享有“剑门天下险”之誉。由于剑门关地势险要,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路经大剑山,见群峰雄伟,山势险峻,便令军士凿山岩,架飞梁,搭栈道,又在大剑山断崖之间的峡谷隘口砌石为门,修筑关门,派兵把守。魏军镇西将军钟会率领10万精兵进取汉中,直逼剑门关欲夺取蜀国,蜀军大将姜维领三万兵马退守剑门关,抵挡钟会十万大军于剑门关外,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二)坚固强大的防御体系。兵家要塞的第一要义就是具有极为强大的防御能力,能够在战争中有效御敌。比如为增强长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早在战国时期,长城沿线就分布有烽燧、亭障等设施,建立了情报系统传递和纵深防御配置。到了明代,又独创了长城与关城相互配合,互为犄角,大纵深的军事防御体系,在战略布局上,堪称独具匠心,举世无双。旅顺要塞就由海岸炮台、陆路炮台及水雷营构成。海岸炮台位于旅顺港东西两侧,西岸依山势建有威远炮台、蛮子营炮台、城头山炮台和老虎尾炮台;东岸有黄金山炮台、模珠礁炮台和老蛎嘴炮台,大小火炮林立。同时,陆路炮台部分通常由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在关键部位还内嵌了一层甚至多层的装甲板,使防御能力得到强化。另外,在港口内设有水雷区,沿岸设有密集地雷群。这多重防御设施有效地提高了要塞的防御能力,从而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endprint
(三)深厚悠久的人文底蕴。兵家要塞不但是军事防御的重要设施,也是历史文化流通之路上的关口,所以,被打上了深深的人文烙印。比如著名的“义阳三关”,2400年前,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武率吴国军队由淮河西进,先占据三关,随后攻占了楚国国都郢城;南北朝时期,“义阳三关”成为梁、魏争夺的军事要地;唐末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黄巢也曾占据“三关”夺取义阳;南宋抗金英雄岳飞曾率军在这一带屯垦备战;为夺取义阳,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也曾攻破“三关”,进到浉河南岸;近代中国,吴佩孚与冯玉祥也进行了“三关之战”;1938年10月,日军攻占“三关”,写下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一页,让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不禁扼腕叹息。悠悠千载,这一段段或成功、或失败的军事的、历史的、文化的足迹都打在了这个兵家要塞的记忆中。纵览千年时光,历史与文化的丰富记忆赋予这些兵家要塞深厚悠久的人文底蕴,融入它们的发展过程,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兵家要塞的审美
兵家要塞内涵丰富,美学品格多样。我们在游览时,要重点注意以下几个审美特征,这样,才能够真正把握兵家要塞外在表征和内在精神的完美统一。
(一)乐山知水,欣赏自然之美。兵家要塞的观赏价值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雄奇险峻的自然地形和端庄凝重的关塞氛围。兵家要塞一般都位于名山之巅、大川之旁,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如洛阳南部的伊阙关,两山对峙,石壁峭立,伊河横贯其间。又如山西雁门关,重峦叠嶂,霞举云飞,其行如门;甘肃嘉峪关,山有九眼圈,南有祁连雪峰,北有龙首山,雄伟壮观,使人心旷神怡。虎门海防要塞按纵深梯次夹江配置,分为三道防线。江口处宽约 4000米,滩多流急,两岸有沙角山、大角山相对峙,在山上筑有沙角炮台和大角炮台,为要塞前哨和第一道防线。溯江而上3000米,江心有上横挡、下横挡二岛为屏障,东西两岸有南山、芦湾山拱卫。这些自然山水鬼斧神工,在不经意的搭配中与兵家要塞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
(二)胸怀战略,解读军事之美。由于兵家要塞的军事用途,因此,除了一般的观光欣赏外,军人在游览时还需要着力解读其在战略潜在优势上的军事之美。美国的巴顿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能顺利通过了索米尔地区,就直接得益于旅游。1913年,巴顿偕夫人来到法国的索米尔地区旅游。在旅游中他想到索米尔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说不定将来有一天自己会到这里指挥战斗,于是,他乘旅游机会驾驶汽车沿着崎岖的道路和分水岭纵横奔驰,并细致观察地形得出了:“分岭道路不管下多大的雨,地面总是坚硬的,经得起军事辎重的运输 ”的结论,后来在1944年,果然他奉命率大量机械化部队进军法国,冒雨顺利地通过了索米尔地区。因此,有人说,巴顿这些指挥战斗的成功得益于30年前的“旅游侦察”。兵家要塞的军事之美就隐藏在自然的背后,让我们去发现,去体悟。
(三)淘尽风沙,品味历史之美。任何一个兵家要塞都经过了历史的冲刷,都有着或成功或失败,或辉煌或惨淡的历史。只要我们以史为鉴、深入感知,在游览过程中都能够或多或少地品味出历史故事背后的崇高之美。比如平型关因著名的平型关战役而名闻天下。1937年9月25日,侵华日军最精锐的板垣师团主力在平型关遭到了林彪率领的八路军115 师的全力阻击,此役歼灭日军近千人,毁敌汽车不下三百辆,缴获枪械近千支。平型关大捷是抗战开始后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人心,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作为平型关大捷的主战场所在地,平型关也因此蕴藏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具备了重要的历史意义。品味这些内容,便是品味兵家要塞的历史之美。
(四)探幽寻胜,挖掘文化之美。兵家要塞大多因战争需要而设置。雄壮秀美的景色,可歌可泣的战争历史,都使其吸引了大批文人骚客前来吟诗作赋,这些内容增添了一份诗情画意,成为兵家要塞本身的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每当人们来到贵州遵义附近的娄山关游览,都会联想起红军
长征路上的娄山关一战,更会联想起毛泽东同志著名的词作《忆秦娥·娄山关》。娄山关一战,惊心动魄,红军为夺取胜利付出了极大的牺牲。词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既是毛泽东抒发自己迈过娄山关时的感慨,更是对红军攻取娄山关大无畏英雄气概的赞歌。这一切都赋予娄山关这一兵家要塞独特的文化韵味,而对这些韵味不是用眼睛可以看得到的,而是蕴含在兵家要塞的背后,所以要提前准备和了解,就必然能够进一步深化部队官兵游览此处的感受,使他们充分挖掘深刻的文化之美。
那些“兵家必争、历代戍守”的雄关要塞,不仅由于雄奇险峻的地形地势,深厚悠久的人文底蕴,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价值;更因为其独特的军事历史和文化背景,都有着独特的教育意义和警示意义。
[参考文献]
[1]尤 龙 ? 雄关要塞古北口 [J] ?前线 ?2007.09.
[2]于占海 ?刘志波 ?军事战略要塞——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J] 中国文化遗产 ?2009.05.
[3]孛 蒙赫达赉 ? 关于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遗址教育功能的思考 ?[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6.03.
[4]李爱华,谢春山 ? 试论旅顺的旅游资源开发 [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2009.02.
[5]黎之津 老万 ?连城要塞——南疆小长城 [J] ? 中国文化遗产 ?2008.05.
[6]周明霞 ? 试论汉函谷关的保护与开发 [J] ?华中建筑 ?2009.09.
(作者单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