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编剧创作现代花鼓戏《岳阳萧山令》的经过与感受。
〔关键词〕编剧创作花鼓戏
萧山令,湖南益阳人。1937年,日本侵略者攻陷上海后直逼南京。萧山令临危受命,晋升宪兵副司令,同时兼任南京警备司令、防空司令,协助南京卫戍司令官唐生智保卫南京。南京时为中华民国首都,保卫南京虽然是一场胜少败多的生死战,却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萧山令决心以死捍卫国家与民族的尊严,成为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最高职级军人。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我受益阳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的邀请,以家乡的花鼓戏来表现家乡的民族英雄,来激励后人共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源于历史,追求真实
萧山令生前所留下的史料少之甚少,这为我们了解这位英烈,塑造他的艺术形象带来诸多的困难。我只能在茫茫的史海中搜索,在家乡的大地上寻觅,寻找他一生的成长轨迹,了解并塑造出了他儒雅正直、忠勤缜密、严而不慢、宽而有威,为部属所钦慕的历史形象。
史载:“1909年,萧山令离别新婚3个月的妻子,考入湖南陆军小学研习军事。”我从史料中了解:当年的“湖南陆军小学”正设立在长沙小吴门外,入学考试即为一篇作文,作文的考题就是语出《礼记·中庸》的一句话:“知耻近乎勇”。这道题目为什么出现在陆军小学的入学考试中?当时究竟是怎样的历史背景?萧山令会怎样回答这道题目?这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创作空间。正是由于甲午战争给湖南人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与挥之不去的耻辱,引发了湖南知耻而后勇的精神。湘军名将胡林翼是益阳人,他对益阳人的激励,让知书达理的母亲送儿入军校,这样,像岳飞之母勉励儿子精忠报国的历史图景,很有可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因此,我把这种历史的可能“还原”于舞台之上。这是一种历史的本质真实,也是一种艺术的真实。
萧山令曾经担任过沅江县的知事,这是有历史文献作为证明的。这一文献资料就是他以“沅江知事”的签章、在民国十二年(1923)九月十六日颁发给沅江县署一科科长的一纸“委任状”。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来到沅江?当时的沅江县发生过什么样的大事?萧山令在这一背景下有可能完成怎样的使命?这就是我需要了解和考察的。查史料得知:1923年,正是湖南开展“湘人治湘”的立宪自治运动之时。此时,湖南农民运动、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商人运动风起云涌。在此基础上,湖南议会成立。议会成立的首要任务是,一方面裁减军队,一方面实行民主政治。于是,民主革命运动使很多县的鱼肉乡民的知事(县长)辞职或罢职,此时,议会就指派被裁减的军人到地方当县官。沅江县当时属常德市管辖,治理常德的军事长官唐生智就派自己得力的手上萧山令赴任。而在1923年之前几年,洞庭湖连年倒堤溃垸,沅江县首当其冲;萧山令临危受命,此行所遇到的困难与麻烦必然不少。戏曲受舞台时空的制约,萧山令在沅江的故事只能在一场中完成;依据萧山令这个人物的个性与经历,他在赴任之时遇到逃荒的灾民必将发生的冲突和故事,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同样,这也是一种历史和艺术的真实。
《益阳萧山令》一剧,其人物、其情节,均来自于历史。小山东卖身当兵葬父,罗团长临阵弃甲脱逃,日寇以妇女儿童当炮灰,先烈们以肉搏近战解危局等情节,都来自于南京保卫战史料。这些真实的历史,都为我的创作提供了坚实而又厚重的情感基础;为塑造萧山令这个人物,使之感染人、教育人提供了强劲而持续的动力。
