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长的县城里,有一家门面特别小的理发店。理发师是一对小夫妻,我每年回到那个县城都要找男理发师理一次发。一般来讲,话少的理发师是最受欢迎的,但是这位理发师不同——每一位客人进来,他都能叫出这个人的名字;坐下开始剪头发之后,还能随口问出人家家里的情况怎么样;女儿有没有结婚,老人出院没有……好像这个县城里所有人的故事他都说得出来。大家喜欢听他说话,大部分是因为羡慕他有这种记人的能力,平常人很难做到这一点。
早在20多年前,牛津大学进化人类学教授罗宾·邓巴根据人类大脑新皮质的厚度,推断出了著名的“邓巴数”:人类在生理层面的认知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朋友圈”在80人到230人之间,平均下来大约是150人,这种规律现在也被称为“150人定律”。而这个数字恰好也是一个典型人类小群体的数目。
可以从古往今来的各种人类组织中验证这个数字:新石器时代的村落规模是150人到200人之间,罗马军队每个小队的人数是120人到130人之间,18世纪英国村庄的平均人口规模是160人,Gore-Tex(做冲锋衣面料的公司)工厂人数是150人……现在很多企业也都意识到,一旦企业的人数突破150人,就会开始出现管理危机,非得重新架构管理模式才行。
归结到个人身上,也就是说,能和你稳定交往的人数平均在150人左右。后来这个理论还在推特等社交网络上得到验证,比如Facebook社区用户的平均好友人数就是120人。
然而150这个数字并不是铁板一块,因为人类的交际圈子可以按照亲密度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层级。邓巴通过研究发现,每一层的大小都是内层的3倍——一个奇妙的比例系数。
比如,150个朋友里,不错的朋友占其中的1/3(50人),其中要好的朋友又约占1/3(15人左右),最里层的亲密朋友只有5个人左右——他们能在你遭遇重大打击的时候,提供最重要的支持。
如果向外扩展,就是一些你随机认识的人了,比如500人可能只是你的微信朋友数目或者微博的关注数目,又比如有1500个你看见过ID但永远叫不出名字的人。
有人说,我们就是在利用网络的便利一刻不停地添加好友,微信联系人里称得上朋友的其实也没有那么多。但如今的互联网已经偏离原本的去中心化思想,变得越来越集中制了,连微博也对“不重要”的关注者限流,让备受瞩目的人更加突出,不被关注的人永遠处于“沉默的螺旋”之中。也许这个“150人群”,反而会越来越容易地被划分出来。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