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家乡涌向城市,他们无暇顾及子女的成长和教育。这些孩子由于大多数生活在单亲家庭或者隔代家庭里,缺乏监护人细心的引导和管理,在长期的生活中,他们的需要和情感常常无法得到亲人及时的关注。
关键词:留守儿童;班主任;倾注爱心;健康成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家乡涌向城市,他们无暇顾及子女的成长和教育。这些孩子由于大多数生活在单亲家庭或者隔代家庭里,缺乏监护人细心的学习引导和管理,在长期的生活中,他们的需要和情感常常无法得到亲人及时的关注。
一、用心关爱
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在班主任工作中应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班主任要更多的关爱留守学生,特别要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增加感情投入,用心去爱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千方百计从感情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缺失。因此,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我努力从生活、学习上给留守儿童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细节上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并及时进行沟通,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
二、多抚慰
班主任要转变自身的观念,不仅要做好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扮演好学生心灵的抚慰者的角色,俯下身子,走进留守儿童的思想深处。因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孤独、痛苦无法得到及时的宣泄。此时,班主任应了解孩子的所想所需,有针对性地与他们交流,让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打开他们的心扉,让学生觉得你值得信任才会跟你说实话,才会接受你的道理。他就能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改掉身上不良的行为。
据我所了解,大部分留守儿童靠年迈体弱的爷爷、奶奶照料生活起居,有的托付给远亲近邻,他们只能满足留守儿童的吃和穿,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方面顾及很少。此时,班主任应走进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了解他的家庭情况,与监护人沟通的同时,主动地承担一部分照顾他们生活的责任,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孩子都会很高兴,他会从心里觉得你是个可亲的老师、朋友,也会回报你优异的表现。班主任应以美丽的言行滋润留守儿童,对本已缺乏亲情的留守儿童,班主任的教育更应是“和风细雨”式的,用亲切的话语去打动,以诚挚的情感去感染他们。
三、 多鼓励,拥有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自信是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地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的动力,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一﹚为自信鼓掌,消除自卑。上学期,我班转来一位卓尼的孩子,父母亲长年在外打工,孩子长期跟爷爷、奶奶待在一块,孩子养成了孤僻、内向、不爱与人交流的性格。上课提问时,他不但不积极举手发言,而且即使是轮到他了,他站起来一句话也不说,针对这一现象,我上课时尽量鼓励他多发言,并告诉他不要急着用普通话说,就用方言说,刚开时,他的回答惹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这时我及时给予他鼓励,面对全班同学说“他比你们勇敢多了,因为他有勇气站起来,说明人家已经向前迈进了一步,我们应该为他鼓掌才对呀。”话刚说完,教室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每次上课都会留点机会给他,同时要求全班同学课后主动跟他相处、交流,让他找回自信。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以后每节语文课上,他回答问题都很积极。而且不管是班级举行的活动,还是学校举行的活动,他都能踊跃的参加。可见,树立自信心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是多么重要呀!
﹙二﹚讲故事,树立自信。自信是愚公移山的信念,是精卫填海的毅力,是夸父逐日的勇气,自信更是对自我的超越。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通过让留守儿童倾听故事,了解故事的内容,培养自信心,并且不懈努力,就会获得成功的观念,所以每天的晨会上,我都会挤出时间给他们讲讲有关自信的名言警句。每周的班队会上,会讲一个有关自信的小故事,当然,留守儿童自信心的形成不是讲一两个故事就能做到的,还需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自信的书籍,从而让留守儿童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坚信自信是成功的前提。
四、丰富的集体活动
通过举行班集体活动 ,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尽一切可能用集体的力量去帮助所有“留守儿童”,让他们不再觉得孤独,重拾自信心,从而融入到集体中,做一名积极向上的好少年。
“每月给父母一封信”活动。鼓励“留守儿童”每个月写一封信给外地的父母,并要求父母要回信。通过书信往来减轻“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加强爱的教育。同时还可开展“每半月一个电话”活动,鼓励儿童多和父母打电话,学会向父母汇报在校在家情况,让外出的父母不用担心。
作为班主任有责任有义务多关心“留守儿童”,多帮助“留守儿童”,多用爱去滋润他们,让他们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阳光和雨露,拥有温馨和亲情,拥有微笑和快乐!让我们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弥补父母未能给他们的爱,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他们编织一个色彩斑斓的梦,使他们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洮县养正小学,甘肃 临洮 730500)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