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型新编近代花鼓戏《益阳萧山令》通过闪点式的戏剧结构的舞台呈现,以及舞台的特效、灯光的切换等手法,为我们呈现了一台优秀的戏剧节目。
〔关键词〕《益阳萧山令》舞台特点
近日,观看了由湖南省益阳市花鼓演艺有限公司展演的大型新编近代花鼓戏《益阳萧山令》之后,对该剧的舞台呈现颇有感受。
《益阳萧山令》演述的是1937年的中国,日本侵略军在侵占上海后,分三路围攻当时国民政府的首府南京。蒋介石为首的统治集团畏敌如虎,做出了迁都重庆的决定,匆匆从南京撤出,丢下几十万大军和近百万老百姓于不顾,在美其名曰“南京保卫战”伊始,一位并不知名的国军中下级军官、湖南人萧山令临危受命,在不到十天时间内,先后被任命为南京市市长、南京警察厅长、首都卫戍副司令兼警备司令、防空司令、南京宪兵司令、渡江总指挥等七个职务,成为当时遭敌围困、毫无后援的南京地区实际负责人。他在敌众我寡、实力悬殊、背水无援的危境下,仍坚守着中国军人的信仰和信念,在战斗至他独身一人时,杀身成仁,实现了“誓与南京共存亡”的战斗决心。进一步体现和弘扬了至今为中国军人所传承的精神面貌和气质———“宁可洒热血、寸土不能丢”的战斗意志。该剧通过闪点式的戏剧结构作舞台呈现,通过舞台的特效、灯光的切换等手法,完成一台近2小时的大型戏曲,以一个县级剧团的实力能达到如此效果,真算得上是非常不错了。闪点式的结构其实并不适应于舞台剧,它往往是影视剧最拿手的惯常表现手段。戏剧(尤其是戏曲)和影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的媒介不同,戏剧的“四面墙”式的镜框式呈现环境受到“三一律”的影响是很难打破的,但影视是可以任意切换或组接时间与空间环境的。但《益阳萧山令》一剧不但打破了戏剧的“三一律”和“四面墙”,而且结合运用了不少的影视元素。如:视频、音效、音乐、画面剪辑、灯光闪回等。如此也可以看出,此剧的导演手法变化较多,在继承传统的表现手法上不断出新,既融汇了上述的影视艺术特点,又使戏曲舞台呈现“移步换形不走神”,让人一看还是戏曲的表现手段,却又是崭新的戏曲舞台呈现。并且还呈现出了益阳当地的人文和地理,使得在演出过程中充满了浓郁的地方色彩,怪不得观众的叫好声持续不断。
《益阳萧山令》一剧的音乐较好地发挥了益阳花鼓戏的特点,演员的唱功十分到火候。基调使用的是产生于西洞庭湖、传承至今的劳动号子,花鼓戏称之为《西湖调》。第一场,由萧母的唱段慢慢渐变为花鼓戏最难演唱的调式之一《八筒牌子·数板》,该调式的风格和美,一直以来可以与湘剧高腔的《清江引·放流》相媲美;最具特色的是加入了地花鼓和益阳当地的民间曲艺———“益阳弹词”,加深了在长沙的益阳人的观看热情。过去,人们都只认为只有长沙弹词这种曲艺形式,看了该剧,方知道还有个不同于长沙弹词且同样好听的益阳弹词。同时,导演通过运用穿插组连手法,按照戏曲舞台呈现的路子,组织了表现战争就一定有的打斗舞台呈现场面。可是花鼓戏作为地方小戏剧种,在唱念方面可以保持自己的特色,在打斗方面,没有大戏剧种那么有实力,导演通过“武戏文唱”的表现形式,把规模宏大的战争场面压缩到一个个小的表现区域,通过士兵的射击、战斗、倒地动作造型的组合来完成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两场武打戏。
个人对全剧舞台呈现感到遗憾的是:该剧虽为闪点式结构,但环节与环节之间,环环紧扣,节奏一点也不拖沓,让观众看得很顺畅。可每次的弹词环节一出现,给人的感觉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刃,活生生把一台戏的主行动线砍断,整台戏至少被砍断了4次,一到弹词环节就觉得戏断了,大场面渲托起的气氛一下就被平静的弹词拖冷了。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一到弹词部分,观众基本上认为上厕所、抽烟的时候到了。如果能把戏和弹词环节更好地串联起来,把弹词融入到了戏中,估计效果会更好。
(责任编辑:杨建)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