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认为,他们已经发现了一种以前被忽视的基于“懒者生存”的自然选择法则。这表明懒惰可以算作一种确保个体、物种乃至整个物种群生存下去的良好策略。
虽然这项研究的對象为生活在大西洋底部的低级软体动物,但科学家们认为他们可能偶然发现了同样适用于高等动物的普遍规则,包括陆栖脊椎动物。
科学家们针对299种已灭绝物种与现存双壳类动物和腹足类动物(包括蛞蝓与牡蛎在内)的能量需求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时间跨度长达500万年。
那些成功避免灭绝并幸存至今的生物,往往是“低维持”物种,能量需求极少。在软体动物中,那些经历过恐龙时代却最终消失的物种,相比现在依旧生存下来的物种代谢率更高。
堪萨斯大学研究团队的领导者、美国生态学家Bruce Lieberman教授表示:“从长远来看,动物的最佳进化策略可能是倦怠与懒惰。新陈代谢率越低,你所属的物种就越有可能存活下来。与其说‘适者生存,或许对生命历史的更好比喻应该为‘最懒者生存,至少也得说是‘惰者生存。”
科学家们表示,在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期刊上所发表的研究结果,可能会在预测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物种命运时发挥重要作用。
同样来自堪萨斯大学的Luke Strotz博士则表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正在研究有关灭绝概率的潜在预测因子。在物种水平上,代谢率并不是导致物种灭绝的全部因素,有很多因素都会产生影响。但这些结果表明,生物体的代谢率属于物种灭绝可能性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物种的代谢率越高,就越有可能灭绝。”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