二、扬长避短,创新形式
益阳市花鼓演艺有限公司原名益阳县花鼓戏剧团,是曾经培养我、而我又为之服务过的剧团,这个剧团有过曾经的辉煌:20世纪60年代,曾是全省的“红旗剧团”,从我的剧作《浪子吟》参加1980年的全省戏剧会演之后,剧团又有《李金光外传》《风过小白楼》《酒醉英雄》先后参加了全省戏剧会演并获奖。我离开这个剧团已有30年了,深知剧团在今天之艰难。这个小小的基层演出团体为了花鼓戏艺术的生存与发展,长期坚守在集镇乡村演出;由于市场的需求,近几年来,他们很少演出现代戏。年轻的演员上台的表演,程式化动作特别多;一上现代戏,就不知举手投足。同时,要以花鼓戏这样的戏曲艺术形式来表现南京保卫战这样宏大题材,无论是从剧种、还是剧团,都确实有为难之处。
怎么办?剧本的创作不同于小说、散文的写作;它受二度创作的制约。剧本再好,也离不开导演、演员的再创造;二度的能力、水平也制约了剧本的体现。剧作家首先就是要针对剧团写戏、针对演员写戏。于是,我在剧本的写作上采取“扬我之长,避己所短”的手法,来解决剧团和演员在艺术上的难题。
南京保卫战既是这个剧目绕不开的史实,也是萧山令成就自己人生辉煌的“舞台”。在戏曲舞台上怎么样来展现这场战争,成为了剧目成败的关键。舞台戏曲适合表演人物的情感、而不太适合表现现代的战争;于是,我把戏剧的重点放置在南京保卫战的战争间隙之间,让人物在残酷的战争中,能够有时间、有地方讲述人生的故事,抒发人物的情感。然后,以现代的技术手段———视频、灯光、音响来表现战争,以弥补戏曲舞台之不足。这样,既拓展了舞台的时空,又表现出故事的典型环境。避实就虚,以虚代实的形式创新,很好地解决了题材与戏曲剧种之间的矛盾。
益阳市花鼓演艺有限公司长年上山下乡为农民演出,广阔的田野舞台,让演员们具有了良好的戏曲唱功。演现代戏虽然是剧团之短,而个个能唱却是演员之长。因此,《益阳萧山令》在原创之初就定位于:这是一个情感戏、唱功戏。这种根据演员特长的定位,使剧团的演出驾轻就熟、一帆风顺。
当然,排演现代戏,让演员有了一次提升自身的学习机会。进入排练场时,演员们的举手投足都是传统戏的做派,怎么办?根据剧情需要,剧团请来了解放军教官进行军训,从立正稍息、到持枪冲锋,演员们开始了认真的军事训练。有了一定的军人生活基础,再加上扎实的唱腔功底;演员们终于在台上收放自如,为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完成剧作的要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点亮人生,情溢人物
这部剧作虽然是“命题作文”,但我还是认真地作为一部艺术品来做。描述萧山令的一生是主体内容,南京保护战既是内容,也构成了全剧的结构形式。
正因为萧山令留下的史料不多,而不多的史料正是一些萧山令光彩照人的“点”。抓住“点”做文章,就构成了一块一块的戏。
少年时代。萧山令受曾国藩的影响,曾立誓“兵符在握,一扫群魔”;1909年,17岁离别新婚3个月的妻子,考入湖南陆军小学研习军事,是母亲送他入学。母子之间的送别之情,湖南人知耻而后勇的历史大背景,构成了这场戏的主体内容。我把这段情感经历,植于萧山令在南京保护战临危受命之时的特殊场景之中,因此现实与回忆的转换比较自然;萧山令敢于承担“誓死不当亡国奴,坦坦荡荡了此身”的精神便有了依托。
1923年,萧山令在沅江县任知事,表现的是他作为“儒将”的一个侧影。辛亥革命后废清代的府、州,设置县一级行政机构,行政长官先称“知事”,后改称“县长”。这是萧山令人生的一次奇遇。此场既要奇,又要精,还要表现他的儒。最后让人物感叹:“如果不是打仗,这世界上也许少了两个当兵的,会多一个好农民,多一个好县长呀!”这样全剧在紧张的氛围中,有一个轻松的片段,成为了一个亮点。
戏剧的高潮怎样设置?我想:其形式的高潮必定是他牺牲之时,而情感的高潮应该是他牺牲之前对亲人的思念,以及他慷慨赴死的决心。要完成这个“最高任务”,我就把这场戏设计在他与夫人生死离别之时。
那坛“剁辣椒”此时再次出现,引起了萧山令对夫人的思念;时间回到他们分别之时:
