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关于精准扶贫题材湖南花鼓戏《桃花烟雨》的评论
〔关键词〕精准扶贫 花鼓戏 评论
在首届全国花鼓戏展演的开幕式上,由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推出的原创大型剧目《桃花烟雨》,以其浓郁的花鼓戏味道、充分的人文情怀和葱茏的诗情画意,引起了观众的注目和赞赏。关于精准扶贫题材的剧目,这几年不为少见;但是该剧的问世,却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惊喜。
从《老表轶事》《我叫马翠花》到《桃花烟雨》,可以看成是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新时期以来与时俱进、长袖善舞的现实题材三部曲。前者叙建国初年毛主席的老表亲戚谋官未成所带来的启示,中者演新时期小区保安队员为民做好事的悲欢经历,后者展示精准扶贫惠民事业中的艰难历程。这三部曲都在载歌载舞的花鼓特色中,在令人忍俊不禁的喜剧氛围中,给人以审美的愉悦、诸多的启示和无尽的深思。
众所周知,在中国稳居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如何使得部分老少边穷地区的百姓,脱贫致富、共享繁荣,这是中国和人类社会所必须直面的现实和必须攻坚的伟大事业。《桃花烟雨》给人的深刻启示,便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队长隆富平不仅仅是通过争取贷款、兴办工程来让贫困村落桃花寨来热闹一阵子,过去的扶贫款往往被瓜分一空、了无成效,便是明鉴。而今的隆队长的工作重点,在于通过对本村在外打工的技术能手、猕猴桃种植人才石青峰的再三挽留和不断扶持,使得桃花寨留得住人,聚得起才,以种植产业的转型,使得桃花寨凝聚内力,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前景。将本村的能人推到第一线来担任主角,自己甘当服务的配角,让贫困村具备自身“造血”的发展功能,这是该剧与同类题材迥然不同的高明之处。
石青峰放弃高薪留下来,从特别惧内到不怕妻子逼他打工赚钱的吵架、离婚过程中站起来,这位农民才俊和技术能手有着性格的转变,更有着人生境界的升华。他认识到对家乡的眷念必须要体现在与乡亲们共同富裕的事业中,而要实现心中的梦想又要经历多少奉献、遭受多少委屈、体会到多少艰难……当他一头扑在本村的产业转型过程中,连养家糊口的钱也交不出来时,妻子的焦虑、无奈乃至争执、离婚,这才显得那么的合情合理,戏剧高潮才酿造的那么惊心动魄,石青峰作为本村转型致富的领军人物,由此派生的健旺人格之养成,才在可歌可泣的艰难历程中显得那么可贵。
该剧由著名剧作家曹宪成编剧,曹老师的道白之接地气,唱词之具备美感,体现出生活的积累和资深剧作家的功力。文化部千人计划导演班的班长何艺光执导该剧,在叙事与抒情语言上舒展自如,犹如电影镜头的切换一般自然但又给人以不可度量之惊奇。著名音乐家陈耀的作曲美听,新锐人才张滴洋的舞美设计好看,王亦文扮演的石青峰,张小虎扮演的隆队长,表演都特别出色。黄涓涓扮演的妻子,娇滴滴脆生生火辣辣,都给人带来了喜庆的愉悦和戏剧性的感动。
诚然,该剧在妻子瞒着丈夫卖房、扔下孩子离婚的剧情设置中,也许还可以做些调整;如何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體现出桃花寨众光棍从他乡姑娘避而远之,到敬而亲之、脱单成婚的前后对比;如何体现出经济转型的艰难过程和重重坎坷,如何让石青峰与隆队长的推心置腹的斗酒场面中体现出更丰富的心理语言……但是瑕不掩瑜,这出戏目前的品相很好,起点颇高,未来成长的空间不可限量。
该剧的创作,不是从图解政策出发,主题先行出发,而是重新回到了深入生活、接续地气的创作生态中去。主创人员沿着总书记访贫问苦走过的路,几次三番总共历时半年多来,在湘西十八洞、矮寨、保靖、茶峒、凤凰等地深入百姓生活,把自己也还原成草根阶层的普通一员,这才使得该剧具备原生态生活甜酸苦辣的多种滋味,具备相比较同类题材而言更加深刻的启示意义。
《桃花烟雨》在喜剧的舒展过程中不断伤心落泪,尽管不怕亏本、不怕离婚、不怕卖房子的生活危机最终都得到了化解,但是真情实感的悲情演绎还是会让人潸然。正是在生活流予以高度戏剧化的起伏跌宕中,该剧在桃花寨苗歌队舞、烟雨迷蒙的场景中,在戏剧性充沛展示的人生启迪中,在展示出全中国乃至人类脱贫致富的宏伟工程中,喜感与悲情交融,戏剧性与抒情性合一,那种源源不断的诗情画意才会让每位观众都为之感动,仿佛自己都成为桃花源中的画中之人。endprint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