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学古诗文教学初探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5908
李清书

  摘 要:古诗文以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是值得我们深深品味。培养中学生古诗文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其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是加强古诗文教学,使其好学乐学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方法探究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里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永恒的亮点。对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爱国思想、审美情趣、健全人格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么,如何进行古诗文教学?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过:“教学生学习古诗词,诵读古诗词,既不能放任自流,又不能降格为技能、技巧的分析,要着力于整体感知,充分发挥诗词所蕴含的丰富的育人功能”。

  一、反复朗读吟诵,感受诗歌中的音乐美

  诗是最早绽露的文学萌芽。诗和音乐像一对孪生的姐妹,从诞生之日起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它特有的声情韵律感染着万千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每一首诗,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风”“雅”“颂”便是根据音乐特点所做的分类。从《诗经》到《楚辞》,以至律、绝、词、散曲,都清晰地展现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对于音乐美的追求与进步的足迹。而诗歌中的情感饱和的意象包容在格律里面,而建设、转化格律的美,主要是通过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语言的美和意境的美。所以,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运用各种手段、多种方式进行诵读教学,引领学生感受诗歌中的音乐美。

  (一)做好朗读指导,使朗读有的放矢。古典诗词的音乐之美来源于平仄、节奏、韵律,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在诵读教学中,训练学生学会把握诗歌的节奏形式。

  (二)引导学生自主诵读。让他们真正地进入角色,身历其境,与诗中景,诗中情相融,与诗中人相通,充分地发挥主动性,读出语言的味道,读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

  (三)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把朗读技巧与情感体味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当时写诗词时的心情、情境,与作者产生共鸣,使他们准确充沛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如读王维的五言体诗读出的是平和宁静的情感;读王昌龄的七言体诗读出的是情感的动荡;岳飞的《满江红》因押仄声韵,读出的情怀是慷慨悲壮。音乐美的熏陶激发起学生进一步探究诗歌美的愿望。

  二、整体感知体会,领悟诗歌中的意境美

  “诗言志”,“歌缘情”,诗歌往往不对客观现实作全面具体细致的描绘,而是选取现实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片段,描绘出一幅幅感人的生活画面,烘托出与这种画面相吻合的情调氛围。画面或形象,情调或气氛,几方面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诗中艺术境界。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意境美。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古诗的意境美呢?具体说来,主要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动之以情,并通过自己动情激发学生动情,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响,使他们一同进入或欢欣或伤感的情态。这就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富于感情,切忌无动于衷的一般讲解。

  (二)教师应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启发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如 陶渊明借《饮酒》感怀,情融于景,景中见情,情形并茂,余韵缭绕,将满腔情思化于坦然自若的意境酿造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我们在尘寰鼎沸中寻到了一份魂魄的平静。可谓情与境的完备连合,正由于这样,陶渊明为我们谱写了古今传诵、千载扬名的饮酒之歌,人生之曲。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作者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意境。如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引导学生了解安史之乱,了解安史之乱中杜甫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就自然理解了他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圣人胸襟和仁者光辉。

  三、精心咬文嚼字,体会诗歌中的语言美

  李元洛《诗美学》说:“以文字为手段的诗,是文学的最高样式。诗的语言,是至精至纯的文学语言,诗的语言艺术,是最高的语言艺术。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作者都必须讲究语言之美,诗人就更需要追求语言的美感。” 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反复咀嚼品味,体悟含蓄蕴藉,深刻隽永的语言美。 如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同时在欣赏诗歌语言时,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原意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的对话,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犹如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能根据生活的逻辑、积累的经验、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丰富其内涵。

  祖国文化源远流长,古诗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要依靠教师厚实的基础知识和广博的文学修养,带领学生走进古代艺术殿堂,去感受古诗的音乐美,领悟古诗的意境美,体会古诗的语言美,从而去发现美,创造美。还宋人朱熹《观书有感》一诗说的好:“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同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勤学,才会有源头活水。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洮县连湾初中,甘肃 定西 73050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