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现代景观设计的美学构成要素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海 热度: 14015
傅广仁

  〔摘 要〕 现代设计要求艺术与技术结合,形成了设计艺术美学,设计艺术美学的构成要素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现代景观设计为例,初探其美学构成要素。现代景观设计美学要素多种多样,造型千变万化,从宏观艺术和设计的角度上看,可以把其概括成形态美;从微观、具体的实物出发,可以归纳为材质美;设计美学要结合实际,景观设计美学还表现出它的美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即功能美;科学技术在景观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现在景观设计中的科技美;因此,本文提出现代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是形态美、材质美、功能美、科技美,从而才会产生精神层面意境美和意蕴美。

  〔关键词〕现代景观设计 美学要素 形态美 材质美 科技美 功能美

  本文以现代景观设计美学构成要素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提出了构成景观设计美学的四个要素。从宏观的形态美、材质美、功能美、科技美的角度,总结出现代景观设计美学构成要素的普遍性和规律性。研究现代景观设计美学的构成要素,能够明确其美学的范畴,培养对景观设计形态方面的审美观,加深对景观设计中材质语义的理解,丰富对景观设计中功能美的体验,增强对景观设计中科技美的认识,体会到景观设计构成要素的现实意义,以达到景观设计美的形态与内容的高度统一,从而才会产生精神层面意境美和意蕴美。因此,理解现代景观设计美学,掌握其构成要素,是开展设计的基础。

  一、形态美

  设计艺术中的美学问题即形态问题,景观设计中决定或影响美的价值的“视知觉要素”和“空间要素”就成为研究形态美的基本内容。本节以视知觉要素的形式美和空间要素的样态美两点,深入浅出阐述景观设计中的形态美。

  1、 视知觉要素在景观中的形式美

  视觉要素有点、线、面和体。点,在景观设计中,点的线化或面化通常表现为同一造景元素的重复运用,它们疏密相同或不同的排列,会形成有层次、有韵律感的景观。线,线是最基本的视觉要素之一,景物的轮廓外形会形成特定的风景线,在构图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线具有简单、直率的性格;曲线产生优雅、柔美、轻快的感觉。面,线动成面。草坪、铺装和水体等都可形成平面,绿篱或成行的植物可以形成垂直的立面,廊架产生隔而不断界定空间的面。体,面动成体。通过各种几何体块的组合,如叠加、分割、相交、并列等方法,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独特的效果,如景观小品、雕塑等。

  知觉有部分与整体、秩序等要素。形态的组合要把握好部分与整体、多样与统一的关系。整体即统一体,部分与部分之间又存在多样性。在这样的统一体中,部分和部分之间应该被某种关系组织在一起。统一意味着构成要素间的同一性和相似性,各个要素间不分散、不矛盾、和谐共存。多样指构成要素变化丰富不单一。多样统一是所有艺术形式遵循的最高法则,是形式美中对称、节奏、均衡等等的集中概括。秩序,包括尺度、均衡和节奏。尺度,是指事物的量与质之间相统一的界限。美的尺度,是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体量适度的比例关系。景观中空间尺度主要依据是人的空间行为。人感官刺激和对美的感受会随着景观尺度、比例的变化而变化。小尺度的景观给人以亲切感,使人感受到易于亲近和把握,如社区公园、小型绿地等。大尺度景观给人以宽阔、宏伟的气势,如大地艺术景观、景名胜地、城市公园广场等。均衡,从视觉角度上讲,均衡是一种力的感觉状态,而非力学上的平衡。均衡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均衡没有绝对的对称性,但其构图重心却相对稳定,以此重心来保持力的平衡,产生富有变化和趣味,给人轻快、灵动、活泼的感觉。节奏,设计中的形状与色彩以相同形式复现,能产生和谐统一的效果,强化了主题。利用景观要素复现的方法,形成动人的效果,产生鲜明的印象,强化主题不致显得杂乱无章。[1]

  2、空间要素在景观中的样态美

  人们最常接触的是建筑空间,它以六个界面构成,界面既形成了一个适合人生产、生活的内部空间,同时也造就了一个外部空间。景观空间少了顶面,天空成为景观空间的虚面。因此,除了这个差别之外,景观空间与建筑空间在视觉原理、空间意向、心理感受等方面有很多共同之处。样态的表现可以划分为起始——引导——起伏——高潮——尾声五个阶段,处理好景的隐与显、藏与露等问题,可通过各种手法如步步深人、先抑后扬、曲径通幽、豁然开朗、高潮迭起、回味无穷等。[2]

  二、材质美

  根据景观中材质自身形态、肌理等基本特点以及人的视觉、触觉感受的不同,本节把景观中的材质分为硬质要素和软质要素两类。硬质、软质要素不仅体现出材质美,而且硬质要素还体现出技术美,软质要素体现出生态美。

