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对当前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化进程对旧村落的冲击进行阐述,进一步分析我国周边旧村落的现状,归纳出我国城市周边旧村落主要的环境、经济、社会问题。针对旧村落的再生与创新改造的双重需要,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保护、功能置换、融合文化艺术的再创新设计、建筑空间的再利用及打造多元的消费社区的再生设计策略,最终达到旧村落再生性的设计目的。
〔关键词〕城市更新;旧村落;再生;设计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内部空间的发展十分明显,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城市快速开发带来的推倒式发展、模块化操作生产的便利性以及市场化导致的连锁店模式,使得不少周边的旧村落被抹去历史脉络、丢失文化基因,并形成一种城市包围农村的现象。因此,城市更新过程中,旧村落应该如何应对城市化的冲击,如何在城建用地的拓展中合理定位值得我们深思,尤其对于城市内部的旧村落如何进行保护和再生性的设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城市周边旧村落的现状
我国的城市数目已从1978年的30个发展到现在的六百多个,城市建成区面积也由3.6万平方公里扩大到9万多平方公里。城市周边的旧村落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所导致的城市和乡村共存的现象,是在特有的土地所有制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城市化的产物。
目前我国的城市周边均有旧村落,从区域分布来看,城市中旧村落最主要的分布地区是东部地区。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快,城市扩张速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外来人口大量流入,多数人进入城市的旧村落,导致旧村落在某些时候还出现了扩大倾向(图1)。根据资料数据显示:东部地区中有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等经济发达地区最为明显。特大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以上海为例,2017年常住人口总量2415万,其中户籍人口为1433万,流动人口982万,户籍与流动人口之比约为2∶1。在这近千万的流动人口中,52%居住在近郊区和城乡结合部地区,形成特大城市具有典型意义的旧村落。深圳,城市中心城区(城区和城市边缘的一些市镇)拥有接近500万人口,而深圳全境(包括县辖的农村区域)的人口大概是这一数字的两倍。从深圳建立开始,每年平均增加人口20万到25万人。武汉,共计147个行政村和15个农林单位,涉及总人口35.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10万人。郑州,人口735万,除郑东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建成区内共有124个旧村落,村民人口约30万,占地面积约70平方公里,约占建成区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西安,三环以内,城六区共有旧村落292处,其中187个旧村落处于高楼的包围中①。
由此可以看到,我国城市旧村落众多。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我国城市周边旧村落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居住环境差,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
城市旧村落聚合了一个城市从上到下各个阶层,村内人口混杂,管理难度大,许多城市旧村落中出现的文化娱乐场所,往往涉及“黄赌毒”现象;绝大多数村民房屋都是由村民违章建造的,建筑密度高,“一线天”“握手楼”比比皆是,其质量、安全方面存在严重的隐患;建筑楼底广告俯拾皆是,五颜六色。由于村内人员流动性极大,搬家公司、网络宽带的广告占据了主流(图2)。从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看(图3),首先,村内配套公共设施不完善,其次,村内公共活动空间和绿植十分缺乏。旧村落继承自传统农村居住聚落,大多没有集中绿地,中学、小学、幼托等公建配套不足。其次是市政管线工程薄弱。由于村内缺乏管廊空间,各种市政管线建设极不规范,随意拉线铺管,留下不少隐患。最后是防灾救护能力差。村内原有水塘、河涌、灌渠,但在开发过程中被盲目填平缩窄,加之旧村落竖向标高一般达不到城市防洪标准,致使暴雨时“水浸”频繁,防洪抗灾害能力下降。
2.经济封闭性大,业务结构单一
土地经济的外部性导致城市旧村落建设落后、内部设施薄弱,只能依靠外界公共服務外部性的溢出。这导致两个后果:一是村内房屋租赁活动频繁,农民大规模加建住房提供给外来人口租住,获取租金。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旧村落,形成具有相对封闭特点的经济体系。二是依附于房屋建筑的经营活动增多,旧村落空间的低成本和极高的居住密度催生出一些低成本产业:小商铺、居民服务(理发、修理等)、小吃店等,服务对象既包括旧村落居民,也包括周边城市居民。由于旧村落居民流动性非常强,搬家是城市旧村落居民需要经常面对的,因而旧货、二手电器、搬运成为旧村落一个重要的产业,业务结构非常单一。
3.社会保障缺失,城乡差别巨大
城市旧村落村民们拥有自己的土地,大多靠收取租金生活,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村民的土地先后被征收,过去的村民也逐渐转变为城市居民,这样一来,村民们就面临着就业的问题。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农民基本上都是在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城镇居民的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其他福利措施,农民难以享受。在城市旧村落,社会福利保障、医疗、教育等国计民生政策难以落实到位。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依托,与农民的生计、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息息相关,当初征地时政府一次性给予的经济补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村民往后的生活问题,而政府又缺乏对这部分村民享有失业保障体系,土地的丧失,必然要求有替代的保障机制出现。
