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爬过梦想的坎儿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者·校园版 热度: 37659
朱洪海

  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迷上了画画,那时候我只有11岁,满心就想着长大了当一名画家。

  有一天放学后,几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写画画。我一时兴起,就在黑板上画了个孙悟空,没想到把他们都惊呆了,他们立刻像看见大神一样把我围了起来。打那以后,经常有同学拿着本子找我:“给我画个孙悟空呗。”

  我不光画孙悟空,还画各种动物和人物。父母看我喜欢画画,就为我买来画纸和画笔。我就是凭着一腔兴趣作画,画得多了就贴到墙上展览。家里来了客人,一眼就能看到满墙的画,然后夸我:“画得真像啊!”

  这样的夸赞听得多了,我反而开始有点不自信了。那种感觉就像是皇帝的新衣,每个人都说我画得像,可我自己都看得出来根本不像,所以大家越夸,我越不自信。我就想,怎么才能画得更像呢?可怎么也找不到突破口。这时,舅舅送给我一本《人体素描》。我翻了几次,里面大多数字都认识,却不明白写的是什么意思。苦恼中我向妈妈求助,妈妈说:“给你介绍一位画家,你去向他请教吧。”于是,我按照约定的时间,带着自己最满意的几幅作品兴奋地去了画家的家里。

  没想到,那名画家看一张就说我画得不行,再看一张说:“这画的是什么?”在他不耐烦的数落中,我的兴奋劲儿彻底消散了。我心想,我就是画得不行,所以来跟你学习,你倒是教我怎么画呀,怎么光是数落我呢?

  从画家那儿回来以后,我就不肯再画了。妈妈问我为什么不画了,我心里的感受跟她说不清楚,就摇着头说,我就是不想画了。

  后来,我长大了,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孩子,她叫小鱼儿。

  我忽然发现,小鱼儿也喜欢画画,于是给她买来画纸和各种各样的画笔。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不由思索起该怎样才能帮助女儿培养兴趣。

  在小鱼儿5岁那年,我带她去向一位老画家请教,生怕错过了孩子最好的发展期,更怕耽误了报兴趣班的时间。老画家说,12岁之前,不要给孩子报任何绘画班。我当时就愣住了。老画家说,现在就是要让孩子随便画,画什么都行,去培养她的想象力,而过早地报兴趣班只会让她的画变得模式化,虽然可能培养了不錯的绘画基本功,但是作品中的灵性会渐渐缺失。他一再叮咛,就让孩子自己画,家长多营造点艺术氛围,带她多看画展、多读书就可以了。

  老画家的几句话点醒了我,让我瞬间也把自己小时候遭遇的困境想了个明白:儿时,本来就是一个随心所欲画画的年龄啊。想象力比“画得像”重要得多。

  后来,小鱼儿上小学了,我给她买了很多经典的图画书,订阅有趣好看的漫画杂志,领她去看画展,去接触各种类型的画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她画画的兴趣。我心中无比明了,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很难表述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帮助的。正是因为我小时候在这条路上跌倒过,所以我现在才能知道该怎么让女儿爬过这道坎儿。

  小鱼儿对画画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上中学后,她开始正式学画。最后,她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的雕塑系,现在已经在那里攻读硕士研究生,经常参加作品展。

  而我小时候画的那些画一直留着。有一天,小鱼儿看见了,说:“你画得挺好的,后来怎么不画了呢?”我笑了,说:“那就是一个说来话长的故事了。”

  我没有当画家,但是爱上了写作。不久前,我出版了一部儿童小说《瓦当的庄园》,小鱼儿看到了,说:“我可以给你画插图啊!”

  啊,好主意!那么等下一部书出版的时候,我就和她合作一把吧。

  (晓晓竹摘自《阅读·高年级》2020年第6期,视觉中国供图)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