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诸多漏洞。自塞利格曼在1998年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以来,更多的研究者开始着力于挖掘人性中积极美好的一面,其理论不断完善也为学校的心理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当下学校应当致力于将积极心理学的精髓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使中国的儿童能够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快乐成长;心理健康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曾说道,如果用三个字来概括当今心理学的现状,他认为是“不够好”。的确,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将研究重心放在人的消极面,如关注强迫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众多心理疾病的形成与治疗,却忽略了其他积极的因素。为挖掘出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塞里格曼在1998年心理学大会上首次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在心理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近二十年来,关于积极心理的研究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果,其影响力也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崭新的领域。积极心理学的关注对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积极的情绪体验即主观幸福感,以弗雷德里克森提出的扩展—建构理论为代表,认为积极情绪如兴趣,满足感等能够扩展人们的瞬间知行能力,建构和增强人们个人资源的功能;二是积极的人格特质,塞利格曼把人格分成“悲观型解释风格”和“乐观型解释风格”,另有学者提出了包括乐观,宽恕在内的24种人格品质;三是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的社会,学校和家庭系统是使人得到充分幸福感,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1]
二、现实状况分析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中国中小学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了学校心理咨询室,但总体上都是以解决心理问题为目的。[2]所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是教育学生如何减轻压力,避免焦虑,控制犯罪。这类课程年年讲月月讲,学生左耳进右耳出。所谓学校心理咨询室,大多形同虚设,无人问津。因为在中国,人们对心理咨询的理解大多存在偏见,认为一旦进了咨询室就代表这个人心理有问题或是精神病,因此就算有的学生意识到了自己可能存在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障碍,但碍于面子,怕被同学嘲笑,坚决不去咨询,导致问题渐渐扩大,引起更严重的心理问题。现在的90后从小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往往心理年龄要小于生理年龄,无法自立自强,再加上现实严峻的就业竞争环境,很多孩子的心理韧性不足,抗打击能力比较弱,由此滋生出悲观情绪甚至自杀行为;再者,由于父母一代离婚率的上升,以及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人际关系问题等,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学习;此外,还有更多处于逆反期的孩子因得不到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而走上犯罪道路。以上几类孩子在学校经常被挂上“问题学生”的标签,被周围人持续消极对待。[2]积极心理学不主张一味地对一个人的负面品质进行过多的职责,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光明面。塞利格曼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在这个公式里,“你能主动控制的力量”就是积极心理学所能挖掘出的人自身的潜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更应该集中在持续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发扬光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在一种快乐和谐的氛围中更好地成长进步。
三、积极生活,快乐成长
为培养学生积极的认知态度,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意志品质,塑造充满乐观,希望,积极向上的美好心灵,在快乐中健康成长,笔者分别从学校和教师两个方面分别进行探索。
(一) 学校
首先,学校加强课程改革,取消之前的心理健康课,转而将积极心理学变成中小学的一门不需要考试的必修课程。不需要考试,是不希望将考高分作为学习这门课程的动机,在学习当中真正地感受到积极心理学的魔力并乐在其中。其次,虽然国家已经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部分学校并未配备专业的心理老师,所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由思想品德老师或是班主任兼任,专业知识可能存在欠缺,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因此主张招收专业心理老师,以更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快乐成长。最后,学校文化建设也很不容忽视。通过物质环境,精神环境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势在必行。
(二)教师
建议将积极心理学作为师范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专业老师必然不能参与到所有的教学过程中,各科目的任课老师也应当具备专业知识储备,掌握积极的教学方法,灵活地运用于课堂。首先应当培养学生积极的认知态度。教师应当着眼于学生的认知方式的改善,在上课过程中帮助学生发现优势智力,鼓励学生实现自我发展。最近较为流行的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巧妙地将枯燥的知识以全新的认知形式表达出来,创造了一种轻松地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得愉快又高效。其次应当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擅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称赞以便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当然积极心理教育并不是表扬教
育,盲目地认同学生的一切只会学生体味到虚假的幸福。教师更应当引导学生自觉自省自强,真正地体会到愉悦,积极和希望。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小训练如“每天坚持记录三件自己感到幸福的小事”,持续品味积极美好的心理状态,久而久之培养出乐观平和心态,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3]最后应当培养学生积极的意志品质。对应积极心理学强调的24中积极的人格特质,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分阶段地加以强化:小学段重点培养好奇心、勤学等品质;初中段重点培养谨慎自律等品质;高中段重点培养敬畏等品质,教师也可根据班级学生特点灵活调整。最近兴起的自助式教学模式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教育方法。虽然不具备心理咨询师的资格,但同学之间朝夕相处可能会最先发现对方身上的问题,通过积极心理学课程的指导以及同龄人之间心灵的相通,同学相互之间给予积极的激励,助人的同时自身的心理素质也得到了完善。最终让每一个学生都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对人,对事,对待学习与生活。
四、总结
塞里格曼曾经总结了幸福的五元素(Prama):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和成就。想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快乐的成长并最终获取幸福,离不开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为沉闷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一丝活力。研究发现学校相对于传统心理干预,采取积极心理干预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更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如何将已有的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与中国当代学校教育的实践切实地结合在一起,真正让理论服务于教学实践,是当下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希永. 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的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 2006, (04): 52-55.
[2]徐飞. 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价值探索[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34(18): 47-48.
[3]Jiang, G. (2011). Effects of mental heath education from positive psychology 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19(6), 838-840.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