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少年的学画之路
1814年,让·弗朗索瓦·米勒出生在法国诺曼底的格鲁齐村,那里虽然偏僻荒凉,但民风淳朴。米勒家算是村子里的小康之家了。他有8个兄弟姐妹,他在家中排行老二。
米勒的爸爸爱好音乐,是村里农民唱诗班的指挥,他也喜欢制作小动物雕塑。米勒的妈妈是个有学问的淑女,来自一个高贵又殷实的家族。农闲时,父母就把孩子们送去学拉丁文,让他们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对米勒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奶奶,她给米勒讲了很多民间故事,还告诉他:人不单是靠面包生活的。在人们还在为温饱奔波的时代,这样的话显得很另类,却深深地印在米勒的小脑袋瓜里。
米勒从小就喜欢画画,不过农民的儿子总要扛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他也和同村的孩子一样,每天和爸爸一起下地干活。闲暇时,米勒会用画画消遣。17岁那年,他无师自通地画了一幅《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爸爸发现儿子在绘画上很有天赋,就不再让他拿锄头,而是让他专心学画。
23歲时,米勒在画室老师郎鲁格的推荐下,拿到一笔600法郎的奖学金,踏上了前往巴黎的求学之路。
巴黎的日子不好过
巴黎——那可是世界艺术之都啊。很多艺术青年都来到这里,试图寻找一鸣惊人的机会。
巴黎有很多艺术学校和画室。但米勒在巴黎过得并不开心,因为他是个农村孩子,总是受到同学甚至老师的嘲笑。受家庭的影响,朴实的米勒对德拉罗什画室传授的华丽、庄严的学院派画风很厌烦,但为了掌握绘画基本功只能硬着头皮学下去。唯一让他高兴的事就是每天可以去罗浮宫。他第一次进罗浮宫时兴奋得差点儿晕过去,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佳作让他激动不已,也深深地影响了他。
从画室出来后,米勒留在巴黎,靠卖画为生。因为没有名气,他的画总是卖不出去。米勒不得已靠画一些低俗的裸体画才能勉强糊口。一次,他去画廊送画,听到两个人正在议论他的画:“你看你看,这就是米勒的画,他只会画裸体女人,哈哈。”米勒像遭遇了当头一棒,从此他不再画那些低俗的画,而是把目光转向自然风景和劳动中的人。
奔向巴比松
巴比松紧挨着枫丹白露森林,1850年前后,那里还是个落后的小村子。那里没有教堂,没有邮局,更没有学校,可这里仅有的两间小旅店却住满了来自巴黎和其他地方的画家。他们被这里迷人的风光所吸引,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大批画家都跑来这里写生,有的画家干脆将家也搬到了这里。
画家柯罗和哲学家卢梭是米勒的好朋友,他们经常写信给米勒,告诉他巴比松如何如何美丽。米勒被他们说得心里痒痒,动了离开巴黎的念头。正好米勒的一幅作品《筛谷的人》破天荒地卖了500法郎,于是,在巴黎混了11年的米勒带上一家老小,背上简单的家什,还拉上画家朋友雅克,一同坐上马车奔向巴比松。农民的儿子终于又回到了他熟悉的土地上。
咱们农民有力量
一到巴比松,望着熟悉的田野和树林,米勒就放声大喊:“啊,上帝,这里可真美呀!”
曾经种过地的米勒又重新拾起老本行,扛着锄头来到田间。这离他开始学习画画,已经过去了整整15年。
米勒起早贪黑,每天一早先去地里干农活,下午回到家,在光线并不好的小屋里作画。在巴比松,他完成的第一件作品就是《播种者》,那是一幅极为朴实的画。它最大的特色就是一反常规的构图:前景中一个正在播撒种子的农民顶天立地,几乎占了整个画面。背景被减少到最小的程度,只能看见远处地平线上一个扶犁的农民。天空中,盘旋着馋嘴的鸟儿,打算偷吃播种者撒在地里的种子。暗红的阳光从背后照耀着播种者,他的脸隐在逆光和帽子共同构成的阴影中。他身上挂着一个种子袋,为把种子投得更远一些,他甩动手臂,迈开腿,健壮的身体似乎与大地融为一体,充满不可阻挡的力量。
《播种者》是米勒来到巴比松后,送到巴黎绘画沙龙展出的第一幅作品,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十分喜欢这幅作品,说从这幅画中看到了画家对人民创造力的赞美。
印象派画家凡·高是米勒的忠实粉丝,《播种者》是他非常欣赏的画作。他临摹过不少米勒的作品,其中《夕阳下的播种者》便是借鉴了米勒《播种者》中的农民形象。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