  1、 硬质要素

  硬质要素包括铺装和构筑物。铺装是指硬质自然或人工的铺地材料,如石材、砖材、木材、混凝土和沥青铺装等。铺装地面是景观设计中的重点和亮点之一。其既能满足使用功能,又能达到美学需要,因其色彩、质地以及铺设形式,为室外空间提供所需求的情感和个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砾石质地疏松且粗糙的特性,产生自然、朴素和原始的效果,给人悠闲自得的情感。砖材,不论是色彩或形状各异的砖都可以构成有视觉魅力的二维空间。木材是铺装材料中唯一有生命力的材质,它更温和舒适、生态自然,可以柔化石材的冰冷无情。混凝土材料是室外黏性铺装材料之一,其色彩较淡,能反射阳光产生炫目感,同时它还有粗犷质朴的美感。

  构筑物,是指不提供人们居住、生产功能的建筑物,景观构筑物是指具有三维空间的构筑要素,它包括台阶、坡道、栅栏、墙以及公共设施等,其与地形、植物、地面铺装结合,能很好地展现出观赏效果并满足功能需求。台阶的美学功能,一是在道路尽头提供引导目标的作用,使前方景物引人注目;二是在室外空间能构成稳定的或重复变化的抽象线条,产生视觉魅力。栅栏和墙具有衬托、连接景物和引导视线的特点,其自身也能产生美学效果。[3]

  2、软质要素

  软性材质要素是指景观要素中柔软、多变以及非固定的要素。植物、水体、光线、声音、天空、微风细雨等都可属于软性材质景观要素。植物和水是景观要素中软性材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是景观中最主要的元素之一,它为人们提供了观赏、休憩、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植物与其他要素不同点是它富有生命力,这也是植物在景观环境中的魅力所在,同时发挥许多的美学功能。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室外植物可以将建筑的形态与其周围环境联结在一起,统一和协调环境中其它不和谐因素,突出景观中的景点,强化空间的划分,减弱构筑物呆板的外观,以及控制、引导现线。植物的美学作用,不能局限在将其作为美化和装饰材料的意义上,还有完善、统一、强调、软化和分割的美学作用。

  水是室外景观设计中自然的要素,其有实用功能,同时具有美学观赏功能。由于水的性质多变,存在着许多视觉上的用途,静态水给人如真似幻、轻盈飘渺的感觉,使坚实浑厚的地面有一种虚空感,或产生轻松恬静的感觉,动态水分为流水、瀑布和喷泉。其共同具有出活泼、动感和方向性的特点,视觉效果是外形较为耀眼、闪亮而虚幻。[4]

  三、功能美

  存在即合理,本节选取景观的基本功能,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阐述景观功能存在的美学价值及现实意义。

  1、生态功能美

  科技美是生态功能美的物质、技术基础,生态功能美是科技美的一种表现形式。生态景观是指由人文景观、经济景观、生物景观和地理景观组成的多元生态体。不仅涵盖实体的生物、地理景观,还涉及了无形的整体与个体、过去和未来间的系统耦合关系。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2016年4月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公示14个中央财政支持城市建设试点海绵城市,海绵城市的概念一次次进入人们的视线。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时像海绵一样有“弹性”,下雨时能吸、蓄、渗、净水,需要时将放水并加以利用,其功能很大程度上依靠城市绿地景观系统——雨水花园(海绵景观)完成的。雨水花园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控水、用水系统,它是通过地面植物、土壤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水渗入地下,涵养地下水,或补给景观、消防、厕所等城市用水。

  2、人文功能美

  人文景观有很多的定义,主流学术界认为人文景观是由历史形成、与人的活动有关,并有一定社会价值的物质形态复合体,景观中反应人的理想和需求,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包含的范围十分广泛,类型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历史古迹、宗教与文化、民俗风情、古典园林、城镇景观、产业观光景观等类型。

  中国著名人文景观有北京的颐和园、南京的中山陵、浙江杭州西湖、东岳泰山以及各种生态产业园等。国外有法国的凡尔赛宫、英国康沃尔郡伊甸园、美国的911纪念公园、日本奈良市的唐招提寺等。

  人文景观的美学价值及现实意义与其类型的不同而有差异。人文景观不仅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求,还具有精神层面的需要。它主要体现出社会美和艺术美。其在增加经济效益、提供研究历史文化的可靠依据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科技美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施工工艺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景观要素的视觉效果和表现方式,加之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为特征的高新技术革命给设计领域提供了多种新的艺术表现手段,促使设计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变革。

  从结构形式来看,新科技给予人们新的设计思路,结构体系丰富,新的结构关系与形态使新型景观空间得以实现。如都市高楼外立面及屋顶花园的立体景观设计,采用高分子塑料防水膜以及营养液的滴灌技术,增加了生活在“水泥森林”中人们对绿的向往,提升了城市绿地“绿肺”的功能。垃圾填埋场与绿地景观的结合,将有机垃圾进行改良配置并与封场土调配后,便可种植植物,解决了垃圾填埋场的绿化问题。

  参考文献:

  [1] 顾馥保.现代景观设计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54-210

  [2] 魏士宝,胡维平.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美学艺术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7,21(5):54-57

  [3]、[4] 诺曼 K·布思.风景园林设计要素[M].曹礼昆,曹德鲲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106-109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