二、城市更新背景下旧村落再生性设计的策略
旧村落的再生设计研究是基于现有理论框架内容分析总结得出的,建立有针对性的保护与修复,功能置换,融合文化艺术的再创新设计,建筑空间的再利用和建造多功能社区服务,打造多元消费社区的策略,遵循与生态环境结合、以人为本以及“旧”与“新”和谐共生的原则,以目前再生设计的实际案例作为参照,推导出旧村落再生性设计的空间层次和具体内容框架。
1.有针对性地开展保护
《内罗毕建议》明确指出: “每一个历史的或传统的建筑群和它的环境应该作为一个有内聚力的整体而被当作整体来看待,它的平衡和特点决定于组成它的各要素的综合,这些要素包括人类活动、建筑物、空间结构和环境地带。”
一是要做好统筹策划,系统梳理城市历史建筑的文化基因,并明确它们在城市文化特色上的定位。二是要做好落地规划,充分考虑历史建筑在城市区域的存在形式,科学定位区域功能,并通过道路交通、公共空间等的合理布局和组织,凸显历史建筑的地标性意义,从而彰显城市文化内涵。三是做好管理运营,把历史建筑作为城市文化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文化呈现和业态植入的基础上,不断发挥历史建筑在文化活动、文化创意、文化交流上的作用。
2.功能置换,建造多功能社区
蒂姆·厄奇也认为,“如果建筑物被认为过时的,很必要的一点是必须明确区分建筑是对当前的使用功能过时还是对任何功能都过时。”城市旧村落是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的沉淀。将地方的城市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特色物产、文化符号、文化名人、特色建筑以及特色商店(老字号)等融为一体,可游、可购、可食、可看、可娱,使特色文化街区成为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因此,对旧村落的保护不应该是静止的,切断其自身发展的保护,而是必须在尊重历史,慎重地对待每个时期具有时代特色的、历史价值的历史遗存,保护其传统形态特色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可持续可再生地、发展性地保护。现代都市建设在满足消费社区的同时也正往提高人民的生活幸福感上发展,在再生设计建筑空间基础上,对旧村落的功能分区与消費进行突破性探索。
3.融合文化艺术的再创新设计
通过对旧村落的调查研究,能更深层次地了解城市建设中旧村落文化、建筑艺术、民风民俗,更好地汲取村落中所蕴藏的文化元素。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传统与现代是旧村落更新中所面临的普遍难题,城市边缘区内的旧村落面临更大的挑战与机遇。社会变动得快,原来的文化不能有效地带来生活上的满足时,人类不能不推敲行为与目的之间的关系了。不同时期的建筑具有不同形式的美,他们蕴含着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特色,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技术发展水平,但无论其在建设的时候是如何适应当时历史阶段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必然会与现代社会脱节。最常见体现在其年久失修、设施缺乏等,无法满足现代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功能衰退。通过对老建筑改造再利用,将老建筑自身的历史面貌、民风民俗与现代的新材料、新技术相结合,实现老建筑自身发展。
4.建筑空间的再利用
对城市老建筑的再利用是一种对闲置的或功能不适用的建筑与空间的再利用,其目的不仅限于对老建筑的保留与保护,更是要通过重新开发老建筑本身的潜力,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首先,再利用不是一种消极保护,而是积极地开发与利用,其目的在于延长老建筑的生命周期;其次,再利用不仅要从建筑的外观上实现一种历史的再现与延续,更要从精神上重塑老建筑,使其能够带给现代都市人的一种追求与怀念。
结 语
旧村落的再生延续了城市的文脉,充分将建筑与环境融合为一体,让建筑去适应环境,以最自然的方式居住,用最自然的方式享受现代化所带来的便利。简而言之,旧村落的再生性设计是对城市建设中的旧村落经济、传统民俗、空间环境、自然景观等整体性、延续性的更新,以尊重历史、延续村落文化与特色来促进旧村落与城市的和谐发展。最终通过再生性设计改造将旧村落改造为现代化的文明新城区,提高人民的生活幸福感。
(责任编辑:杨建)
注 释:
①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文献:
[1]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10).
[2]解决“城中村”发展中深层次矛盾的思路与对策[J].党课,2010(20).
[3]孟祥林.城中村城市化与村民市民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0(6).
[4] 侯正华.“形”与“神”——城市特色街区的四种模式[J]. 城市规划汇刊,2003(2).
[5] 斯蒂文· 蒂耶斯德尔,蒂姆·厄奇著,张玫英,董卫译. 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本文系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文化传承的广州城中村微改造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8GZYB46)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城中村微改造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8JYC760008)的阶段性成果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