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包楞调》的艺术特色与审美旨趣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海 热度: 12615
刘苗苗

  〔摘 要〕《包楞调》是一首极具鲁西南地方韵味的民间歌曲,也是彭丽媛的成名作之一。该民歌来源于山东菏泽地区民间古老歌舞艺术“担经”。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包楞调》是经过数位艺术家不断打磨整理创作出来的,它既具有“一楞成衬”的语言风格、爽朗欢快的节奏曲调、灵活多样的旋律变化、“拖、甩、挎、脆”的演唱风格等艺术特色,也具有山东韵味的地域美、“一楞多衬”的风格美等审美特点。它的问世,填补了我国“古代民歌无花腔”的学术空白。

  〔关键词〕《包楞调》;音乐特;审美特点

  中国的民间歌曲丰富多样,不同地域的民歌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活习俗、地方戏曲、民间小调、地方语言等密不可分,在创作源泉上也多来自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包楞调》也是如此,它汲取鲁西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又经后人整理而流传开来,渐渐成为山东民歌的代表作品之一,向世人展示它独特的魅力。

  一、《包楞调》的前世今生

  在菏泽成武县地区每年都会有梁王庙等各种庙会,每逢庙会,人们习惯会去烧香拜佛,最初是一些年迈的妇女挑着担子在庙前念经,后演变为挑着担子用手抚着莲花盆边舞边唱,她们口中的唱词基本取自民间故事或佛经,曲调则多用当地的民间小调和戏曲唱调,这种艺术形式历经演变逐渐发展成为现代人们所知的“担经”。 明末清初,“担经”经常表演的曲目有《送人经》《包楞调》《接人经》《梁红玉》《善人经》《白菜经》等百余种。而《包楞调》就是其中一种。

  在“担经”中,《包楞调》又叫《包楞戏》,现在我们所唱的版本其实是原本《包楞戏》64首组词中的一首。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包楞调》也是经历一番曲折才成功创作出来。1962年,成武县文化馆干部魏传经在大田集乡小程楼村找到了当时已经65岁的周金英,但周金英拒绝承认自己会唱小曲,后来魏传经多次探访,悉心沟通,老人家才承认自己会唱《包楞调》。而魏传经记谱能力有限,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包楞调》的整理记录工作,他找到了成武一中的音乐教师孙啸天来共同记谱整理,最终于1963年共同整理完成。

  由于整理后的曲调流畅俏丽、清脆泼辣,极具特色的花腔弥补了中国古代民歌没有花腔唱法这一空白,因此引起了轰动,后被灌制成唱片发行于国内外。1964年5月,山东省歌舞团著名演员张瑛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演唱《包楞调》,效果极佳,被学术界誉为“中国民间的花腔女高音独唱曲”。1982年,彭丽媛在春节文艺晚会上演唱《包楞调》,从此她和这首歌曲为更多人熟知,火遍大江南北。现如今,不仅有民间歌曲《包楞调》,还有古筝、二胡、钢琴等器乐曲、合唱以及舞蹈的《包楞调》,随着中外文艺的交流,《包楞调》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二、《包楞调》的音乐特点

  1.“一楞成衬”的语言魅力。《包楞调》能在中国民歌的百花园中脱颖而出,最重要的就是它不同寻常的语言风格。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包楞楞楞”的衬词,这也是它叫“包楞调”的原因。唱词共三段,每段可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正词”,七言四句(太阳出来满天红);其次是“连词”,属于正词到衬词的过渡句(大姐唱罢了送给二姐紧);最后是“衬词”(楞),出现于首句后和连词后,前者有20个“楞”字,后者有42个“楞”字。在一首歌里用同一个衬词高达60多次,可以说在汉族民歌里非常罕见,正是这个“楞”字,成为它的一大特色,使它脱颖而出。

