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于花鼓戏《月塘村的菁妹子》的评介。
〔关键词〕花鼓戏评论创作
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创排的现代花鼓戏《月塘村的菁妹子》打磨了一年多时间。前后十几次更易其稿,不可谓不艰辛。而付出必有回报。在第五届湖南艺术节上再看《月塘村的菁妹子》已是焕然一新。该剧讲述了月塘村大学生村官杨菁带领村民保护风景名胜月塘、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故事。作品围绕“填月塘”和“护月塘”这一矛盾焦点层层展开,其间探寻了招商引资开发与当地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共存,民众面对公共利益与个人私利时如何取舍,以及新任村官与退居二线的老村干部的争斗等,塑造了以杨菁为代表的大学生村官,在新形势下,不畏权势、坚持真理、敢作敢当,最终获得了村民的理解支持,万众一心共建和谐发展的新农村。
该剧主题鲜明,结构紧凑,情节环环相扣,矛盾步步推进、层层深入,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弘扬了主旋律、正能量,又不失花鼓的通俗与诙谐。在场与场的对接上,采用优美的山歌进行过渡,既承前启后,起到提示主题、渲染情绪的作用,又在全剧的结构上形成了一种特别的风格。同时,这些轻快的曲调、生动的唱词,例如“叫声哥哥/姐姐你看着我,姐姐/哥哥的眼睛会唱歌,歌声唱得星星亮,心里的话儿比星星多”,还有“何式搞啰,把树摇。何式搞啰,把桨摇。何式搞啰,把手摇,何式搞啰,把头摇。”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为花鼓戏,该剧人物的对白唱词十分通俗易懂,贴近市井生活,洋溢着质朴的气息。杨菁的正气、姚二嫂的泼辣、蔡组长的老谋深算、老莫的外强中干,以及五爹、七爹等群众演员,均是个性鲜明、神采奕奕。最美的是“荷塘送别”一段,情景交融。朦朦白雾中,朵朵红荷随风摇曳,如诗如画的布景极好的烘托出两个情窦初开的年青人。那欲说还休的爱意如同这飘渺的晨雾,看得见却摸不着,明明有却又说不出口。而“丝雨阵阵碧水意,熏风暖暖起涟漪,乌云低垂谁与诉,寒冰时节总相依,明月一轮我痴意,晨曦万点你心期”,对仗工整、用字雅致的唱词,足显编剧的诗词功底,在贯穿全剧的通俗风格上增添了一抹典雅的风情。
最赞的是“拔河”一段。构思之巧,编排之趣,令人欢喜。老莫在蔡组长的指示下挑拨七组村民与杨菁对抗,两种看不见的精神力量的抗争在这一场演化成实实可见的拔河。七组几名选手夸张滑稽的表演、姚二嫂的“重量级”的言论举止,以及三种不同形式的拔河片段,场面极为热闹,引来现场观众一阵高过一阵的欢笑。这种化严肃的争斗为轻松的“戏斗”,将无形的斗争赋予有形的事件中进行象征、暗喻,是值得学习研究的创作技巧。
该剧的主创和演员们亦是一大特色。主创力量全部源自长沙本土,主演清一色都是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自己的演员。饰演“杨菁”的文君和饰演“姚唢呐”的丁城欢都是标准的90后。其中,文君曾先后荣获第四届湖南省艺术节优秀演员奖、湖南省中青年演员折子戏和新创小戏比赛演员一等奖。剧中“姚二嫂”的扮演者何婵出生1989年,与丁城欢一样都是首次在新创现代戏中担纲主演。可以说,这是一部长沙市本土力量自制生产,为自己的新生代的年轻演员们,量身定做、打造的优秀作品。这也是长沙市文广新局历年来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围绕“中国梦”和“文艺服务人民”的创作方针,按照“创作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复排一批”的思路,大力加强艺术生产的引导扶持,坚持贯彻“出戏出人出精品”的重要举措。
当你沉浸在花鼓戏《月塘村的菁妹子》那悠扬动听的音乐声中,当你为这满台的年轻人的表演鼓掌喝彩时,你还能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文艺的春风已经吹拂大地,戏曲必将迎来阳光灿烂、繁花似锦。
(责任编辑蒋晗玉)
赞(0)
最新评论