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历史虚无主义对实现中国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5266
杨玲

  摘 要:

  本文对历史虚无主义近年来的重新泛起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进行了阐述和解释,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历史虚无主义对实现中国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梦的实现,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中国梦;影响;对策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发表重要讲话: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在实现中国梦的征尘上,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甚嚣尘上,其波及范围涉及多个领域,影响非常恶劣。历史虚无主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梦的实现。

  一、历史虚无主义重新泛起

  政治风波被平息之后, 历史虚无主义的宣传一时曾有所收敛。但上世纪90 年代以来,沉渣泛起,特别是近几年来更是甚嚣尘上,其波及范围涉及史学研究、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以及教育等多个领域,影响非常恶劣。

  历史虚无主义,顾名思义就是虚无、否定历史,史学研究领域一度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滥的重灾区。作为一种唯心史观,历史虚无主义所虚无否定的历史,并非是以往的所有历史,而是从反对社会主义的特定政治目的出发, 否定某一阶段或某几个阶段的历史。其中,重点放在了攻击近现代中国革命,否定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领域。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近代殖民主义侵略中国史作出“全新的评价”,主张殖民“侵略有功论”。在具体论证逻辑上,或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以人性替代革命性、阶级性,主张将所有的战争都推上被告席, 泛泛地为战争之苦而呻吟,淡化侵略者与被侵略者的区别。或是完全避而不谈殖民征服给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带来的灾难,而主张要从“现代化”、“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高度来看待殖民化的问题,说什么“如果没有西方的殖民征服,人类,特别是东方民族所有优秀的才能就会永远沉沦,得不到发展”,“中国只有像香港那样300年殖民地才能发展”。“侵略有功论”以一种釜底抽薪的方式直接抹杀了近代以来反帝斗争的合法性,使反帝斗争成为无矢之的。二是“告别革命”,颂扬改良。这种观点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幌子,把革命和改良完全对立起来, 既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也反对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农民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 把这些统统称为“革命崇拜症”,认为革命只起破坏性作用,没有任何建设性意义。与此相反,却把地主阶级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改良称为“稳健”加以肯定。三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这种观点一方面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 散布五四时期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是离开所谓“以英美为师”的“近代文明的主流”而误入歧路。另一方面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方法歪曲、低毁中共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犯的错误, 尤其是将建国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几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实践及所取得的成就一笔抹杀。四是在对近现代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采取了一种“反着来”的态度——对反帝反封建的各类革命人物大肆贬低, 为一些统治阶级代表人物歌功颂德,尤其是当时的一些主“和”论者,甚至不惜篡改历史为抗战时期的汉奸翻案。

  二、历史虚无主义对实现中国梦的影响

  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来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但要体现现代文明色彩,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农耕文明形态。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全球化、网络化、市场化的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为一种影响力较广的错误思潮,正逐步冲击和影响着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中国梦受到挑战,主要体现在:

  1.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使民众政治信仰模糊。有的民众受该错误思潮的影响,在对待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时,相信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信仰不坚定,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产生怀疑和动摇,对我党的政治认同度在减弱,相反却崇拜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和生活方式。一些大学生对国家政治漠不关心,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缺乏敏锐的政治视觉和思想鉴别力,不赞成拥护四项基本原则,甚至被一些西方敌对分子利用。

  2.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使民众价值取向扭曲。一些民众对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无法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凭借“新奇大胆”的想象和“碎片化”地获取历史知识,片面、感性地理解历史。受该错误思潮的影响,他们感到方向迷失,前途渺茫,产生认知、心理和行为障碍,面临诸多的困惑与迷惘。他们性格扭曲,要么表现得愤世嫉俗,要么在政治观上走极端,背离了诚信、道德的原则,放弃了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以极端个人主义、实用个人主义作为人生哲学。个人利益至上,置国家和社会利益于不顾,甚至把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当做实现个人价值的手段。这种错误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价值取向正冲击着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3.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使民众思想混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唯心主义哲学,它与马克思主义是背道相驰的。受其影响,民众容易产生信仰危机,出现思想观念紊乱。在一些具体的历史史实面前,缺乏科学的历史观作指导,仅凭个别史料的堆砌,未能客观地看待历史,辩证地分析历史,而是采取夸大错误的偏激态度。另外,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民众看待一些历史问题,未能正确认识历史的主流与支流,以偏执的思维,颠倒了历史;未能透过历史事物的表面现象,深入分析它的特征和实质,科学地揭示真实的历史属性;未能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从中得到启迪,并最终造成思想混乱。这些都大大加重了对民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和任务。endprint

  4.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会给社会增加一些不安定的因素。该思潮能迅速煽动民众的情绪,调动民众的激情,很可能会产生一些非理性和错误的行为,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来达到别有用心的目的,从而诱发社会不安定因素,引发民众群体性事件。1989年我国发生的政治风波,正是西方敌对势力以及国内少数有政治阴谋的人鼓吹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反对四项基本原则所致。这种错误思潮给我党的事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警惕,增强社会思政工作的实效性,确保安全稳定的社会氛围。

  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努力实现中国梦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必须发挥好这种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要切实加强党对社会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阵地意识,确保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武装自己,占领高校的讲台,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对教学重点、难点、热点、疑点问题的讲解和研究。要不断吸收最新的理论成果,坚决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做斗争,在实践中创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在理论创新和发展中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我们要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为指导,摒弃仅凭个别史料的堆砌,“碎片化”地获取历史知识,肆意歪曲和否定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正确对待历史,透过现象看本质:一要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唯心主义本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社会的意识形态安全。二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线,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和广大民众,引导广大民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堂教学、尤其是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课教学中,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把高校建设成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三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民众的价值理念,形成基本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使广大民众都能遵纪守法,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四要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突出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加强社会意识形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突出并不断加强党对社会意识形态的驾驭能力。五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文化建设,切实加强文化建设,弘扬主旋律,开展丰富多彩、高品位、有特色的文化活动,营造健康、文明、科学、向上的文化生活环境。

  3. 加强网络阵地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占领网络阵地的制高点

  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等西方错误思潮的影响,加强网络阵地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其必要性就尤为突出。具体做法:一是要构建社会意识形态安全宣传网络。要大力加强网络阵地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将舆论宣传阵地拓展到互联网,建立弘扬主旋律和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网上新阵地。二是要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控和管理,建立起网络监测及防卫系统,通过对网络信息的分析与动态跟踪,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要加强对信息源的控制和管理,积极研发能有效抵制西方敌对分子网络渗透和侵蚀的技术和方法,加强网络立法,制定较为完善的网络监管法律体系。三要注重对民众进行网络信息辨别、网络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提高民众的鉴别力、免疫力。只有这样,才能占领网络阵地的制高点,有效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西方错误思潮的渗透和侵蚀。

  [参考文献]

  [1]张晓红,梅荣政.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J].思想理论教育,2009(7):42- 43.

  [2]马砚. 近年来关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论争[J].领导文萃,2009(5):40.

  [3]要充分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严重危害性——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梁柱[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3):13- 14.

  [4]曹守亮. 历史是不能虚无的——读《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J].高校理论战线,2007(4):53- 54.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