此时,话短情长。萧山令对夫人唱道:“……不枉结缘在此生,此回相别难相逢。明知今生将永诀,不忍开口说分明。”
萧夫人应道:“难开口,说分明,你不开口我也知情,山河破碎敌寇凶狠,大难中更知你铁骨铮铮。”她忿忿地唱道:“看国军,几百万,几多悍将,几多骄兵;看民国,官济济,几多奸佞,几多愚忠。国难临头他们鸟兽散,市长、司令、警长……全由你担承。你身兼六职六颗印,守的是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华民国大南京。我的萧山令,是不是你太愚蠢?还是这世道不公平,不公平!”同样,这也是观众在发问。
夫人的愤慨引发了萧山令的惊愕:“夫人的话石破天惊,夫人的恨海裂山崩。不是我萧山令生来蠢,只因为我是谭嗣同、陈天华的跟屁虫。我自横刀向天笑,为民敲响警世钟。是生是死何足惜,为的是我中华民族再重生。浑噩的中国死我一个萧山令,星星火种春风吹又生。”萧山令死的意义、死的价值在这里得以提升;全剧的意义和价值,在这里也得以彰显。
萧山令的人物形象,就是在这么一个个点的刻画中,完成了一次立体的塑造,努力形成为一个丰满的人生。
四、本土资源,益阳特色
花鼓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湖南人民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载体。我在益阳从事花鼓戏编剧十年,创作过多部花鼓戏剧作上演;后来也创作了《接来乡里爹和娘》并与人合作过花鼓戏《村官是个堂客们》《花落花开》《作田汉子也风流》等多部获奖剧作。在湖南,人们对花鼓戏有点误解,认为花鼓戏的特长是喜剧。然而,益阳花鼓戏不一样,它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率先受到湘剧的影响,在湖南花鼓戏中独树一帜:它的代表剧目有所谓“芦林、琵琶、产、赶、教”,“赶潘、升天、大吊孝”(即《芦林会》《琵琶上路》《磨坊产子》《清风亭赶子》《断机教子》,《秋江赶潘》《商霖升天》《秦雪梅吊孝》)之说,它不同于省花鼓戏剧院所创造的“喜剧路子”,益阳花鼓戏具有凝重、悲怆而又十分壮阔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很适合南京保卫战这种题材的表现。无论是萧山令的大义凛然、还是弹词刘的回肠荡气,或是萧母的大气磅礴、萧夫人的大恨大爱,或是陈会长的诙谐幽默、小山东的娓娓衷肠,都能将益阳花鼓戏的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写作《益阳萧山令》一剧,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让湖南的观众能够全面了解湖南花鼓戏,能够领略到益阳花鼓戏的别样风采。
让戏曲的地方特色与地方的文化资源有机地结合,也是我创作《益阳萧山令》的一个想法。我在剧中设置了两件贯穿全剧、推动剧情发展的中心道具:一件是“精忠报国图”,一件是一坛“剁辣椒”。“精忠报国图”既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又利用它牵扯出湘军、胡林翼、萧母、沅江救灾等一系列戏剧动作,这些动作都与益阳传统文化有关。“剁辣椒”既是益阳的特产,又将萧夫人的湘女情、南方人之辣椒精神都比较妥帖地表现出来。
与此同时,益阳弹词、益阳儿歌、地花鼓、舞草龙、耍蚌壳、采莲船等益阳传统文化的符号,都努力恰如其分地展现在舞台上,为宣传益阳文化、为《益阳萧山令》的地方特色增添些许色彩。
我有一个习惯,剧本完成之后,就交给剧团,不会主动去干预二度的创作。我知道,这又好又不好。剧本立起来后,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挫折;我不太了解个中原因,也没听到过具体的批评意见。有朋友对我说:这个剧目歌颂了抗日战争时期我们湖南的民族英雄,非常难得;如果剔除掉那些硬贴上去的东西,强化以爱国主义作为核心内容的、气壮山河的民族大义,这是一个能够真正进行对外文化交流的好戏。
(责任编辑蒋晗玉)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