  2.变化多样的旋律风格。《包楞调》的迅速传播与其脍炙人口的曲调密不可分。这首歌曲为加了变宫、变徵、清角的宫调式,定下了“sol、do、re、sol”的核心音调,共由6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开篇6小节就打好了全曲的主题音调,以“sol→do”的上四度跳进为基础材料,五、六、八度的大跳进加以渲染,故而形成了风格鲜明的鲁西南民歌特色(《绣花枕》《对花》等均如此)。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合头换尾,所用音乐材料基本一致。第三乐句还是在核心音调的基础上,只改变了音序。第四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音符在上行七度和下行四度中穿梭,显得极富戏剧性;鱼咬尾式的同音加之整句的下行音列又让这句充满了娓娓道来般的叙事之感。第五乐句是整首歌曲最有特色的地方,本句篇幅较长,共14小节,句中虽有短暂的停留,但划为一句更显得流畅。本句的前两小节是第一乐句的合头,之后都是运用变化重复的手法展开,且音区从低到高进行,形成强大的音樂动力,变徵音在这欢快跳跃的旋律中错落出现,更加有山东方言“挎”的韵味,使旋律更富有地方色彩。第六乐句依然是第一句的核心材料,只是音序做了些许调整,形成了首尾呼应的效果。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变化重复是《包楞调》旋律发展的主要手法。重复并非呆板地从一而终,而是灵活结合各种各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既保持了音乐的统一,又为歌曲带来新的活力,增加发展动力。《包楞调》就运用了很多看似不经意,但又非常细腻的变化手法,这也是它曲调朗朗上口,人见人爱的原因之一。为了清晰可见,笔者简要归纳其曲调如下表:

  此外,能体现这些手法的还有很多处,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3.“拖、甩、挎、脆”的演唱技巧。《包楞调》以其独树一帜的花腔风格和地方小调的性格决定了演唱者需要时间和耐心去充分理解它。其中演唱花腔时所需的硬技巧自不必多说,尤其要注意的是:发音、咬字、拖腔、甩腔等这些关键因素。山东方言有“直、挎、硬、脆、儿化音”的特点,在《包楞调》中要用当地方言演唱,“脆”“挎”在这首歌里体现得尤为明显,那么多的“白楞楞”要是唱得不脆,就无性格,唱得不挎,就无腔调。现在有很多年轻的歌者只顾及演唱技巧而忽略了该歌最本质的东西,最后唱得只剩技巧。民歌的独到之处正是这些“韵味”,“韵味”与当地的语言习惯、发音、咬字是分不开的,因为发音咬字会影响曲调,影响旋律线条的走向,而特殊的地方曲调会形成特殊的润腔,这些润腔又构成了地方歌曲最鲜明的特色。

  三、《包楞调》的审美特点

  1.山东韵味的地域美。《包楞调》曲调中大量四、五、八度的大跳音程,造成旋律线条高低起伏,情绪感与戏剧感尤为明显;节奏紧凑流畅,一气呵成,欢快动感;装饰音的存在,大大加强了山东方言的独特韵味;方言的演唱与富有戏剧感的曲调更加深了这首歌曲浓烈的地域韵味。

  2.“一楞多衬”的风格美。中国的优秀民歌作品不胜枚举,《包楞调》能大放异彩是因为它独特的风格。全曲60余次的衬词可以说在各地民歌中绝无仅有,成为它的最大特色。这么多的衬词加上急促、跳跃的曲调和华丽高音区的演唱造就了一首带有“花腔”演唱风格的民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填补了中国古代民歌没有花腔这一学术空白,为中国民歌风格的多样性增添靓丽的一笔。

  结?语

  《包楞调》以其爽朗欢快的曲调,独特华丽的演唱风格成为中国民歌中的经典,也成为当今各种民族声乐音乐会的经典曲目,它承载了山东人民历经时间长河积淀下来的独特审美观,歌曲也带有山东人民耿直醇厚、爽朗风趣的性格。它浓郁的地方特色是扎根民间生活的体现,独树一帜的风格是它艺术性上的表达。《包楞调》的美,不论是演唱技巧还是审美特点都值得热爱音乐的人去细细品味。

  参考文献:

  [1]李梦华.鲁西南“担经”艺术[J].文艺争鸣.2011(10)

  [2]陈瞳.山东民歌《包楞调》浅析[J].大舞台.2013(11)

  [3]乔建中.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上)[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