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中国社会正逐步迈入老龄化,并且是“未富先老”。 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广大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贫乏,改善面临着种种困难。所以,必须赋予其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政策扶持,使其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而广场文化活动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易参与等独特优势,十分适于在城镇、农村等老年群体中广泛开展,并且能在不增加当地政府财政负担的情况下,大力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水平。
关键词:老年群体;广场活动;全民健身
一、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广大农村老年群体当前的活动现状来看,他们的文化娱乐活动主要集中于春节等农闲时期。活动方式主要为扭秧歌、踩高跷、划旱船等带有浓烈节日色彩的传统娱乐活动。像广场舞、太极拳、合唱团等现代化的广场文化活动则尚未大范围开展起来。大部分老年人精神生活极度匮乏,还在过着“蹲街头、靠墙头、晒日头”等单调乏味的农村生活。
而在农村老年群体中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则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一)农村文化广场等设施建设较滞后。
由于各级政府投入经费严重不足,造成文化广场、文化大院和体育场地等公共文化设施在广大农村普遍缺乏,并且大部分农村现有文化基础设施落后陈旧,甚至有些名存实亡,无法发挥出其自身的作用,无法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从而造成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的场地极其缺乏,为在农村老年群体中开展普及广场文化活动带来一定难度。
(二)老人不同程度存在社交心理障碍。部分老年人因某些原因,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心理障碍,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而这种心理状态尤其在农村中的弱势群体——留守老人中普遍存在。因为留守老人的子女常年在外务工,平时日常生活主要忙于养育孩子和从事家务农活。外加农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调乏味的生活方式,使其难免会产生孤独失落、精神郁闷等不良心理状态,久而久之,容易诱发社交心理障碍等心理疾病。
(三)普遍缺乏专业培训人员授课指导。
像广场舞、太极拳、合唱团等现代化的广场文化活动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必须由专业教师现场教授示范,才易于学习和掌握。以广场舞为例,像恰恰、排舞、扇舞等都对舞蹈动作要求很高,并且有些高难度的广场舞大量融入了藏族舞、傣族舞、秧歌舞等多舞种的专业舞蹈动作。这就要求每位参与者不仅要对舞蹈动作精益求精,而且在音乐节奏的把握上要统一协调,整齐划一,否则不仅起不到强身健体的功效,而且会丧失广场舞特有的美感。而在经济条件较为落后广大农村,专业舞蹈老师可谓凤毛麟角,专业化的舞蹈培训更无从谈起。
(四)广场文化活动培训费用普遍偏高。由于广场文化活动存在一定的专业性,必须聘请专业教师进行指导示范,像合唱团等专业性要求更高的活动项目需长期学习才能真正掌握。如此以来,培训费用偏高便成为推广普及广场文化活动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对于收入偏低、缺乏社会保障的广大农村老年群众来说,过高的培训费用会给他们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从而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主要功能
1、娱乐健身功能
现如今,基于人们养生的需要,广场文化活动已经越来越受到城乡大众的关注和重视。像广场舞、太极拳等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美体塑形的作用,更有强心健脑的功效。经研究表明,经常跳广场舞可以强健呼吸系统和心血管,对心肺功能的改善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可以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绪,消除大脑的紧张感和疲劳感,缓解压力,促进身心愉悦。尤其对于广大老年人来讲,如果经常跳广场舞,可以不断地刺激大脑神经,大大地缓解记忆力减退状况,达到健脑益智的功效。
2、教育引导功能
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能够倡导积极健康的文明生活方式, 能够极大改变老年群众“看电视、打麻将”等过于单一的文化活动方式。并且从形式上由自发型向集体型转变,从内容上由颓废型向积极型转变,从而有利于抵制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侵占农村文化阵地,推进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譬如组织开展大合唱、秧歌舞等广场文化活动, 不仅会吸引农村群众的广泛参与, 而且有效地遏制了不良文化的存在, 活跃和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 有利于整顿社会不良风气,引导乡风民俗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3、人际交往功能
广场文化活动是一项团队活动,参与者需要相互之间沟通交流才能使得活动顺利开展,所以为群众相互沟通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以广场舞为例,现在跳广场舞对参与者而言更多的是一种交往方式。在富有节奏感的音乐伴奏中翩翩起舞时,人的自我封闭意识会逐步地减弱,会慢慢地敞开心扉,逐步变得开朗起来。而舞场中的融洽、和谐、愉悦的气氛,也进一步刺激了人们沟通和交往意识的萌发。不仅培养了特长,又锻炼了身体,更在活动中结识了朋友,可谓一举三得。所以,广场舞是人们交流思想,抒发感情,消除隔阂、相互沟通的良好方式。
三、解决对策及建议
(一)多措并举,全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各级政府应把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摆上工作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以及依靠老龄委、老年大学等社会团体筹措慈善资金增加硬件设备设施,尤其是要大力建设农村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大院等综合性文化设施。还可以充分改造利用农村现有的场地设施。例如打谷用的场院、村办学校的体育场、村委会大院等。所以,要多措并举,集思广益为广大农村老年群体提供更多更好的锻炼场地。
(二)科学研究,打造老年广场文化活动教学体系。
设立广场文化活动健身功效科研项目,努力制定一套适宜老年人的广场文化活动项目及教学体系,并大力宣传其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显著功效。系统地、科学地创编和推广动作舒展、节奏轻盈、幅度适中、柔和缓慢,既能舒筋活血又能调节情感,抚慰心理,怡情有趣的老年集体活动项目,以更好地适应老年人的身心特点,满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需求。
(三)搭建平台,积极鼓励老年群体文化活动开展。
以民俗表演或比赛为契机,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大力宣传推广老年人广场文化活动项目。可以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花会、灯会、赛歌会、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还可以举行大赛,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够激发老年人的学习热情,使更多的老人参与进来。更多更广泛地开展中老年文艺活动、举行各种汇演和艺术交流,以自发的和有组织的相结合,资助的和集资的相结合。通过大规模的表演展示,广大老年人耳濡目染后,易于接受并积极参与,从而解决其社交心理障碍。
(四)文化留乡,广泛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公益培训。
各级群众文化场馆要积极响应中央及各级政府号召,按照有关指示,大力开展文化下乡、文化留乡活动,通过开展各类公益培训活动,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可以在乡镇文化站的积极配合下,本着为民服务的宗旨开展免费培训。尤其是针对活跃在农村的文艺爱好者,可以为其专门免费开设各种集体文化活动培训班,为农村培养文艺人才、文化骨干,培育能够扎根农村、生根发芽的文化“种子”。同时要协助农村老年人成立民间演出团体,开展老年人能普遍参与其中的文艺活动,激发农村蕴藏着的乡土文化能量,让先进文化在农村扎根生长。
四、结语
简而言之, 广场文化活动在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和方向上的引导作用。加大力度推广普及不仅有利于引导群众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群众的文化品位, 促进我国社会文化的进步, 对维护社会稳定, 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作者单位:聊城市东昌府区文化馆,山东 聊城 252000)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